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女排首夺世界冠军那一天:大妈拉一车西瓜献礼 工人造榔头送郎平

[摘要]中国女排是新中国最常青的体育偶像,尽管她已更迭几代、阅尽风浪,但队魂始终没有迷路。“女排精神”之所以珍贵,在于40多年来,她始终是在男女老幼、贩夫走卒、达官显贵中,都能共情的体育符号,她根植于胜负,却又超越了胜负。这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腾讯体育《那一天》(The Day)系列报道的第四篇,中国女排的故事。

撰文/叶珠峰 编辑/张蕾

1981年11月16日,全世界所有炎黄子孙都领悟到了“中国女排”这四个字的分量。

在艰难岁月里,中国女排的胜利,鼓舞了中国一代人奋发图强。从这一次夺冠开始,“女排精神”开始走进国人心里。

时光荏苒,竞技体育中没有谁是永远的王者,但精神力量总有传承。当女排精神逐渐被人淡忘时,2004年8月29日凌晨,中国女排夺取阔别20年之久的奥运会冠军。2016年8月,郎平回归后率领的中国女排再次站在奥运之巅,成为经典。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训练馆的装饰日新月异,从粗糙木地板变为光滑地板,训练手段、器械愈发先进,还有外籍教练、体能师进入教练团队。不变的,是光荣与梦想,“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使命和决心。

勇敢者回来了

有史可考的中国第一支国家女子排球队出现在1923年。5月12日,经过层层选拔而组成的球队,乘坐日本“熊野丸”游轮前往神户。

女排队员们出发的那一天,上海万人空巷,码头上有大批自发前来送行的民众,手捧鲜花,向站在船头,胸前印有“中国”运动服的运动员们致意。

那支中国女排飘在海上,反复学习歌唱“夺得锦标,高唱凯歌”,希望能在夺冠的那一刻,在各国人民面前堂堂正正地唱出来。当届比赛,仅有中国、日本、菲律宾参赛,与日本队的比赛,中国女排遭遇沉重一击,以0-2告负,返回了祖国。

中国女排命运,直到1981年,才开始发生逆转。

距离第一次出征,已经过去了58年,国家的面貌早已大不同。这一次,同样是在日本,中国女排战胜了“东洋魔女”日本队,首次问鼎世界冠军。

根据当时的赛制,中国女排在这场比赛中,只要胜两局便可夺冠,而且中国女排连下两局,实际上已经夺得世界冠军。正是这一时的松懈,日本队乘机将比分扳成2比2平。

进入决胜局,主教练袁伟民对全队说,如果不能取胜,即便拿到了冠军,这样的过程也不光荣。

女排姑娘们被触动了。反击开始!没有任何心理包袱的日本女排打得同样顽强。关键时刻,中国女排依靠郎平的扣球,周晓兰和孙晋芳拦网得分,以17比15拿下决胜局。

中国女排以全胜战绩历史上第一次夺取世界冠军!中国沸腾了!“振兴中华”的呐喊声直冲云霄。振奋了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就此诞生。

裁判哨音刚落,中国女排就抱作一团,又哭又笑。

1981年,中国女排首夺世界杯冠军

只有袁伟民依然冷静:“瞧你们乐的,要是第五局输了,看你们笑得出来。”姑娘们破涕为笑,“你昨天不让我们哭,今天不让我们笑,你要我们怎样才好啊?”

日本女排主帅小岛孝治也紧握袁伟民的手说:“袁伟民,行的!”

在德国作曲家罕德尔《勇敢者回来了》的乐曲声中,中国女排站上了世界之巅。袁伟民荣膺最佳教练,孙晋芳和郎平分别获得最佳球员和优秀球员。

郎平当时打趣孙晋芳:“咱队长小孙,在这次比赛中的拼劲啊,就甭提啦!平时打比赛她很少捏拳头,这次总看到她捏紧拳头在我面前舞:‘郎平啊,拼啦!’”

