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辣哨马宁用出红牌立flag 以暴制暴能否换来中超裁判权威

撰文 爱炸毛儿

河北队长昂着头,嘴里嘟囔着什么,从马宁身边飘过,目不斜视。马宁扔掉了皮球,双手掏兜掏出2张牌,“买”一送一,张呈栋被罚下。

整个过程,张呈栋没有看马宁一眼,马宁也没有经过确认眼神、对话回应等环节,直接扯牌,反应迅速,动作干脆利落一气呵成,完全不辱没他“辣哨”的威名。

视界波第85期:我们很难评价马宁这种以暴制暴的执法风格是否正确,但中超裁判确实需要树立自己的权威。

马宁出道背景:裁判进退失据,尊严损失殆尽

1979年出生的马宁,2006年开始出现在中国U系列的赛场,2007年开始执法中乙联赛。彼时,中国足球的大环境非常恶劣,裁判口碑极差,判罚稍微有个风吹草动,都可能会被上升到质疑人品和道德的高度。

马宁的前辈们也不争气,那场浩大的反赌扫黑,陆俊、周伟新、黄俊杰三位裁判身陷囹圄,一个行业口碑的树立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但毁掉它只需要几场比赛。尤其是金哨陆俊的折戟,对这个行业从业者的权威是毁灭性的打击。

中超元年的一场A3联赛,在上海两队之间展开,主裁判谭海在比赛结束前2分钟判给申花一粒点球,上海国际队几人立刻把谭海团团围住,在众人的围攻中,谭海从禁区步步后退,一直退到边线附近。他的步步退却,换来的是国际队队员步步紧逼直至以“罢赛”相要挟。

比赛恢复后,国际队国门江津依旧采取了一种不合作的态度,他斜倚着门柱,双手抱着肩膀,像看笑话一样看着谭海,谭海直愣愣的戳在那里,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中国裁判的权威和尊严,在这种进退失据之间,损耗殆尽。

从质疑道德,到质疑业务,中超裁判毫无权威可言

扫赌之后,一批新锐裁判逐渐走上前台。牢狱之灾的威慑尚在,大家在品德方面不敢轻易走错路。于是,联赛中出现了无奈的一幕,裁判判罚之后,少有人质疑这些黑衣法官的道德底线,改质疑他们的业务底线了。

但凡哪位国产哨执法重要的比赛,赛前,球迷往往一遍遍述说他们以往执法中的各种错误和不是。媒体毫不遮掩的提点“千万别辜负了足协的信任和培养”。这种先入为主的代入感,注定了这些裁判的每一个细节都会被无限放大。

而这些年轻的嫩哨们,在业务能力上确实有授人以柄的地方。正因为如此,中超裁判的权威降到谷底。

一段时间内,中超赛场上,只要主裁哨响,不论对错,一准儿一堆人上去“讨说法”,吃亏的一方想要尽量挽回局面,占便宜的一方想要得到更多。

久而久之,一个队里,没有一个出头围裁判的大佬,都不好意思说自己队里有大哥。现在在中超赛场上那些耳熟能详的大佬,当年多多少少都干过这些事。

球员围着裁判讨要说法,这种场面在中超已经见怪不怪。

以暴制暴,是马宁给自己树立的flag

在这种大背景下,马宁以一个“打破惯例的挑战者”的姿态迅速崛起。“乱世用重典”,马宁是这句话的标杆式的践行者。

2010年,马宁迎来了中超的“首秀”,一出场,迎接他的,不是鲜花和掌声,是球场内外铺天盖地的质疑,和球场上毫无尊严的“被围”。

刚开始,大家不明就里,马宁哨响之后还是去围,结果发现这个长得眉清目秀的年轻裁判,出手跟面相截然相反,是个名副其实的狠角色。

中超首秀被申花投诉,没能阻挡马宁严厉执法的脚步,第二场,青岛中能0-1长春亚泰,马宁用9黄1红的发牌效率,初步展示了自己彪悍的执法风格。

在马宁执法的前五场中超比赛中,三次引发争议,2度被投诉。这只是马宁执法顶级联赛的初试水。

资料显示,马宁2010年底被认定为国际级裁判,那年他才31岁。

随后的几年,马宁延续了自己的执法风格。不知道马宁有没有看过谭海执法的2004年上海德比,但到2015赛季吹罚上海德比时,马宁展示了跟当年谭海截然不同的态度,整场比赛,马宁一共出示了9黄3红。

判罚之后,站定原地丝毫不退,有上来“动手动脚动嘴”的队员,无一例外“黄卡”伺候,再多说几句,红牌罚下。最后,申花用8个人打完了比赛,0-5完败。

赛场上,马宁没有被球员包围,赛后,他却被舆论“包围”了。有人认为他执法坚决果断,也有球迷认为他以暴制暴,只会出牌镇压。

马宁的铁面执法,让人们记住了2015年上海德比中,柏佳骏欲哭无泪的脸。

一战成名之后,获得足协鼓励

马宁的坚决果断,得到了当时足协裁委会的鼓励和肯定,当时的裁委会主任刘虎毫不讳言“德比战前,就给马宁打了好几个电话,要求他务必严格执法,只认规则,其他因素都不要考虑。”

此外,中国足协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不论判罚对错,严禁将帅赛后议论裁判,违者重罚。这些措施客观上也有助于维护裁判的权威。

