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那些被误解的体坛明星 王治郅被封杀田亮被开除有哪些隐情?

文/黄凯

近日,邓亚萍和儿子林瀚铭陷入“国籍门”风波,她在个人社交媒体晒出护照回应有国籍的质疑,称自己和林瀚铭一直都是中国国籍,并非外界传言的外国国籍。看来,网友误解了邓亚萍。

其实,回顾中国体坛,有很多明星由于种种原因都曾被误解,甚至被谩骂攻击为“卖国贼”。那么,误解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为给女儿治病,栾菊杰移民加拿大

对于年轻的体育迷来说,栾菊杰的名字可能有些陌生。今年60岁的栾菊杰是中国第一位击剑奥运冠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栾菊杰夺得女子花剑个人冠军,成为第一个在奥运会上拿到击剑冠军的亚洲选手。

1988年汉城奥运会后,由于身患急性肾炎,30岁的栾菊杰选择退役。退役后,栾菊杰前往加拿大亚伯达大学留学,一边读书一边在当地一家击剑俱乐部担任教练。

三年后,栾菊杰突然做出了全家移民加拿大的决定。在那个年代,堂堂奥运冠军竟然放弃中国国籍加入加拿大国籍,栾菊杰遭到了很多人的非议,有人甚至骂她是“卖国贼”。

其实,栾菊杰移民加拿大是有苦衷的。1991年,她的女儿出生后不久就被送入了特护病房。医生告诉她,孩子心脏先天发育不好,将来智力也可能有问题,无法像正常孩子一样说话。

由于加拿大政府对残疾儿童的抚养有比较完善的资助政策,经过权衡,栾菊杰最终做出了移民加拿大的决定。

虽然移民到了大洋彼岸,但在栾菊杰心中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2008年北京奥运会,50岁的栾菊杰宣布复出再战奥运,并打进了32强。

当栾菊杰在赛场上打出印有“祖国好”的红色旗帜时,全场观众都为之动容。“因为是在祖国举办奥运会,所以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回来的脚步!”栾菊杰说。

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年的误解已经烟消云散,人们都明白了当年一个母亲的用心良苦。

美国排协多次诚邀,郎平执教美国女排

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曾有过海外执教经历,意大利和美国,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2005年,郎平出任美国女排主教练,一时间舆论和球迷一片哗然。很多人都不明白,昔日的中国女排的“铁榔头”,为何会选择执教美国队,与中国队隔网“为敌”?

其实,郎平去美国执教,无论是俱乐部还是国家队,原因很简单:因为她一直热爱排球。当时,郎平的家人都在美国居住,美国排协也多次向她发出邀请执教。

最初,郎平是选择拒绝的。毕竟,作为中国女排的旗帜性人物,郎平执教美国女排,大多数中国球迷在感情上一时难以接受。

不过,郎平也面临着工作和家庭的两难选择。女儿白浪需要自己的陪伴,随着年龄增长加上伤病缠身,郎平已经不适合来回奔波了,她也希望在美国找一份合适稳定的工作。

经过和中国排协的领导和家人的商量,郎平决定接受美国排协的邀请,前提是执教美国女排可以,但不会加入美国国籍。

2008年北京奥运会,郎平率领美国女排战胜了中国女排,并最终拿到了亚军。一年后,郎平从美国女排卸任回国执教广大恒大女排,开始了在国内执教生涯。

十年间,郎平众望所归重掌中国女排帅印,并带队拿到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冠军。去年12月,郎平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十多年前,郎平执教美国女排的旧事,球迷已经释然,那不过是一名职业教练的工作而已,与爱国与否无关。

为在NBA立足,王治郅拒绝男篮征召

熟悉中国篮球的球迷都知道,现八一男篮主教练王治郅在运动员时代,曾经有过被中国男篮开除的经历。

2001年,王治郅加盟达拉斯小牛队(现达拉斯独行侠队),成为第一位登陆NBA的亚洲球员。

一年后,王治郅入选王非执教的中国男篮,备战2002年釜山亚运会。但是,在夏训期间,王治郅为了留在NBA却拒绝回国代表中国男篮比赛。当年10月,中国篮协做出将王治郅开除出中国男篮的决定。