激战的硝烟散去,中国女排赴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参加庆功宴,门口车水马龙,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兴高采烈的华侨们来道贺,嘉宾中还包括大松博文的夫人以及当年的日本女排队员。符浩大使欣然命笔,激情写下这样一首诗:

扶桑秋光好,水碧叶更丹。岭风知劲草,头白说不完。天人语奇传,乐与神州连。中华好儿女,壮志冲云天。勤学兼苦练,功到力自全。冰雪封不住,登攀万仞山。明日班师去,国门锣鼓喧。

最后一战腰部负伤的陈招娣,独自在大使馆二楼的一个房间内,翻看堆成山的电报。祝贺、激励、慰问,每一封都写得情深意切。

袁伟民在举杯之际,给众人讲述陈招娣负腰伤下场的故事,“是我委屈了她。”众人十分动情,有人甚至落泪。

1981年女排夺冠阵容合影

日本的华商巨头蔡世金被“女排精神”深深感动。他抗战爆发前就移民到日本谋生,早年曾因参与反对日本侵华的有关活动遭到当局逮捕。半个多世纪以来,蔡世金从帮厨逐渐成长为富贾巨擘,从那个忧患的年头一路奋斗至今的蔡世金,对中国女排为当地华人争得的荣誉格外看重。

那时的中国物资相对匮乏,家用电器更是天价。购买免税的日本电器,是当年为国征战的中国女排所能享受到的为数不多的“福利”之一。此后女排来日本参赛,蔡世金对袁伟民大方地表示,愿意为女排姑娘们承担所有的购物费用。

眼前这位老华侨对中国女排队员们的拳拳之心让袁伟民动容,但纪律却不允许他接受这样贵重的馈赠。袁伟民不忍拂了他的心意,他告诉队员们,可以在机场的商店里每人挑选件毛绒玩具,还别忘了带上那个陪练“小陈指导”。

“中国女排要走一条自己特色的道路”

1981年中国女排夺冠的消息传回国内,北京大学4000多名学生冲出了宿舍,在操场上高喊“中国万岁”的口号,有学生在宿舍里用乐器演奏起了国歌。

11月18日,首都机场响起了欢迎中国女排凯旋的锣鼓。中国民航飞行总队队长尹淦庭亲自驾驶祖国的银燕,飞落在富士山麓,负责将中国女排接回祖国。

在机场,中央领导同志,新中国第一代女排队员,地方队的教练们,亲朋好友,将甬道挤得水泄不通。人群中,还有个穿蓝色尼龙衣的小朋友,他是袁伟民的儿子袁粒。好不容易挤到爸爸身边,一看爸爸手中的鲜花已经抱不下了……

热烈的欢迎场面,通过中央电视台的现场直播,传遍了祖国大地。

以这样轰动的方式“一夜走红”,是女排队员们始料未及的。《人民日报》用整个头版庆祝中国女排夺冠:“向女排姑娘学习,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扬女排精神,振兴中华。”并在文字旁侧刊登了所有女排姑娘和教练的单人照片。他们成了国家的英雄。

这个国家太需要英雄了。

夺得世界杯冠军之后,女排回国受到了热烈欢迎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摆脱了近代以来任人宰割的命运,但在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质量上,跟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着巨大差距。那时的中国依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经济的落后体现在民生、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这种差距,大到甚至让有的人灰心丧气:建设一个富裕强大的现代化国家,中国人能做到吗?如果做不到,继续努力下去还有意义吗?

