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杜兰特惨案的幕后黑手是谁?Ta未来还会继续行凶作恶么

撰稿/陈月泽

杜兰特轰然倒地,无数人的心头为之一震。整个夏天,整个NBA未来的实力格局,都将会在这一次倒地离场之后,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可杜兰特和勇士队,已经顾不得那么久之后的事情。目前我们尚且无法得知,杜兰特韧带究竟是普通撕裂还是完全断裂,可无论如何,勇士已经彻底在本赛季失去了最强的杀手;而杜兰特的未来,也会因为这次受伤变得扑朔迷离。

他可能会因此失去在今夏签一份巨额合同的机会,也可能会损失巨大一笔收入。

冒险复出之后的再度受伤足以证明,杜兰特这一次仓促复出的决定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错误。那么究竟谁需要来为这个错误负责?

勇士队当然难辞其咎,他们在处理伤病管理这方面,做得非常糟糕。如果第一次杜兰特真的只是伤到了小腿,他们允许杜兰特冒险复出,甚至向杜兰特施压的做法,让KD和球队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如果杜兰特第一次伤到了韧带但球队却诊断成为了小腿拉伤,毫无疑问是明显的误诊;如果在明知杜兰特伤到韧带的情况下,却故意官方宣称伤到小腿,引发外界愈演愈烈的猜疑和舆论压力,同样也是毫无疑问的昏招。

尽管外界对于杜兰特半决赛受伤至今的三十多天时间里发生的事情,有着众多的猜测、怀疑乃至阴谋论,可无论如何,并不能掩盖勇士队需要为此承担的巨大责任。

杜兰特本人也并非没有责任,因为归根结底,做出上场决定的还是他本人。如果他坚持不打,无论外部压力多大,在NBA的环境里,都不可能有人真正强迫他出战。可性格决定命运,这就是杜兰特,这就是这样一个人在这样的情境里做出的选择。

他是拿着镰刀收割人头的“死神”,是NBA最厉害的攻击手。他很早就已经跻身超巨的行列,但他却并没有一颗足够强大的内心。他太在乎外界对于自己的评价,尤其是那些喷子们谩骂的声音。从三年前离开雷霆加盟勇士开始,他就被很多人视作“投敌叛徒”、“软弱懦夫”的形象,骂声一浪高过一浪。他不去辩解,却始终无法释怀。

在面对网络暴力的时候,杜兰特不止一次出现过过激的反应——他用小号和粉丝在网上对喷,他当众怒怼随队记者,这一系列的事件,让杜兰特的内心越来越敏感,也让他的公众形象越来越走向极端。你越在乎那些骂声,那些喷子们就越欢欣鼓舞。

这一次复出的决定,当然有杜兰特内心的求胜欲望,但不容否认的是,潮水般涌来的舆论压力,以及周遭刺耳的骂声,让杜兰特坐不住了,他“铤而走险”,最终功亏一篑。

写到这里,这件惨剧的真正凶手,终于要浮出水面了。他们不是某一个人,不是某一个队,而是网络上成千上万那些,你看不到真实姓名,看不到真实样貌,但却始终萦绕在每一个角落的喷子们和网络暴民。他们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科技的进步,让我们的社会进入了一个互联网络空前繁荣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信息流通变得前所未有的迅捷,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提升了我们的生活品质;这也是最坏的时代,比刀剑还要锋利百倍千倍的恶毒言语,可以毫无障碍地直击到每一个人。这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当中,是前所未有的。

互联网创造了一个畅通无阻的沟通平台,尤其在社交网络上,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互联网的虚拟属性,也让口出恶言的键盘侠们可以轻而易举穿戴上厚厚的面纱。

没有人知道你是谁,我们与恶之间的距离,也变得空前接近。

试想,如果没有爆炸式的网络暴力,杜兰特第一次受伤之后引发的无端猜忌,远远不会发酵到如今这个程度,也断然不会让漩涡中央的杜兰特,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和痛苦。我相信,如果仅仅是球队内部的压力,是无法让杜兰特赌上自己今后整个职业生涯,去做出这样一个风险极高的决定。