那段日子应该是王治郅职业生涯中最灰暗的时刻,当时,很多球迷都指责王治郅不爱国,没有国家荣誉感,为了自己在NBA的前途,置国家利益不顾。事实上,王治郅那时候面临的处境进退两难。

在小牛队,他属于边缘球员,希望通过参加夏季联赛,为自己争取留队的机会。如果回国参赛,他铁定被小牛队裁掉,这就是王治郅不归的真实原因。

从球员的角度来说,王治郅的做法无可厚非,可是他的行为被舆论上升到爱国高度,不可避免被“道德绑架”,沦为千夫所指的对象。

2003年亚锦赛前夕,前篮管中心主任李元伟表示,国家队的大门始终向王治郅敞开,王治郅的母队八一男篮也想努力促成他回国。遗憾的是,王治郅依然没有踏上归途。从此,他被国内主流媒体封杀。

2006年初,李元伟亲自赴美和王治郅进行了三次会面,经过耐心沟通,终于说服王治郅回国。同年四月,王治郅返回北京再次入选中国男篮,央视也首次报道了王治郅回国的消息。历时四年,王治郅不归事件终于画上了圆满句号。

年底的多哈亚运会上,王治郅率领中国男篮夺冠,他在同日本队的小组赛中拿到了30分14个篮板,创造了国家队单场得分纪录。四年后的广州亚运会,王治郅率领中国男篮成功卫冕。赛后,队友把金牌都挂在了大郅脖子上,感谢这位老将的坚持和付出。

纯属商业行为,林丹代言日本品牌

作为中国羽毛球队的超级巨星,林丹曾经代言很多国内外知名品牌。但是,四年前的一次代言,却让他背上了“不爱国”的名声。

2015年1月,林丹以个人身份与日本羽毛球品牌尤尼克斯签约,成为国羽首个单独签约赞助商的运动员。据说,签约费用为10年1亿元!这个天价大合同,却让很多网友非常愤怒。

因为,林丹放弃了原来代言的国内运动品牌,转而代言日本品牌,从民族情感上难以接受。

林丹很快进行了回应,他说,自己签约日本品牌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想推动羽毛球运动发展。“我不是有意要去选择日本的品牌,自己代言过的品牌各个国家都有。和这个公司合作,更能推动羽毛球事业的发展!让更多的人喜欢上这个运动!”

对于林丹的霸气回应,依然有球迷不买账。其实,这不过是一次普通的商业代言而已,和爱国不爱国没有必然联系。

林丹的妻子谢杏芳说,林丹的签约是生活所迫,其实羽毛球运动员收入是很低的,每次拿到的奖金60%都要上交给国家,他需要养家。无论如何,大家对林丹的代言,都应该持宽容态度。

多年积怨难解,李矛远赴海外执教

提到林丹,就不得不另一位前国羽名帅李矛。2008年初,在韩国羽毛球公开赛男单决赛中,时任韩国队教练的李矛和林丹曾经发生激烈言语冲突,林丹甚至向李矛扔球拍。李矛为何和林丹怒目相向呢?这得从李矛和前中国羽毛球的恩怨说起。

李矛也曾在中国羽毛球队执教,带出过孙俊、董炯等名将。后来,李矛与李永波产生矛盾并走向决裂。一怒之下,李矛从国羽出走。1999年,他接受了韩国羽协的邀请,开始执教韩国队,拉开了与国羽20年对抗的序幕。

李矛培养出了孙升模和李炫一,两人也成为中国男单的主要对手。2002年釜山亚运会上,李矛率领韩国队包揽四枚金牌。2003年苏迪曼杯,韩国队终结了中国队的五连冠梦想。一时间,李矛被球迷称为“叛徒”。

2005年初,李矛又远赴马来西亚执教,经过他的悉心培养,李宗伟成为世界羽坛的一流选手。2006年多哈亚运会男单1/4决赛中,李宗伟战胜鲍春来。赛后,李宗伟表示,李永波在看台上喊话威胁说“打断他的腿”。