中国女排的成功,是社会情绪的一针强心剂,国际社会对中国另眼相看,人们也从中汲取了奋斗的力量和对未来的信心。

1951年11月,新中国第一代中国女排在北京成立,首任主教练是马启伟。马老82岁时曾回忆了中国女排初创期的艰辛。

“当时全国不要说找一个排球馆,就是适合打排球的土场地都不好找。我们全国拉练就像背着行囊‘行军’,可以说是另一种长征。当时主抓体育的贺龙元帅经常和我们谈心,他以军人的经历鼓励我们坚持。记得当时贺老总对我说,中国女排要走一条有自己特色的道路,这句话我永生难忘。”

1976年队伍重建时,中国女排几乎一无所有,能够凭借的只有一腔报国的热情,和挑战生理极限的努力。然而,正是这样的热情和努力,使中国女排在短短五年内登上了世界之巅。

女排成了人们迷茫中的明灯:既然女排可以通过自身的奋斗和努力为国家争得荣誉,那么中国各行各业的人士,一定也可以通过拼搏奋进,来推动行业乃至国家的进步。女排给予民众的鼓舞,从社会各界的反应可见一斑。

著名物理学家周培源,自称过去是“蛀书虫”,对打球这样“玩闹”的事漠不关心。但看女排征战世界杯,他也被排球“俘虏”,甚至到了入迷的程度,明知道自己心脏不好,手上抓着药也要看。著名歌唱家胡松华以自己的书法赠与中国女排:“振兴之锤”。

各地都以给女排“献礼进贡”为荣,新鲜的武昌鱼从武汉空运过来,卫生部送来了人参,苹果从烟台捎来,无核蜜桔从郴州邮寄来,大香蕉从广东运来,还有北京大兴的大妈拉着一大车西瓜送到国家体委……广西一位青年工人,利用业余时间打造了一把真的铁榔头给郎平寄来。

每一个女排队员返回家乡,都受到了英雄般的礼遇。

这,还都只是中国女排辉煌的一个起点。

理想主义时代,奋进的时代,排球的时代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幕的第二天,中国射击队的许海峰为中国实现了奧运金牌“零的突破”。中国青年报体育评论员毕熙东慷慨激昂,写下社论《别了,零》,称中国体育代表团将耻辱扔进了太平洋。

“零的突破”大大提升了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士气,许海峰的成绩一扫中国体育人,承受了半个世纪的屈辱,让中国的运动员们喜极而泣。

中国女排也在欢庆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之中,望着墙上的战绩表里刚刚写上去的“第一枚金牌”五个红色的大字,女排姑娘们暗下决心,在未来的某一天,也要在表格中写下自己的成绩。

洛杉矶奥运会小组赛,中国队输给了美国队。决赛,中国女排又与美国队在长滩体育馆相会。关键时刻,袁伟民两次换侯玉珠发球直接得分,成为一大“妙手”。侯玉珠的发球,“珠珠落玉盘”,非常镇定自若地把球发到美国队不舒服的位置。喜怒不形于色的袁伟民,此时也做了不寻常的表示。随队多年的田大夫观察到,袁伟民主动跟侯玉珠握手,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中国队第三局开局顺利,很快打到14:5。但是,此后美国队连得4分,追成14-9。中国队的比分却像钉住了一样,这最后的一分就是拿不下来。袁伟民叫了暂停,面授机宜。

经过几个回合的争夺,发球权又被中国队夺回来了。美国队的一攻也被我们防起来了。这个球,是克罗克特从四号位劈下来的,拦网能手朱玲奋起拦网,球被阻挡后减弱了力量,沿着一条抛物线向我后排飞去,守在那里的杨锡兰稳稳地垫到网前,梁艳立即蹿上去做接应二传,等在四号位的张蓉芳几乎是同时跃起在空中,球到手到,腕子 一抖,球像利箭,斜着射向对方场地的左侧。克罗克特奋舒左臂一垫,球马上改变方向,弹出场外。反应敏捷的马杰斯,几乎和球同时启动,急速追上去,跳过了挡板。但是,还是晚了一步。

场旁坐着的助教邓若曾一下子跳了起来。“太好了!”他定睛一看站在网前的三个队员全是四川姑娘,这个球打得“麻、辣、烫”!15:9,第三局终于有了结果:中国女排夺冠了!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女排夺冠

全国人民又一次陷入了狂喜!在洛杉矶,当地的华人华侨贡献出自家的宅院,为中国女排当做赛前大本营,有华侨为女排更衣室送来四盆楚楚动人的白菊,还有一位医生从旧金山开车赶来,只为送上一箱苹果、一箱水蜜桃。

