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中国篮球不能只有五棵松,这块圣地值得关注!张卫平都是“痞子”

撰文/曹洋、悟箜

当2019篮球世界杯这台大戏来到最后的高潮,世界篮球的中心11年后又一次聚焦北京五棵松。

这座历史并不算悠久的场馆,被称为中国篮球第一圣地,只因这里见证了太多荣光与传奇。

不过,在北京这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哪怕是五棵松最辉煌的岁月,在当地人心中依然有另一处地位更高的存在,那便是十余公里之外的东单体育中心。

因为建于明代正统年间的一座老牌坊楼,东单这地儿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站在这里,长安街、建国门内大街乃至王府井等京城腹心胜地皆映入眼帘。在这儿寸土寸金的地界,有这么一座球场,在周边的商业建筑环绕下显得“格格不入”。

按理说,这个政治经济融汇的地方,并非篮球梦的绝佳摇篮,可命运还真就在此画下奇迹,对于热爱篮球的人们来说,东单就是他们心中的“篮球麦加”,或者可以说是中国的“洛克公园”。用中国街球OG叶天的话讲,“想打球,来东单就完事儿了”!

各位先别急,要想了解整个故事,我们还得从上世纪50年代说起。今天我们将用七个关键词带你了解东单,这块土地为何被北京乃至全国篮球迷奉为“篮球圣地”。

东单体育中心,也是“篮球圣地”

“东单痞子队”

很多人对于老北京胡同孩子最初的印象,多是来自于王朔的小说以及叶京的电视剧。而对于孙保生老师和他的老朋友们来说,这些文艺作品也许还不够精准,要想一窥他们真正的“野蛮生长史”,就该去了解那支“东单痞子队”。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1965年,那时风华正茂孙宝生第一次见到了张卫平,回忆起脑海中最初的印象来,老先生仍是好记性,“他(指张卫平)那个时候将近一米九,弹跳、力量都不错,打球的风格就像他当时的外号—‘爷们儿’—非常硬朗。”

在此之后,张卫平来到了北京青年队,也便很少来东单打球。在东单打球的孩子越来越多,以孙保生为首的那帮翘楚索性组了个东单联队。“那时候管打球的都叫球痞子,他们就管我们叫‘东单痞子队’,”谈起这段往事,孙宝生老人的嘴里满是兴奋。

那个年代,篮球给这批青春少年们带来了最欢乐的时光。很快,他们的队伍闯出了名堂,人气甚至比张卫平所在的职业队还要高,并顺带培养出一大波中国早期的篮球专业人才。

年轻时的孙保生

“爷们”张卫平

实际上,在“东单痞子队”草创不久后,于东单球场大杀四方的张卫平便被选入了职业队,对此,孙保生老师提供了不少的私房故事。

“他(指张卫平)这‘爷们儿’的名号是怎么来的呢?当时他刚进北京青年队,启蒙教练叫沈迪贤,有一次换项训练踢足球,沈教练在这边控着球,他在那边大声嚷嚷说:‘爷们儿,传一个’,大家都乐了。从那以后,他这‘爷们儿’的外号就叫开了。那个时代的小年轻,应该说都有点调皮的事儿,但真是说让教练害怕、躲着、不敢管,他还远远不至于。”

从上面这个逸事看,“东单痞子队”的那段历练给了张卫平一种大方不拘谨的性格,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对篮球的理解,如果没有东单体育场上那些有些“粗野”的磨炼,可能他也不会成为日后震慑亚洲的得分机器。

再者,孙保生还透露了张卫平在那段时期培养的又一个爱好,“他(指张卫平)那时候有点儿闲不住,没事儿爱上范指导(张卫平青年队教练范政涛)宿舍去,这儿翻那儿翻,到处找吃的。有一回他看到一本英文篮球教科书,上面印着画儿,后来范指导就跟他讲,‘这是英文,这是篮球书,这讲怎么打球。你看,擦板投篮的单词叫bank,还有个意思是银行。’”

回溯起来,若不是早些年在东单街头摔打的实战经验,张卫平对于篮球的了解很可能只会停留在浅表,所幸,他爱上了英文,还在退役后进化为了大家都喜爱的“张指导”。

“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说他身上有没有什么变化?我觉得,就跟我一样都老了一些吧,头发白了一些,但是脾气、秉性、性格,都还跟过去一样。像我们说话还是北京味儿,虽然彼此好多年没见,一见面还是跟过去一样,”时至今日,老朋友孙保平依然认为,张卫平还是那个“东单痞子”。