李永波回应称,自己根本没说过那句话,他原话是让李宗伟闭上他的嘴。李永波还暗讽李矛说:“李宗伟是个很有天赋的选手,好的没学会,毛病学了不少。”两人的积怨多年后再次爆发。

后来,李矛重新回到韩国执教,这次他成为了韩国队总教练。2010年尤伯杯上,韩国队3-1战胜中国队首次夺冠,李矛的执教到达了巅峰。如今,李永波已经离开国羽,关于李矛回国执教的呼声一直很高,只是这位曾被球迷误解的性格教练,怕是再也不会回来了。

商业活动过多,田亮被跳水队开除

“跳水王子”田亮如今在娱乐圈风生水起,14年前,他由于过早“涉足”娱乐圈被中国跳水队开除。

2005年1月,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以田亮参加过多商业活动、违反队规做广告代言等为由将其开除出跳水队。当时,田亮被开除曾在中国体坛引起震动。大家纷纷猜测,田亮到底犯了啥错误了?

据说,国家跳水队集训期间,田亮提出身体疲劳,打报告请假半年以调整身体,跳水队考虑到具体情况批准了他的申请。但田亮在此期间,过多地参加了商业活动,其中一些活动事先并没有征得游泳中心的同意。

在做出除名决定前,游泳中心也找田亮进行了谈话,但是田亮对违反体育总局规定和队规队纪认识不深。游泳管理中心认为,田亮作为名人,对自己要求不严,在社会当中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于是做出了开除出国家队的决定。

多年后,中国跳水队领队周继红说:“在那样的时期,也是没有办法,你必须要去这么处理。这个集体不是一个人,是整个中国跳水,优秀运动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应该是大众的楷模。可能一些田亮的粉丝有些难以接受,但是不得不这么做,没有办法。”

田亮对于那件事一直避而不断,欲言又止,一直以“不能说”、“不便说”进行回应。

为在乒坛生存,海外兵团反戈一击

如果评选被误解最深的群体,那一定是中国乒乓球的“海外兵团”。

国乒的海外兵团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一些知名国手退役后纷纷选择前往海外打球。何智丽嫁给日本人后,加入日本国籍改名小山智丽。

1994年广岛亚运会上,小山智丽战胜邓亚萍拿到乒乓球女单冠军,她在比赛中不停“呦西”的叫喊深深刺痛了一代球迷的心,“海外兵团”开始成为中国乒乓球的“公敌”。

陈静曾拿到1988年汉城奥运会女单冠军,后来她代表中国台北队参加了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和邓亚萍的女单决赛,陈静将比赛拖到了决胜局。最后时刻,邓亚萍一鼓作气以21-5(21分制)的悬殊比分获胜。

2010年莫斯科世乒赛女团决赛,前北京队主教练周树森率领冯天薇、王越古、孙蓓蓓三名海外兵团选手组成的新加坡队3-1战胜中国队夺冠,其中冯天薇一人独得两分,这应该是近10年来海外兵团选手带给国乒最惨痛的一次失利。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看待“海外兵团”呢?原本都是中国乒乓球培养的运动员,如今却代表其他协会“反戈一击”,他们是否真得不爱国?

多年前,笔者做体育记者时曾采访过一名叫做“苗苗”的海外兵团选手和她的父亲。苗苗原是国内某省队的运动员,因为无法进入国家队便前往澳大利亚打球,后来加入澳大利亚国籍开始代表澳大利亚队打比赛。

苗苗的父亲说了一句最实在的话:“当海外兵团都是被迫无奈,因为我们也要生存,也要吃饭啊!”

苗苗父亲的话道出了“海外兵团”的真谛:中国乒乓球人才济济,注定很多运动员都要自谋出路,当海外兵团不过是一种谋生手段。他们也带动了所在协会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与其叫他们为“海外兵团”,不如称他们为“乒乓使者”。

本文系腾讯体育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benyfwang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
热门视频
热门专题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