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消防通道中被求婚一脸苦笑听讲 这部片子中的李娜你或许从未见过

撰文/韦雨木

“非常好,完全听不懂。”

坐在长江商学院教室里的李娜,面对着一门烧脑的课程,苦笑着。

外教口中流利的英语如连珠弹般发来,全是关于商业的内容。同组的小伙伴们游刃有余,而李娜却暂时只能“打打酱油”。这是李娜无比陌生的领域,但现在,她需要从零开始,去学习去接触。

在毕业晚会上,李娜被邀请上台发言,她说,“如果一个人傻是真的傻,但是有这么多人愿意陪着你傻,我觉得就是一种幸福。”

作为网球运动员的挑战已经结束,现在,李娜迎来了自己的下一个挑战。而她究竟是如何走进每一个未知领域的呢?在纪录片《娜就是我》中,我们尝试找出了一些答案。

在商学院学习的李娜

01、何不挑战一下商人呢?

“我只是想,既然都是在挑战,何不可以挑战一下商人呢?”

她退役五年了。以前,网球是她的一切。而现在,筹办网球学校,看起来更像是李娜的一种回馈。老公姜山的一句话启发了她,“网球只是事业而已,换了一份工作而已,并不代表退休啊。”

对于运动员,很多人都会有固有的思维,认为他们退役以后唯一的出路就是当教练。可向来与众不同的李娜,却选择了另外一条看似无比艰难的路——做青少年网球培训,筹办网球学校。

“我们的网校并不是为了培养冠军,是为了培养那些99%成不了冠军,走不上职业道路的小朋友,可以为他们找到出路。”片子中李娜说出的这句话,掷地有声,更是她的内心宣言。

李娜给青少年分享经验

褪去运动员的外衣,选择经商,李娜考虑的东西变得更多了,网校的机制、办学宗旨、建址的选地等等。李娜有着自己的坚持,特别对于选材。她的想法是,“如果这个孩子不管他球打得多好,但是一旦他的学习成绩跟不上,是不允许他再打球的,文化课是必须要跟上的。”

“宁缺毋滥”是李娜挂在嘴边的那个词,她说,要做就做到最好。她甚至觉得,如果这个网校做不成自己想要的那样,还不如不做。

李娜办校的宗旨

她现在大部分时间在做青少年的培养,有时候会在活动中给孩子们传递自己多年的经验。有些话,正暗藏着李娜如何一路走来。

“训练当中你们要想着,不管你们知不知道下一个球来球是在哪里,但是你们都要去准备。”

这正是李娜这么多年成功的秘诀。她一直在准备,准备比赛,准备对手的每个来球,正如她多年来的积累和坚持一样——无论天气好坏,每天李娜总会训练六个小时,三个小时室外训练,三个小时体能训练。从不缺席,百分百全情投入训练。

02、姜山,那个对的人

李娜不会忘记,五年前澳网夺冠的那个日子。

颁奖仪式上,看着观众席上的姜山,李娜脸上的神情带着几分骄傲,也包含着几分感谢。

“现在我的老公在中国比我还出名。所以,谢谢你,你是个好人。而且,你也很幸运,能娶到我。”

李娜2014年澳网夺冠后感谢姜山

姜山无数次坐在场边见证着李娜的比赛,他一直是那个“配角”,但这一次,李娜的一番话,聚光灯集中过来,他笑得挥动双拳,合不拢嘴。

他是李娜背后最依赖的那个人。2009年,李娜选择“单飞”,成为中国首批职业网球运动员,一开始,团队只有他们两人。李娜打比赛,姜山是那个“保姆”,付场地费、买球、选比赛、订酒店、订机票、改票、改签,甚至还有当陪练……姜山放弃了一切,陪着李娜,在一个个城市间奔波,在一个个赛事中停留,只为她的梦想。

给李娜治疗的德国罗密贝克医生谈起姜山时,说他很冷静,能给李娜带来安全感,是那个对的人。

“很好的丈夫,很好的老公。”这是李娜对姜山的评价。可她也一脸“严肃”补充道,“虽然谈不上优秀——因为毕竟,优秀的老公都是别人家的。”

姜山还原求婚场景

现在,没有了以往这么多的奔波,李娜和姜山空闲时,常和以前的老队友聚餐,席间觥筹交错,一幕幕往事也被说起。在《娜就是我》中,李娜回忆起了姜山向她的求婚:那是在消防通道中进行的、而求婚第二天李娜就起了疹子……“正好出现在你该出现的时候,被我碰到了”,十几年前发生的故事如同昨日,已成为老夫老妻的李娜姜山的生活里,平淡却充满了爱情的痕迹。

现在,她和姜山的身边多了两个孩子Alisa和Sapa,他们要陪着孩子去成长,去海洋馆,去放风筝,看着孩子们在身边玩耍,快乐健康无忧无虑,李娜说,这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姜山对我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职业的开始到现在,姜山贯穿着李娜的这些年,他们有着很多的回忆,“也希望共同的回忆,可以维持到七八十岁了,再一起回忆一起奋斗的日子。”