是那些骂声,让杜兰特内心仅存的冷静和理智不复存在,夹杂着赌气、复仇、求胜、无奈的火焰被点燃。你很难想象总决赛第五场的杜兰特,是怀揣着怎样的心情重新披上战袍,站在球场的中央。

你们说我胆怯,好吧,我这就上场打球给你们看;你们说我自私,好吧,我这就上场打球给你们看;现在我受伤了,你们终于满意了吧,你们开心了吧,我剖开自己的胸膛把心拿出来了,你们看看是不是红色的!

可是杜兰特错了,那些网络暴力的始作俑者和为数众多的参与者们,并不会因此而感动,并不会因此而愧疚。他们只会暂时调转枪口,去攻击那些他们想攻击的人。

记住,暂时,只是暂时。他们的枪口随时又会调转回来对着你,而且你永远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这是一场掩藏在重重风波背后的罪恶,但结局是那样的令人绝望。如果你喜欢看美剧,你一定会对这样的桥段感到熟悉——主角在经历了千难万险之后终于弄清了凶手的线索,终于抓住了他,但因为没有证据,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凶手逍遥法外。

凶手们就在我们身边,杜兰特不是第一个受害者,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但他的经历足以让所有人陷入思考,在这样一个网络暴力泛滥的时代里,应当怎样去适应和应对。单纯呼吁反对网络暴力的是苍白的,我们都知道在未来极其漫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个毒瘤都无法被彻底根除,这是植根于人性深处的“恶之花”。

所以,这要求每一位运动员都必须学会面对网络暴力,学会如何面对网络上的攻击,学会如何得体地与媒体打交道,维护融洽的媒体关系,树立正面积极的公众形象。以及学会在遭受攻击时,用适当的方式排解压力,保持情绪的冷静、稳定,并建立强大的内心。

勇士取胜后,杜兰特在社交媒体上表达自己的复杂心情

不仅是NBA,CBA的球员同样不乏网络暴力的受害者。王哲林曾经在采访时回忆说:“以前,我记得随便发一条微博,不管与篮球是不是有关的,评论里边都是质疑的,消极的。我那会对这个想不通,我也是打篮球的,人家也是打篮球的,为什么我会被骂地那么惨呢?”

为此,王哲林甚至一度清空了自己的微博。后来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王哲林的抗压能力也变得越来越强,现在依然会有人在微博上骂他,他翻看着评论,已经可以一笑了之。

某CBA南方球队的教练曾说:“我跟队员们说,打得好了你去上网看看,打得不好的时候,你最好别去发微博,最好网也别上。你打打游戏都强过去上网看那些,乌烟瘴气的!可是我说了没用啊,这些孩子从小就是拿着手机长大的,不可能我说不看他们就不看。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没那习惯,可他们离不开手机,你拿着手机免不了你就要去看。夸你两句容易飘,骂得多了你又想回骂过去,这样的心态怎么把球打好?”

一位CBA球员,曾经在联赛里一次争议事件中遭遇网络暴力的猛烈攻击。他后来回忆说:“微博上都是跑过来骂我的,留言的、私信的,你拉黑都拉黑不完……我就想你们都不上班上学的么?说不看简单,可是微博现在大家都用,基本上天天都刷,你完全不看是不可能的。你不看也会有声音传到你耳朵里,还会有一些朋友给我转一些自媒体写的乱七八糟的,有骂我的有造谣的,你能怎么办?你也改变不了。你说不在乎,你真能不在乎么?”

他又说:“我能理解杜兰特,被骂成那样,搁谁谁也坐不住啊!”

时光拉回到杜兰特受伤的瞬间,他坐在地上,眼神空洞而无力。千般悔恨,万般无奈,只能化作离场时那一句粗口。可愤怒的子弹,他也不知道该射向谁。

本文系腾讯体育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shawnxfeng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