三对三篮球

提起三对三篮球,想必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哥们儿,接一拨啊”成了野球场上最熟悉的话语。

而三对三篮球对于东单篮球文化的崛起,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在东单体育中心(前身便是东单体育场)工作了22年的胡先生对于这里的起起落落尤为熟悉,而他也道出了此处之所以火爆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三对三篮球。

前文提到,早在60年代,东单体育场里就出现了三对三篮球的雏形。当1996年正式更名为东单体育中心后,胡先生和自己的同事们为了招揽球客下了不少工夫。在篮协多位专业人士的帮助下,他们总算想出了一个法子,制定出了一套科学完善并符合实地现状的三对三篮球规则。

听说有了新玩法后,年轻人们肯定要来尝尝鲜,这一打不要紧,打完一局,甭管输赢,还想再来一局。别看只有7个球,只要站上场地,年轻人的那股好胜的劲儿全然得到了释放。随着三对三篮球日渐繁荣,东单体育中心就借势将其推广至全市,搞得全国各地的球馆都求知若渴。

没想到的是,一开始的无心之柳竟成参天绿茵。如今,三对三篮球已不满足于街头篮球的范畴,甚至被奥运会纳为了正式比赛项目。今年的三对三篮球世界杯,中国女子3X3篮球队创纪录地拿下了冠军夺得了中国篮球历史上的首枚金牌。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靠着东单体育中心那一点锲而不舍的钻研,中国的三对三篮球发展步伐远超国际平均水平,在亚洲乃至世界大赛上屡创佳绩。

吴悠弘扬街球文化

吴悠

提起东单篮球,吴悠是一个你永远无法绕开的名字。

赞扬也罢,批评也罢,“吴悠=中国街球王”这个等式就是成立的。

吴悠经历了童年时大院比赛“四代同场”的激烈争抢,从一位毛头小伙很快成长为院子里的王者,再加上2000年一部名为《街舞风雷》的球鞋广告,让当时还是学生的吴悠很快便有了名气。

但实战也好,花招也罢,要说所有打篮球的人都幻想过的目标,那一定是扣篮。而就是这个173cm的小个子,愣是生生练出了逆天的弹跳,没错,吴悠不仅能扣篮,还扣得倍儿漂亮。

尽管没能完成少年时许下的NBA梦,但吴悠通过街头篮球的方式让自己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南方街头球星代表一代一代更替,从兔子到Hotdog再到周锐,吴悠却始终被外界视作是北方街球派别的第一人,而见证了他最多荣耀的地方无疑是北京民间高手频出的东单球场。

“想起那十年前,所有情景浮现眼前,为进入东单球场花光我所有钱,”这是吴悠在《回到东单》这首歌里写下的回忆。效仿昔日的街头班霸And1全明星队,他带头组建了CL Smooth Crew,并在东单连续办了6届Openrun(公开巡回赛)

左手抓起篮球,右手掌握自由。可最终绝大部分年轻人输给了现实,人就两只手,一只手给篮球,一只手给自由,那就没有手挣钱了。可吴悠却选择了坚持篮球,用叶天的话说:“你知道什么叫‘穷有名’吗?吴悠是一个特简单的人,对于他来说,能打球就行了。他也不追求名牌、跑车,就那句话‘就想打球怎么了’”。

若有人书写一部中国街球史,吴悠必将占去最多的篇幅,被提及最多的地点也必是东单。

日落东单,引来大量球迷

日落东单

正如上文所述,中国街球最初的一些图腾早已褪色,可有一样东西一直在东单,从未缺席,它的名字叫“日落东单”。

知名嘻哈歌手MC小老虎曾在歌中如此唱到:“在每个星期天,篮球,城市,最地道的空间。看天空,我们约好的暗号,太阳落下,篮球升起”。

2012年的夏天,日落东单在吴悠、叶天、张艺等一批街球先锋人物的协力下横空出世。

当你在搜索引擎里敲下“日落东单”四个字,你肯定会收获这样一段朴实而有力的介绍:“在这块被赋予了无数光环的东单篮球场上,各路好手齐聚于此,不是为了一场比赛,而是为了将篮球还给自由。在这里,几乎没有规则的限制,也没有教练的战术指导,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随心所欲的释放你的激情,将汗水洒在这片街头篮球圣地——东单篮球场。”

