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他们曾是郭艾伦张培萌的队友 职业梦破碎后步入社会到底有多难?

职业运动员是一条艰难的路

撰稿/陈月泽 编辑/金峰松

长期以来,退役运动员的归宿,一直是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之一。在运动员这个群体当中,个体的境遇千差万别。

有人出了名、挣了大钱,退役之后依然享受着富足的生活;有人在体制的荫蔽下,得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与世无争岁月静好;有人离开竞技场后无所适从,生活历经磨难却不见丝毫转机……

可是还有一群人,他们也曾经在职业队接受过专业的体育运动训练,但因为种种原因,他们最终并没有成为职业运动员,也没有站在高水平的赛场上。他们当中有人也曾经被视作中国体育的希望和未来,而他们脱下战袍步入社会,其中的过程却也充满艰辛。

北京青年田径队合影

“这条路就像是赌博,我觉得自己没有资本”

出生于山东的秦立言,现在是徐工集团的一名销售工作者。和很多销售岗位的工作者一样,每天打电话、跑客户、谈生意、聊合作是他工作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他曾经还有过另外一个身份——北京青年田径队的运动员。

“现在出了名的张培萌、李金哲原先和我都是队友,”谈到自己曾经的那段过往,秦立言说道,“当时我们曾经都是在一起训练,他们为祖国赢得了荣誉,我很替他们高兴。不过对于我自己的选择,我也并不后悔。”

从高中生到运动员

秦立言与体育真正结缘,还要追溯到2006年,当时他代表家乡临沂的一所高中,参加了山东省内的运动会,并且斩获200米项目的冠军。有教练相中了秦立言身上的天赋,把他带去了北京青年田径队,他从一个高中生,变成了一名真正意义上的运动员。

两年的专业训练时光,成为了秦立言人生中难忘的回忆,他吃了不少苦,也受了不少罪。在这个过程中,秦立言也慢慢看清了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

“当时有两条路可以选,第一是继续当运动员,但是我渐渐发现,自己的天赋、能力这方面,并没有足够的把握和优势,”秦立言回忆说,“第二条路就是上大学,当时是2008年,国家一级运动员可以面试上辽宁大学,还能挑不错的专业。我在考虑了一番之后,还是决定选择大学。”

他又说:“其实这个就像是赌博一样,谁都知道当运动员如果拿了冠军出名了会很风光,但毕竟那只是极少数人的命运,我觉得我没有这样的资本。”

凭借着大学时期的良好教育,以及一张重点学校的文凭,毕业之后的秦立言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回想到自己身边一些队友的境遇,也让秦立言感叹自己的幸运。

秦立言与张培萌合影

“大家看到张培萌他们成了明星,非常风光,但大多数人并不是这样,”秦立言说,“有些当年的队友,现在联系得并不多,他们有的在体校当教练,有的在健身中心当教练,他们还是很难跳脱出体育这个小圈子,而且很多人的工作并不稳定,这让他们自己也很焦虑。”

近年来,国家的政策变得越来越开放,很多运动员在接受训练的同时,也能够挂靠在大学里,并且获得相应的文凭,“这只是一方面,如果你没有读过大学,没有真正学到一些知识,到了社会上,还是容易露馅,”秦立言说。

“辽宁4300万人口,最终站上场的不也就十个队员!”

相比机缘巧合走上职业体育之路的秦立言,来自中国篮球第一大省辽宁的李名洋,注定要和职业体育解下不解之缘。

李名洋出生在一个篮球世家,他家从爷爷奶奶这辈起,就开始打篮球,他的父亲曾经与李春江、吴庆龙等人都做过队友。在李名洋的印象中,自己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理所应当拍着篮球长大。

得益于出色的家庭环境,李名洋很快就打出了一些名堂,在他13岁那年,他前往上海加入上海男篮的少年队,15岁那年返回辽宁加入辽宁男篮青年队,如今在CBA大放异彩的后卫郭艾伦,原来就曾经和李名洋做过队友。当时的李名洋,对于未来满怀憧憬,他想打CBA,甚至梦想过进入国家队,但突如其来的伤病毁灭了这一切。

李名洋曾参加国青集训

在进入辽青一段时间之后,当时辽宁男篮主帅郭士强曾经与他沟通,有意向将他提拔进辽篮一队。但在一次比赛中,李名洋意外受伤,前十字交叉韧带撕裂。此后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康复期,最终的效果并不理想。

