来自奥运冠军的对话,杨扬:冠军不是谁都能当,体育却属于所有人

央视2021-05-04 23:31

五四青年节之际,总台央广中国之声发起关于青春和选择的对话。冬奥短道冠军杨扬与国家跆拳道选手、里约奥运会冠军郑姝音对话,杨扬说:“当运动员,我的责任就是去赢。”“冠军不是谁都能当,体育却属于所有人。”

东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你在忙什么?

郑姝音:最近我们转训到了五指山的训练基地,在这边备战东京奥运会。每天的训练还是很紧张,赛前压力比较大,训练的强度和训练量也会大一点。我本身获胜的欲望比较强,所以自己也给自己一些压力,动力也比较足。

杨扬:我们按照冬奥会的筹备工作计划在往前推进工作。春节期间我们进行了雪上项目的测试赛,4月初又进行了冰上项目的测试赛,尤其在赛事运行层面上,把整个团队重新梳理了一遍。虽然是测试,我们也希望通过不断的磨合,赛事筹备能够越来越好,另外在磨合过程当中,我们也看看怎么能够为运动员做更好的服务。

“我的责任就是去赢”

杨扬: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我自己可能平常生活中是比较平和一点的,这在赛场上有的时候会成为我的弱点,我自己也很清楚。所以我会在赛前不断提醒自己,当运动员,你的责任就是去赢。我会在赛前告诉自己,四十几秒自己要像母老虎一样,让自己在很短的时间内具备去夺冠的心态。祖国荣誉、国家自豪感其实一直都是在我们心中,运动员群体从小都是受这样的教育,为国争光。这样的目标或理想,会让你觉得自己做的事情非常神圣,会在关键的时候会给你非常有力的支撑。

郑姝音在北体大的课余生活

郑姝音:跆拳道项目是对抗性项目,平时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在旁边一直很辛苦,还有很多队友以陪练的身份默默付出。因为我要打比赛,一些队友可能近期没有比赛,他们就会在训练场上模仿对手,跟我对抗,默默地付出,让我很感动。比赛没有拿到最好的结果,我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我的教练,还有我的队友们,这些力量给我支撑,我必须要赢。

杨扬:平常和队友在一起,大家并没有那么多的机会去表达相互的支持,甚至我们个人项目还都是竞争关系。我记得我在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第一块金牌迟迟拿不下来,冰雪人都觉得不应该了。我第一项失败了以后,全队当时对我的鼓励,每个人都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那一刻你会有一种特别强大的力量。你会觉得这个事我得扛过去,那份责任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了他们,我也要把金牌拿下来。

进高校,并不是走过场

郑姝音:我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结束后进入北京体育大学冠军班。学校考虑到我们专业运动员每天训练比较紧张,所以我们的课程是根据训练时间来安排的。比如我是上午、下午训练,晚上去听课。我觉得就通过我在冠军班的学习,相关知识对我现在训练帮助是非常大的,我这一届的成绩比上一届会更稳定。

杨扬:我是2002年冬奥会结束以后申请去了清华,3月份申请,到8月底快开学了才通知我去面试。那5个月他们一直在考察我是不是一个“能够当学生的奥运冠军”。

杨扬参加清华大学毕业典礼

学习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好的缓冲,有两点,一是给自己充电,去学一些知识;另一个就是给自己一点时间,因为每一位运动员退下来都会遇到一个转折期、困惑期,哪怕是奥运冠军。这个时间对我来说差不多有两年。但一旦你有了目标,哪怕是顶风,也能迎风而上。好在,做运动员的就不怕挑战。

冠军不是谁都能当,体育却属于所有人

杨扬:做了母亲以后,我就知道如何用运动去支持孩子的成长。现在我们提到健康中国,讲到社区、讲到幸福、讲到身心健康、讲到教育,都涉及体育,它是一个社会属性非常强的一项活动。体育还能唤醒大家对一些问题的意识,比如性别平等、无障碍设施建设,它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工具。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寄语NYBO

姚明

中国篮球协会主席

我希望星耀未来青少年篮球公开赛能让更多的孩子在比赛中获得快乐,获得自信。同时也希望见到未来的国手从这里起飞。

陆浩

众辉体育董事长

星耀未来就是要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全年持续稳定的周末赛平台,在比赛中拥有更多的亲子时光,借助互联网为孩子们创造完整的篮球运动生涯。

徐济成

北京冬奥组委会媒体和新闻宣传部副部长

一直期待能有像NYBO这样的赛事平台,完善的积分赛制,覆盖4-18岁年龄段,以小篮球规则为标准使用适合青少年的场地及器材,更加科学的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篮球,热爱篮球。

于嘉

中国中央电视台体育评论员、主持人

体教结合是培养篮球后备人才的必要途径,篮球运动对于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也有积极作用。星耀未来是最美好的希冀,希望孩子们能在比赛中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