03、第一个大满贯,却一度让她不想赢得比赛

2011年,罗兰加洛斯的红土地上,李娜成为中国网坛第一个举起大满贯的球员。但在多年后,她终于聊起了成名后的那段时光。

镁光灯散去,喜悦的滋味却没有延续太久。这就是运动的残酷性——无论冠军奖杯多么闪耀,明天你又要重头开始。回忆起那段时光,李娜说自己有些飘飘然,双脚没有在地上。最直接的是成绩的反馈,在她的印象里,有半年时间没有赢过球。

她心中甚至有了一种异样的想法。

“这是从事体育事业以来,第一次自己进到球场,不想要赢得比赛,只是想要把这场比赛赶快结束,赶快离开这个氛围。”

李娜问自己,大满贯你都拿了,目标都实现了,你为什么还要那么刻苦的训练?她开始关注外界对她的看法,从内心深处产生了对自己的质疑。卡洛斯教练开导她——你不明白,是因为你从来不考虑自己为什么打网球,为什么打网球对你如此重要,你从来不关心你自己。

法网夺冠的李娜

可她没有时间去沉淀去思考这些,只是疲于穿梭在各个赛场之上。一方面,是没有付出百分之百努力的自己无可避免的在赛场上出现成绩的滑坡,另一方面,她骨子里还是那个倔强而又不服输的李娜,输球,她不甘心。

“人生是公平的,经历了高潮之后,如果你没有把握好自己,低潮就会一直伴着你。”

慕尼黑的诊所,让她渐渐从这种痛苦的折磨中走了出来。以至于很多年后,当李娜需要疗伤,需要逃避的时候,她第一个想到的地方,就是慕尼黑。那是李娜康复治疗的地方,她在这里接受了包括膝盖软骨在内的几次手术,诊所里还挂着李娜的照片。

她在这里度过了数百个小时,那些日子,她每天早上七点来,晚上九点离开。除了身体的康复,更重要的是,她心里的疑惑也在慢慢解开,那是从康复训练中得到的启发——不可能说每天都在前进,也有可能你前进三天,然后会退回来一点点,然后再继续往前走。

“这就跟人生一样,人生不可能永远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起起伏伏,而且每个人的人生是不一样的。”

沉寂了两年多,之后的澳网上,她又迎来了自己的大满贯。

04、名人堂,太幸运了

李娜说,澳网是她最喜欢的赛事。

她在这里有过2013年决赛扭伤脚踝不敌阿扎伦卡的遗憾,也有一年之后战胜齐布尔科娃获得第二个大满贯的喜悦。在这里,她拿到了奖杯,成就了自己。更重要的是,这里的观众,对于李娜的支持,给她带来的那种感动。

李娜还记得澳网下车之后的那条路,不管成绩,不论国籍,所有人都会说,“欢迎回来”。在那里,李娜感受到无数次“仪式感”。

退役五年后,李娜又感受到了这种“仪式感”。她被澳网邀请参加元老赛。退役之后,她再也没来过这里。

她有些小忐忑,担心自己“除了打球不会什么都会”,可是见了那些老熟人们,她仿佛又回来了。她笑着和老对手克里斯特尔斯打招呼,说着以前的故事。上次两人交手已经是七年前,而如今的元老赛,她们却是彼此的搭档。一场45分钟的元老赛结束,李娜和小克调侃道,“感觉很轻松,看看我们俩明天起床是什么反应。”

入选名人堂的李娜

这里,勾起了她很多的回忆。墨尔本公园,见证了她的眼泪和微笑,也见证了属于她的成就。每次,她来这里都会觉得,其实自己做得还可以,算是对自己过往的一个肯定。而今年的这里,又给她增添了别样的记忆——国际网球名人堂在罗德拉沃尔球场正式宣布李娜入选名人堂。

李娜说,“这是对我职业生涯最大的肯定,太荣幸了,也太幸运了。”

她还记得,1998年,有个16岁的少女面对镜头,大声说出自己的愿望,“希望能打到职业的前十。我知道这一路很难,我自己会努力的。”

二十一年过去了,那个在少女李娜心中的梦想种子,发了芽,结了果,变成了参天大树。

结语:

退役五年了,李娜没有离开过网球。

她做着青少年网球的培训,筹办着自己的网球学校,那是她一直想做的事,她想做好。

老公姜山依然守候在她身边,此外她还有了两个可爱的宝宝。李娜曾经说过,家庭永远是最重要的,家庭和谐美好才是人生的赢家。退役之后的李娜,正享受着家庭给她的温暖。

回忆起以前的时光,那些和姜山一起奔波的日子,征战职业的酸甜苦辣,这一切轰轰烈烈的过往,都以一种最云淡风轻的形式,被她说了出来。

一路走来到现在,李娜努力过,也尽力了。李娜也感恩这一切,她说,“我活成了自己想要活成的样子。”

而未来,祝福李娜一切顺利。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maisiexu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
热门视频
热门专题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