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中国冬奥首金本该来得更早?叶乔波的冬奥首枚奖牌还有这般插曲

1980年至今,在中国近40年的冬奥参赛史上,涌现出许多明星与冠军。叶乔波在1992年第十六届冬奥会上,为中国实现奖牌“零的突破”,让中国的五星红旗首次飘扬在冬奥赛场上,从此中国冰雪健儿开始了在冬奥历史上争金夺银的历程。

艰苦训练获得回报

40年前,滑冰与滑雪在我国还属小众项目,主要是黑龙江、吉林等地的专业队在训练,条件非常艰苦。

叶乔波9岁被选入长春市体校速滑班,只经过一个多月训练,就打破了长春市儿童组500米纪录;一年后,她包揽了吉林省儿童组比赛3项第一名。1976年,八一速滑队队长张继忠和教练肖汉章到长春选拔运动员,叶乔波被选中,以不到13岁的年龄特招入伍,成为该队年龄最小的运动员。

进入八一队后,叶乔波开始了更为专业的训练。当时没有室内冰场,只能在湖上或江上滑野冰。为寻找可以尽早上冰训练的地方,不到13岁的叶乔波和队友在接近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里,坐着敞篷汽车,到黑河、嫩江、海拉尔、齐齐哈尔等地训练,每堂课一滑就是3个小时。

“我们每天要开车半小时才能到达训练地点,外面刮着五六级寒风,到了地方都被冻得没了知觉,但又要马上训练。”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叶乔波深有感触,“那时我年龄最小,几乎每天都是哭着训练。”所以她有两个绰号“哭波精”和“拼命三郎”。

叶乔波说:“当时条件非常艰苦,早上起来被子上都是一层霜,冰鞋冻在地上,拿不起来。”即便如此,叶乔波每天从早到晚8至10个小时的训练,几乎贯穿了她21年的运动生涯。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坚持和努力,叶乔波得到回报——在1991年世界女子速滑锦标赛500米比赛中,她赢得第一枚金牌,同年3月,她在德国因策尔获得世界短距离速滑锦标赛5枚银牌,被外电称为“中国的银姑娘”。

不断突破连创佳绩

1992年2月,叶乔波在法国阿尔贝维尔第一次参加冬奥会。在擅长的500米速滑比赛中,她由外道滑向内道实施超越时,由于内道选手没有按规则让道,两人的冰刀和身体先后碰撞两次,最终叶乔波以40.51秒获得该项目银牌,收获我国冬奥历史上第一枚奖牌。

忆起当年的情景,叶乔波不无遗憾地说:“当时的裁判长来自美国,他情不自禁地会帮助美国选手夺冠,所以比赛一结束,他就从场地中间下到地下通道,躲了起来,我们想申诉根本找不到他,而我穿着冰刀,也无法在石灰地上去追他。因为我国冰上运动发展得晚,缺少参加国际大赛的经验,在场的同行也不了解这种情况下的比赛规则,担心如果申诉重滑,万一成绩不理想而丢掉已经到手的银牌,索性放弃了申诉。后来大家才知道,如果重赛,最终成绩是取两次比赛的最好名次。”

同年在挪威举行的世界短距离速滑锦标赛上,叶乔波获得女子1000米金牌,并夺得女子全能桂冠,成为亚洲第一个短距离速滑全能冠军。此外,她还创造了世界冰坛罕见的500米大满贯。

1979至1994年,叶乔波在国内外速滑重大比赛中共夺得133枚奖牌。她是让五星红旗在冬奥赛场升起的第一位中国人;之后被中央军委授予“体坛尖兵”荣誉称号。

顽强拼搏永不言败

阿尔贝维尔冬奥会的意外让叶乔波放弃了急流勇退的念头,毅然决定带着伤病拼到下届冬奥会。第十七届冬奥会,中国代表团提出的目标是争取金牌“零的突破”,叶乔波被寄予厚望。然而,由于长期超负荷训练,叶乔波当时的伤病十分严重,即便如此,她仍然坚持训练,并带伤参赛。

叶乔波说:“国家需要我,我就要毫不犹豫地顶上,只要能代表国家站在冬奥会赛场上,我就觉得特别荣耀和自豪,所以我那时就像战场上的一名勇士,为了祖国的荣誉而努力。”

1994年2月19日,叶乔波在擅长的500米比赛中失利,无缘前10名。但几天后,她再次上场,咬牙完成了1000米比赛,并获得一枚铜牌。

“为了这块铜牌,我宁可让这条腿废了!”叶乔波告诉记者,当时手术,真不知道还能不能站起来,但想到那块拼命得来的铜牌,便觉得值了。

叶乔波以永不言败、永不放弃的精神创造了中国冰雪运动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乔波精神”也作为当时对体育精神的代表性诠释,和“女排精神”一样,激励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如今,叶乔波在人生另一条跑道上,继续新的加速、追赶、超越,参与冬奥会筹办、推动“北冰南移、北雪南展”、投身公益活动……在她的故事里,有的不止是那些永不褪色的历史瞬间,还有永不退场的“乔波精神”。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ywchrisliu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
热门视频
热门专题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