颁奖仪式结束,已是凌晨1点半,《我的中国心》、《龙的传人》、《洪湖水浪打浪》、《军港之夜》成为了女排队员尽情欢唱的歌曲,动情的歌声飘扬在异国他乡夜空之中。

在中国代表团所在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驻地,留学生代表送来了包好的饺子和花卷,代表团又去唐人街采购了一批饺子皮,大家一起包,像过年一样。

在那些日子里,几万封信从全国各地寄往国家体委。有人建议给女排教练、运动员重奖。袁伟民得到了15000元,张蓉芳、郎平得到13000元。

此后,中国女排先后在接替袁伟民的邓若曾和张蓉芳的带领下,于1985年世界杯和1986年世锦赛中斩获冠军,实现了世界排坛前所未有的“五连冠”。中国女排重组的十年间,几代排球人创造了属于中国的“排球时代”,书写了一段不朽的集体传奇。

小陈指导、赖队长……女排17年无冠,但女排精神没有断

2001年2月2日,中国排协宣布任命陈忠和为新任中国女排主教练。他,就是当年被女排姑娘们哀求“手下留情”的陪打教练“小陈指导”。

1976年,国家体委找到袁伟民,委托他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当时的中国女排,一无参加世界大赛经验,二无日本女排的优越条件,该怎么战胜日本女排?袁伟民向全国各省男排发出邀请,请队员来为中国女排当陪练。这在当年可谓石破天惊,在当时守旧的人来看,怎么能让一群大男人天天围着几个小丫头转呢?

袁伟民自有深意,中国女排力量差,只有适应与男排的对决,在赛场上遇到其它国家的女排对手才会游刃有余。

就是在这个时候,一位叫陈忠和的陪练,加入了中国女排的队伍。每当女排队员用祈求的目光,要求“小陈指导,好不好再心软一点”的时候,陈忠和只能抱歉地腼腆一笑,继续大力砸球。郎平更是在回忆中称:“陈忠和看似温和,其实性格像只好斗的公鸡。”

陈忠和率领女排重返巅峰

和袁伟民、郎平这些听上去就如雷贯耳的名字相比,这位之前不显山不露水的陈指导看上去更像个儒雅温和的学者,总是笑眯眯的。他走马上任国家队主教练后,队员们就发现,儒雅温和的陈指导就显露出自己“魔鬼”的一面。他首先祭出“二十七条军规”,用罚款的形式严格规范女排队员的言行,他还开启了“朝八晚无”的训练模式,即早上8点开始训练,晚上无限顺延。

坚持了三年的魔鬼训练,中国女排才有实力和资格,迈进2004年雅典和平友谊体育馆,与俄罗斯争冠。

俄罗斯的一大明显优势在于身高,其主攻手加莫娃的身高超过了2米,而中国女排身高最占优势的赵蕊蕊却不幸受伤,只能坐在观众席上着急。

比赛开始,俄罗斯队把身高优势发挥地淋漓尽致,中国女排面对强攻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就这样,中国女排连着输掉了前两局的比赛。汉城惨败的历史可能要在雅典重演。

0-2落后,中国女排早已没了包袱,放手一搏,越挫越勇,以25:20的比分赢得了第三局。

卡尔波利麾下的俄罗斯女排再次迸发出当年苏联女排的神勇,第四局比分一直胶着。23:21。只要再得2分,俄罗斯女排就将成为雅典奥运会女子排球的冠军。

而就是在这令人窒息的时刻,中国女排连追4分,艰难翻盘,总比分也追了上来。

决胜局的关键时刻,陈忠和叫了暂停。他将目光转向了替补赵蕊蕊的张萍和老将张越红。两人都是首次参加奥运会,此时此刻,她们成为了女排出奇制胜的“秘密武器"。

决胜分,二传冯坤准备传球,张萍移动,二人的举动吸引了俄罗斯女排的全部注意力。坐在看台上的伤员赵蕊蕊也是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赛场,一边大喊“打死她!”然而,冯坤却将球传给了远处的张越红。