“严格执法”,是马宁自己给自己立的flag。而足协的支持和力挺,一定程度上鼓励了马宁敢出手、敢掏牌的信心,强化了他的“铁血辣哨”的形象,让他在“坚决果敢出牌”的道路上策马扬鞭。

球员山呼海啸般的涌向裁判,马宁就是站在原地,纹丝不动。

不仅执法本土比赛严格严厉,吹外战时马宁也毫不嘴软。本赛季亚冠1/8决赛第二回合,波斯波利斯主场对阵阿尔贾兹拉,开场11分钟就罚下1名主队球员,波斯波利斯球员围着他准备抗议,还没等球员开口,他就大声呵斥让球员赶紧散开,表情极其凶悍,这个面部特写,被现场导播当做精彩镜头反复回放。

这就是马宁的风格——“坚决判罚”、“果断出牌”之余,不给当事队员解释的余地。

在马宁的字典里,吹对了,是本分,是本职工作;吹错了,自有足协找我,球员和俱乐部无需多言。因此,只要马宁的哨响,不论对错,队员只需要做三件事——闭嘴、执行、远离。

马宁的权威不容碰触,如何避免矫枉过正?

马宁的执法风格,注定了他会遭受很多争议。作为中国足协树立的国产裁判的门面,马宁对自己肩负的责任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希望用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场内场外都不给外界留下把柄。

2017赛季末颁奖,马宁以中超金哨的身份发表感言,面对记者“对哪个队印象最深”这种问题,马宁坚决不接招。但是说到视频裁判的问题,马宁展示了他果决的一面——我希望我的执法比赛当中,没有视频裁判的参与,没有视频裁判给我任何的干预,这是我的最终追求。

这段话很能体现马宁的风格,也许在他看来,VAR的介入,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主裁判的权威,而这份权威,是他在场上最在意的东西。他极其希望自己的权威不受丝毫侵犯。

很遗憾,中国足协的进程没有以马宁的意志为转移。本赛季,中超引入了视频裁判,马宁做过主裁,也做过视频裁判。

如果一场比赛中裁判成为焦点,不论这场比赛是否成功,裁判在一定程度上是失败的。

第24轮河北与河南的比赛,赵明剑禁区内手球,马宁只判罚了角球,面对VAR的提醒,马宁选择了自己回看视频,但坚持原判。“虚心接受,坚决不改”是建业球迷赛后给他的评价。

而就在上一轮比赛中,国安客场输给贵州,比赛中,外籍主裁马日奇在经过了视频助理裁判认定后,认为于大宝在门前肘击耶拉维奇。把于大宝罚下并判罚点球。赛后于大宝透露主裁认为他的动作只是正常解围,而那个提醒马日奇的视频助理裁判,就是马宁。

这种直观的反差,很容易给外界一种错觉,如果马宁是主裁,这场比赛主裁说了算;如果马宁是视频裁判,这场比赛视频裁判说了算。

总而言之,相比机器或者同伴的提醒,马宁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决断,这是他一直以来极力追求的——在场上,我,马宁就是权威。

在球场上对身为裁判的权威,马宁有着执着的追求,在球场外,马宁对于个人的道德品行也有着规范的需求。

有网友传播一张图片声称是马宁跟上港老总聚餐,事后网友道歉,马宁不再追究。实事求是的讲,即便马宁跟某个俱乐部人员吃饭,也不能据此推断他有什么问题,在法律层面,只是同桌吃饭这种图,是不能作为一个完整的证据链中的一个环节使用的,即便如此,马宁维护名誉的举动一如他在球场上执法一样稳准狠——报警、澄清事实、给我道歉。

中超乱世,需要一个人一种方式来维护裁判的权威,但具体的表现形式仍然值得商榷。

马宁的这次行动之后,一位关注联赛多年的媒体记者,留下了这样一句话——他是一个极度爱惜自己羽毛的人。

这就是马宁在中超打滚几年之后,给自己树立起来的基本形象——你既不能质疑我的业务能力(足协不让评论),也不能质疑我的道德品行。

结语:

在联赛执法混乱的年代,马宁的铁腕吹罚,重罚多牌,是最快速的恢复和树立裁判权威的手段,这也是“乱世用重典”的现实意义所在。在这个层面,他为挽救中国裁判的尊严,做出了贡献。

但联赛不会一直混乱下去,在联赛逐渐步入正轨之后,马宁在执法中如何避免“矫枉过正”,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足协出台政策不能评价主裁后,不少吃过马宁亏的中超俱乐部和球员私底下也许有不同意见,但也敢怒不敢言。马宁至少在表面上听不到更多的反对声音。但并不代表这些球队和球员打心眼里服从。

现在的中超,大家对马宁的执裁风格有了一个明确的认知,除了个别上头的队员和教练,其他人对马宁的吹罚都敬而远之,马宁自己想必也很明白,队员教练不说话,遵从的不是某个人的意志,是足协不能评价裁判的要求;他们敬重的也不是某个人的权威,只是不想无谓吃牌。

怎么能让这些队员从惧怕吃牌,到尊重裁判打心底里认可服从马宁的执法,是包括马宁在内的中国裁判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

没有人喜欢被质疑,权威也不是自己树的,只是在扫赌之后,中国裁判已经没有带头大哥好多年了……

相关推荐: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sihangshi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