有时候真正纯粹、真正美好的东西,就这么简单。

自打有了“日落东单”,那些没日没夜钻在球馆里和露天场子的孩子就像是看到了光,看到了灯塔。就叶天本人的感受来说,篮球不分你我,“东单有个快60岁的老大爷,每天都能在球场上看到他挥汗如雨,这已经成为了一种篮球精神。”

更难能可贵的是,“日落东单”刚刚度过了它的8岁生日,在这项赛事八周年的纪录短片中,我们才意识到,它不仅圆了吴悠曾经做过的一个梦,还给了赵强、张艺、曹芳、闫帅、杨政、叶天、赵宏(小老虎)等街头球星展现自我的平台,它就像是一个大熔炉,兼收并蓄,野蛮但也足够纯粹。

吴悠曾在一档访谈栏目中这么说道:“有些事儿你人生当中必须得做,无论是亿万富翁还是穷光蛋,这就是命运给你的东西。”

韦少造访东单,与吴悠合影

国际范儿

在这篇文章的一开始,我们曾提到一个地名,并用其来和东单作比较,那个地方在纽约市的哈莱姆街区,叫做洛克公园。

许多球迷对此并不陌生,曾有无数NBA球星踏足这片斑驳而破旧的露天球场。

东单体育场亦是如此。

不知从何时起,当NBA球星以商业活动的名义拜访京城,东单球场便成为了他们行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站,科比、詹姆斯、杜兰特、韦德、马布里等全明星级别的大牌皆在此留下足迹,而像易建联和郭艾伦这类的中国男篮核心同样也不例外。

有意思的是,近些年有不少外籍球员自发组织队伍,参与到了“日落东单”的赛事中,让国内的球员们在无形中得到了成长;更甚的是,东单大大小小的各类赛事还促成了一次文化反哺之旅,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的街头篮球明星自发兴起了一个名为“草场格斗传说”的选拔活动,并集结阵容开赴美国,去挑战最具传奇的街头篮球赛事之一————戴克曼街球赛。

而2004年还有一段广为流传的奇闻,那便是“篮球之神”迈克尔-乔丹中途流产的东单之旅,根据事后多个消息源的描述,乔丹当时确实来了,但是由于现场超出控制的球迷人数易造成安全问题,最终未能如愿,有知情人还爆料,乔丹搭乘的汽车彼时距离球迷真也就是200米左右的距离,如此说来,还真的是有点遗憾。

好在,乔丹来不了,他的后辈还有机会。曾两夺NBA常规赛MVP的加拿大风之子史蒂夫-纳什来这儿本该一展篮球技巧,怎想他转而拾起了昔日的旧爱足球,在篮球场隔壁的草皮上秀起了脚法。

当然,既是街头比赛,那也少不了争议。被誉为地表最强175的现役奇才后卫以赛亚-托马斯不幸成为了这个章节的主角,在一次亮相东单球场的表演赛中,小托马斯和多位中国街头球星对垒,还一度引发了肢体上的冲突,直接把新闻从“体育版'整到了“社会版”。

在东单打球,感觉总是很特别

全民健身

最后,我们还得提一嘴,从篮球迷的角度出发,东单自然是个好去处。但这里不仅限于篮球场,几乎涵盖了能在有限范围内承载的大部分运动项目,从这个角度出发,东单算得上是促进全民健身的最佳场所之一。

据东单体育场工作人员介绍,东单体育中心目前是北京市中心规模最大、活动项目最多、功能最齐全的大众体育活动中心。它位于繁华的东单路口,总占地面积 28000 平方米。

从 2013 年开始,东单体育中心便成为了“一区一品”的标杆。而从创立至今,这里也培养出了足球国脚李辉、前国家女足教练商瑞华、篮球国手张卫平、梁馨、体操名将杨岳山、麻征、乒乓健儿张怡宁、杨玉华、王燕生、熊柯等专业运动员。

不仅如此,东单体育中心每年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惠民体育活动,并致力于打造全民健身品牌活动。

日落东单,引来无数粉丝

结语

行至文末,让我们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东单为何被北京乃至全国篮球迷奉为‘篮球圣地’。”

如果非要给个答案,可能八个字就够了。

大概便是“野蛮生长,不忘初心”吧。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gongdu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