当俄罗斯女排意识到这一招声东击西的时候,张越红已经跃起重扣。凌空越网的球重重地落地,那声音在上万人的体育馆中几乎轻不可闻,但在中俄双方的队员们听来,却是震耳欲聋。

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排夺冠

这一声,好似雷霆万钧,昭示着一切已成定局。俄罗斯女排无力回天。裁判的哨声响起!陈忠和以及坐在替补席上的女排队员们,一跃而起冲向场地中心,所有人紧紧抱在一起,当场痛哭失声。

助理教练赖亚文更是泣不成声。10年国手、6年助理教练,她在女排这个集体中已经度过了16个年头。这些年为了女排,她曾冒着生命危险带病上场,数次推迟婚期,数年如一日地照看着这些年轻的后辈们,却在自己的运动生涯中无缘登上世界最高领奖台。

如今,她实实在在地见证了,当年被现实击成齑粉的梦想,在这些她看着成长起来的姑娘们手中实现,她狂喜,她感慨,俨然已经忘记了自己有孕在身。

3600级台阶的“魔鬼训练”,女排精神是靠血汗和泪传承下来的

雅典决赛,时任排球中心主任徐利的爱人、摄影记者刘亚茹也在现场,“当时的相机存储卡容量,几乎都是1G的,为了记录整个比赛,我带了5张存储卡。很快我就把4张存储卡存满了,我把最后一张新卡放在胸前的口袋里,就为了让它见证历史的伟大时刻。”

但当女排上演大逆转,最终赢得金牌的那一刻,刘亚茹头脑一片空白,手抖着换上新卡,眼泪不受控地流了下来。

人人都说中国女排“回来了”。其实这些年来,因为有陈忠和、赖亚文这些传薪者的存在,“中国女排”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

诸如张萍、薛明等队员都曾回忆:“很多时候我们场边的助教,陪打教练都已经两眼昏花了,我们还在场上坚持训练。”

炼狱的岁月,周苏红甚至会看着面前的饭菜无缘由地放声大哭,冯坤则会在餐盘前,愣愣发呆

作为队长,冯坤曾向陈忠和的爱人哭诉:“无论怎样,我们都不能让陈导满意。”陈忠和不但拒绝降低训练量,还在队内发过火:“我不怕外界骂我,我怕你们骂我!说这个教练没水平,带不出成绩。”

陈忠和的训练很严格,很刻苦

时任排球中心主任的徐利后来表示,陈忠和执教中国女排的时期,是女排精神传承和发扬的一个重要时期。

道理很简单:因为中国球员的身体素质不如欧美球员,身高不占优势,基本技术再不如人,就无从言胜。因此,必须在别人休息的时候,用更加刻苦的训练来弥补,吃别人吃不下的苦。

徐利透露,如果没有中国女排精神的支撑,那么几乎没有人能承受陈忠和的“魔鬼训练”。例如备战奧运会,陈忠和带领队员从早上一直打到下午3点半,共打了11局,紧接着还要照常进行下一环节的训练。

湖南郴州基地的苏仙岭,就是传说中的魔鬼训练场。苏仙岭上、下石阶加起来是3600级。陈忠和要求所有队员必须在22分钟内跑上去,只要有一个人超过1秒,全队一起下山,重新来。登山既可训练队员们的腰腿力量、膝踝关节,又可以磨炼队员们的体能、意志和团队精神。“魔鬼训练”让队员们的身体和精神几近崩溃,但没人愿意掉队,成为大家的拖累。哪怕有人坚持不住,也得两个人拖着往上走……

至今,队员们想起来这些,都会有些胆寒。每当徐利回想起年轻的队员们手拉手、强帮弱,汗水混着泪水,滴在一级级的石阶上,艰难地向苏仙岭冲刺的画面,内心仍然有震撼的感觉。

