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特评:国际滑联动刀背后究竟寓意何为? 唯有更强才能不被欺负

腾讯体育讯 国际滑联最近不止一次地成为焦点。先是一周前,在中国已生根的“中国杯”易地,伴随着“中国杯”,还有在中国举办的其余包括短道速滑世界杯等一共四站比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黄峰(右一)、陈伟光(右二)和中国花样滑冰队

如今,一纸罚单,国际滑联又向中国冰雪界的裁判动刀,两位裁判被禁赛,其中陈伟光甚至失去了参与2022年冬奥会裁判执法的资格。而国际滑联给出的原因竟然是两位裁判对本国运动员有“偏爱”。

“偏爱”是多么主观的定义。谁不偏爱本国选手呢?羽生结弦人人都爱,那日本裁判的爱就是“正常范畴”的、合理,公正并客观的爱,是么?谁不爱梅德韦杰娃呢?那俄罗斯裁判的爱就是“正常范畴”的爱,他们的高分就是可以理解的,不带感情色彩的,客观的爱,是么?

再想想平昌,中国短道在那片险象环生的冰面上经历了多少的曲折和无奈,咽下了多少眼泪和苦水,而韩国却以东道主之名一次次骄傲地撒欢,享受着他们沉浸其中的狂喜。这其中又是否有“偏爱”呢?为何在平昌引发的一次次滔天巨浪,在冬奥会结束167天之后换来的是沉默,是无声,是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的平静呢?国际滑联对过往的一切真的视而不见么?

我们无法揣测国际滑联在一纸罚单背后究竟有着怎样深藏不露的用意,也无法断言前后一周两次跟中国冰雪界发生的看似有些不愉快的“关系”究竟用意何在。只是知道,不管是失去“中国杯”还是其他赛事,对中国在新周期的冰雪事业的发展未必是件好事儿;只是知道,两位资深裁判被罚,对中国本就不很多的能在国际滑联有话语权的裁判界来说,可真不是一件好事儿。

从当年被欧美无视到鄙视,再到一次次用成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中国冰雪界走过了太漫长的一条路。这其中,有一批批队员无悔的努力,有一代代甘于奉献的教练员的努力,也有在裁判界不停地争取话语权,争取地位的裁判员的努力。

想想中国体操过去这些年吃过的亏,想想杨威、黄旭等一大批奥运冠军退役后为何要从零开始去在裁判界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就是要让后面的队员能真正凭实力说话,就是让中国体操摆脱被“欺负”的地位。短道速滑、花滑、冰舞等任何一项冰雪项目亦是如此,从落后到领先,从没地位到渐渐有话语权,跟背后裁判的努力不无关系。可如今,在进入北京冬奥周期伊始,却有中国自己的裁判被国际滑联动了刀。只能说,中国冰雪选手需要更努力了,只有有绝对的硬实力,才能不至于被人宰割,只有像武大靖那样一骑绝尘,才不给对手任何机会和希望。

如果被罚的现实已无法更改,那就只能冰雪界上下都咬碎牙,对自己更狠些,让中国冰雪界整体硬实力的提升不是一句喊口号式的表达。已经吃了亏,已经受了罪,那就让这化为一股力量,避免在未来继续被”欺负”,而强大是最根本的武器。(撰文/蓝骨头)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zoelyzhang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
热门视频
热门专题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