“当时的情况是,一加大运动量膝盖就会产生积液,减少运动量就没事,”李名洋回忆说,“可是当时我的情况来看,要想打更高水平的比赛,不增加运动量是不可能的,但身体肯定会吃不消。”

在伤病的疼痛和对于前途的迷茫中,李名洋挣扎了半年,那半年的时间,刻骨铭心。“肯定遗憾,肯定舍不得,不愿意放弃,自己努力了这么多年……”李名洋叹了口气,“但现实就是这样,必须要为更长远的将来去打算。”

李名洋清楚地记得,他是在和父亲的一次促膝长谈之后,终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他要去读大学,告别职业体育的道路。

李名洋说:“运动员这条路,要想走出来,不仅要有苦练有天赋,还得有机遇有运气。你看辽宁省4300万人口,最终站在球场上的,也就只有那十个人(CBA12人大名单中包含两名外援)……”

凭借着自己的篮球特长,李名洋进入了辽宁大学的法学系,代表学校打了两年CUBA之后,大三那年转型成为了球队的助理教练,并且开始慢慢做起了自己的篮球培训。毕业之后,他继续沿着这条路往下走,培训的规模越做越大,这也成了他的一项事业。

李名洋目前正开设篮球训练营

“我告诉练球的孩子们,一定要优先考虑上大学”

这些年,李名洋训练过不少喜欢打球的孩子们,最早参加他开办培训班的那批孩子们,如今都已经到了上大学的年纪。

“我跟孩子们聊天,他们开始篮球训练的时候,几乎梦想都是要成为职业球员,要打CBA,要打国家队,甚至要打NBA,”李名洋说,“可能在他们的年龄不会特别理解,但我一直告诉他们,上大学才是最应当优先考虑的事情,专业队是最好的选择没错,但这并不适合大多数人。我希望他们努力训练,能进专业队自然最好,如果不行,也能够依靠这个特长上一所大学。”

在李名洋的观念中,那些长期接受专业训练,但却未能踏上职业舞台的运动员,只有上大学,才是最好的归宿。

李名洋当年的一名队友,原本并不太喜欢篮球,但就是因为从小个子高,被家里人送去练篮球。他资质并不高,最终也未能进入CBA,但离开专业队之后他进入了大学深造。毕业之后,他进入了重庆的警卫系统工作,现在收入和各方面待遇都不错。“我俩一直关系不错,他能有现在的生活,大学的经历是非常重要的,”李名洋说。

秦立言说,他当年选择上大学,告别职业运动员之路,虽然不后悔,但心里也有过遗憾。我们问他,将来会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去练体育,弥补自己曾经的遗憾?秦立言说:“如果孩子有这份天赋,肯定也会尊重他的选择。但是作为父母,肯定会把自己过来人的经历告诉他,让他做出一个适合自己的选择。”

秦立言说,现在回首,当运动员的那段日子又苦又累,但同样有不小的收获。“我觉得那段经历,让自己变得更坚强,不光是练就了强健的身体,精神上也更有韧性,抗压能力也更好,”他说,“有时候面对一些工作、生活当中的难事儿,想想当初训练时候受的苦,就会觉得,眼前的这些算的了什么啊……”

事实上,无论秦立言还是李名洋,他们都没有将职业的道路走到底,他们没出名,没挣到大钱,但他们都是幸运的。他们进入了大学,经历了高等教育,他们的人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而精彩。像他们一样幸运的,也并不是大多数。

至少,他们拥有选择的权利,但在体教分离的社会体制下,这种选择的权利显得更加奢侈。

万圣伟从北大到CBA

这不禁令人回想起,广东男篮去年在选秀大会上选中的大学生球员万圣伟。这个昔日北京大学的王牌中锋,拥有有出色的球技,如果职业篮球之路顺利,他可以继续走下去;同时他还有名校的学历和知识武装过的头脑,倘若职业球员之路不顺,他脱下战袍走向社会的工作岗位,依然有广阔的前景。对于一个拥有体育与教育双项过硬特长的人来说,他永远有不同的选择。有选择的权利,就意味着你有尝试的资本,无论这种尝试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抑或是为了一圆儿时的梦想。

衡量一个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是看它能否给生存在这里的公民,足够多自我选择的机会。多少人会羡慕万圣伟,多少人又会羡慕秦立言和李名洋,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的命运很早就注定,他们一路走来,别无选择。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zdeanzhang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