正是因为这些“魔鬼训练”锻造了女排队员们钢铁般的意志,中国女排才能实现大逆转,重夺奥运金牌。

刘亚茹回忆,夺金之后,徐利和陈忠和四目相对的那一瞬间,眼泪都不自觉地流了下来,加上当时的领队李全强,三个人一起抱头痛哭。至今,徐利想起来仍会眼圈泛红。

2003年,陈忠和获评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

陈忠和的获奖辞说:他带领女排赢得了久违的胜利,而他的贡献不仅仅在于一座阔别了17年的奖杯,更重要的是,他把自己面对不幸坎坷的生活态度融入到体育事业中,他不仅在教女排姑娘们怎样打球,更在引导女排如何面对人生荣辱,他使女排真正感受到什么是体育的魅力,他使女排和他一样,无论面对成功还是失败总能面带微笑。这种微笑出自内心,也因此更加动人。

郎平两度出山拯救女排于水火 “女排精神”历久弥坚

袁伟民时代的主攻手,一直在排球一线工作的郎平,可谓是中国女排精髓的集大成者,大众将其视为“女排精神”的化身。

1978年12月10日,曼谷亚运会首个比赛日,中国女排速胜韩国队。那是郎平的18岁生日,袁伟民力排众议破格提拔郎平,取代了杨希的主力位置。那时没有人会想到,这是一个传奇时代的开始,中国女排实现五连冠伟业。

“我和郎平都是袁伟民的学生,我们继承了很多袁伟民的训练方法和管理理念。袁伟民执教时有一种威慑力,平时和蔼可亲,训练场上的他气场会让人感到害怕。郎平有许多在海外的学习和执教经历,带来了国际上很多先进的训练理念、科技应用、管理经验,但在训练把握上也是非常严厉的。”陈忠和曾经这样评价。

球员时期的郎平

袁伟民、陈忠和、郎平,三代教头带领下获得的奥运冠军,有一些共性。首先,三次夺冠都不是靠绝对实力夺得冠军,都是在逆境之下迸发出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同时三次夺冠历程都有神来之笔。

洛杉矶奥运会决赛的关键时刻,袁伟民两次换侯玉珠发球,直接得分,以3-0完胜美国队,报了小组赛的仇;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在对俄罗斯的决赛中,先输两局,危难之际陈忠和派上了张越红扭转局势,最终3-2反败为胜;里约奥运会淘汰赛,中国对阵巴西,郎平果断换上了刘晓彤,扣杀、进攻、拦网连续得手,瞬间激发士气,后三局刘晓彤均为首发,其出色发挥帮助中国女排进入四强。

这其中,唯有郎平作为运动员和教练员都问鼎过奥运桂冠,这增添了“铁榔头”的传奇色彩。

1986年从中国女排退役之后,功成名就的郎平进入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学习。以她当时的名气和资历,退役后的选择很多,无论选择哪一条出路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她却毅然决定自费公派去美国留学。

“有人挽留我,说你是世界冠军,是有功之臣,国家不会亏待你的。我觉得自己似乎被误解了,我不是怕亏待,我正是觉得国家和人民待我太好,我不能再躺在冠军的奖杯上吃一辈子老本,不能天天坐在荣誉上。”多年后谈起自己决定出国留学的原因,郎平这样说。

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每一个领域都充满机遇,每一个人都对未来充满希望,郎平放弃了鲜花和舒适的生活,选择在没有什么人认识自己的美国求学打拼。她先是潜心读书冲破语言关,后来到大学排球队做助教。她当然还是离不开排球,在美国拿下体育管理硕士学位之后,又到意大利联赛打球,还曾担任八佰伴世界女排明星队主教练。

当时的中国年轻人对知识特别渴求,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大家对出国留学非常向往。郎平更是强烈地感觉,想和外界交流,没有外语是不行的。而多年闯荡美国、意大利,熟练掌握了英语和意大利语的郎平,在国际上有了更宽阔的舞台。

1994年世锦赛,中国女排跌落至第八,冠军之师的成绩严重滑坡,“谁来拯救中国女排”成了当时社会上的热门话题,大家都认为最合适的人选就是郎平。

当时的郎平,女儿只有两岁,在美国的生活刚有起色,需要处理的问题很多,但是明知困难重重,郎平却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了,只因为一句:“郎平,祖国真的需要你!”

