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金庸一生所爱并非武术 他的师父聂卫平这样评价他的棋艺

金庸

腾讯体育10月30日(文/徐思佳)2018年10月30日,一代武侠小说泰斗查良镛(笔名金庸)在香港病逝,终年94岁。金庸身上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写武侠小说却不懂武术;家财万贯却自甘平淡恬静的生活。围棋,则是他一生的爱好。

嗜棋如命:常自己和自己下棋 曾因下棋错过考试

傅国涌所著的《金庸传》中写道,金庸是个“极为内向的人,不喜应酬、不善辞令,下围棋是他最大的兴趣,无人对弈时甚至自己和自己下棋”。

自上世纪30年代初执棋子以来,金庸对围棋的兴趣终身不减。是香港棋界公认的“棋痴”。初到香港,金庸常常用笔名发表一些卓有见地的棋评。金庸的棋艺在香港棋坛也堪称一流。

在《大公报》《新晚报》工作时,金庸常和梁羽生、聂绀弩等下围棋,还写过《围棋杂谈》等“棋话”。在他笔下,棋如人生,人生如棋。他对围棋的酷爱流露在他的武侠小说中,从《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都有关于围棋的描写,“常有人问起我下围棋的种种来,就直接的影响和关系而言,下围棋推理的过程和创作武侠小说的组织、结构是很密切的。

读中学时正值抗日战争,烽火连天,课余常和同学下棋。他转学到衢州中学,就带了围棋。据说到重庆考大学时,一天考化学,他和两个同学在茶馆歇息,偶与茶客摆下围棋,由他下场,两位同学观战,一回过神,开考已半小时,匆忙赶到考场,幸亏监考老师网开一面,破例准许进场。

棋力究竟几何?他把段位证书裱在书房里

《金庸传》写道,在金庸家中大厅的醒目之处挂着日本棋院颁发的围棋段数证明书,是金庸从日本带回来的,据说上面段数是一段。有一次,倪匡在他家当着温瑞安等人的面说:“足拿了段级呢!还不是几个人自己封的,我看他棋艺也不怎么!”

事实上,由于创作繁忙,难有时间参加大赛磨练,金庸棋力大约只是业余四段左右。但中国围棋队每次去香港比赛,都是由《明报》接待,而金庸几乎每次都出面。为了感谢金庸对中国围棋的支持,中国围棋协会曾授予他荣誉六段称号。这对于喜爱围棋的金庸来说,真是莫大的荣誉和安慰。他也把这个证书看成是一个“宝贝”,“在他的书房里,悬挂着由李梦华签名的围棋段位证书”。

金庸沉迷于黑白子的世界,不惜花钱、花时间,有人批评他“过分浪费”,他置之不理。他对推广围棋也很热心,出钱、出力。80 年代,他在尖沙嘴金马伦道买了一层楼,作为香港围棋会的会址,每个月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一元租金。其间他向围棋会的几位高手学艺,围棋会经常举办比赛,他都会去颁奖。后来,他与会中一位高手因围棋会的事发生口角,一怒之下收回了房子,不再租给围棋会。

2001年大侠金庸和棋圣聂卫平对决

拜师聂卫平,师父这样评价他的棋艺

金庸曾拜围棋大师林海峰的高徒王立诚为师,也跟聂卫平等人学过棋,金庸对“学”的要求很高,只要是拜师就一定要礼数周全,也不管聂卫平要比自己小上二十岁。

1983年,聂卫平正在广州参加“新体育杯”的卫冕战,金庸托人转告他,要拜他为师,聂卫平曾经读过金庸的武侠小说,但是两人从未谋面,一见面,金庸就像武侠小说里写的那样,要行三叩九拜的大礼,比金庸小二十岁的聂卫平赶忙阻拦,说拜师可以,但不要磕头了,从此,金庸见到聂卫平,便以“师父”相称。金庸也因此成了常昊、古力等人的“大师兄”。

1984年“新体育杯”的决赛就是在香港金庸的家中进行的,那年是钱宇平获得了挑战权,向聂卫平挑战。金庸知道聂卫平爱吃螃蟹,专门在家里请他吃了顿螃蟹。那顿饭从下午5点一直吃到晚上10点半,聂卫平一共吃了十三只,金庸一直在旁边陪着。因为两个菲律宾佣人对聂卫平稍有怠慢之意,第二天金庸的太太就把她们“炒”了。

两年前,聂卫平曾做客腾讯体育录制“跳水皇后”高敏主持的访谈节目,节目里聂卫平直接将金庸说成是自己师门中的大弟子。“我们这个门里最大的弟子是大师兄,金庸,金庸是他们的大师兄,金庸自己叫他们都是师弟。”

提到金庸的围棋水平,聂卫平说:“这个不好说,说太高,他名不副实,说太低,与他的身份不符。围棋,就像他的武侠小说里说的,是世外高人吧。”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benyfwang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
热门视频
热门专题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