1995年,“铁榔头”郎平在中国女排最困难的时候,毅然回国执教成了引起全社会轰动的大事件。郎平的回归,被视为“女排精神”的回归,是众望所归;而对于当时正苦苦盼望翻身的中国女排来说,郎平的回归是一针强心剂,她在“五连冠”的中国女排不凡的经历本身就带给队员走出困境的信心和希望。

在郎平的悉心调教下,一批年轻队员迅速成长起来,中国女排重新焕发活力。不到一年时间,中国女排夺回亚锦赛冠军,又摘得世界杯铜牌。尽管那次执教中国女排,郎平未能带队重返冠军领奖台,但中国女排确实走在了复兴之路上。

经历了黄金一代的高潮后,中国女排又一次陷入低谷。

郎平带领中国女排重攀高峰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女排无缘四强,两个月后又输掉了仅剩的一个亚洲杯冠军头衔。谁能带领中国女排重攀高峰?大家又一次想到了郎平。和18年前一样,她毅然决定在中国女排最困难的时候出山,这一决定本身就是“女排精神”的体现。

这一次,郎平推行“大国家队”的理念,她以惠若琪为核心建队的同时,不断海选新人,袁心玥、张常宁等新秀经她培养迅速崛起,成为球队基石。瘦弱的朱婷经郎平挖掘和打磨,终成长为一代超级球星。

惠若琪用“健康的小船说翻就翻”来形容自己里约奥运周期的艰难,尤其是在临出征2015世界杯之前,心脏突然出了些问题,她的临时缺席,甚至让郎平失声痛哭。

惠若琪透露,是郎平的一句话,令她选择坚持不放弃。“我去了郎导的房间,说自己坚持不下去了,追求梦想的道路只能到此为止。当时郎导的眼泪也在眼眶打转,她思考了一会儿说,我们还有五六个月时间,你再争取一次吧,我们的队伍需要你。”

正是因为郎平的一句“我们的队伍需要你”,惠若琪决定接受手术,并在术后迅速恢复训练。里约奥运会决赛中,惠若琪打死了最后一个探头球,中国女排重回世界之巅。

惠若琪说,自己的眼泪是对这一切的宣泄,更是对郎平的无限感激。

时隔32年,郎平带着新一代女排人用她们在极端困难中的坚强乐观、在重压之下果断、勇敢和坚持,再次感动中国。

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夺冠

“女排精神”又一次成为时代热词,郎平则给了这种精神以全新的诠释:“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知道有时不会赢,也会竭尽全力,是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尘土,依然眼中坚定。”

郎平常常跟队员们说:站在国际赛场上,我们代表中国,这是一种神圣的动力。其实,“女排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永不放弃的民族精神的一部分,那种坚韧、顽强、执着,正是“女排精神”的魂。

建国70年来,中国女排收获过成功与荣耀,也经历了不少挫折和磨难,但女排精神历久弥新,成为改革浪潮中激励人们奋勇前进的重要力量源泉,在新时代焕发着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巅峰对话——袁伟民郎平里约之后对话女排》,何慧娴 李仁臣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2、《郎平自传——激情岁月》,郎平 陆星儿著,东方初版中心;

3、《中国女排的故事》,宋元明著,人民出版社;

4、《笑对人生——陈忠和自述》,陈忠和 陈继著,海湖摄影艺术出版社;

5、《中国女排奋斗记》,何慧娴 李仁臣著,天津人民出版社;

6、 《大逆转:中国女排重新崛起纪实》,孔宁著,同心出版社;

7、《中国精神——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中国女排》,刘亚茹著,中信出版集团;

8、《我爱女排》,马寅著,云南人民出版社。

往期回顾: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benyfwang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
热门视频
热门专题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