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正式入奥急剧升温,民间三对三篮球想趁热怎么玩?

三对三篮球持续火爆

撰文/陈月泽

编辑/王怡薇

刚刚过去的一年里,三对三篮球经历了一个急剧升温的过程。

2017年6月,国际奥委会发布会公告,三对三篮球正式成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比赛项目。而去年夏天举办的全运会上,三对三篮球也已加入到了正式的比赛项目之中。一时间,社会各界对于三对三篮球的关注程度空前提升。

伴随着这种关注,随着而来的则是民间三对三比赛的更加兴盛。目前中国参与三对三篮球的人群已经超越了3000万,与此同时,更有组织、更具规模、同时更商业化的三对三联赛也在悄然兴起,参与者既有中国篮协这种官方机构,也有不少高端商业品牌。刚刚加入奥运会大家庭的三对三篮球,未来也很有可能成为民间商业赛事IP深耕的又一重要方向。

民间赛事繁多

登陆海外市场联手B战 看大家如何玩转三对三篮球

几天前,2018篮战三对三(菲律宾赛区)比赛正式启动。

作为篮战赛事IP的重要负责人,邓波真切地感受到了过去的一年中,民间对于三对三篮球的热情高涨。“去年正式宣布进入奥运之后,确实对于整个三对三篮球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刺激,就像注入了一针能量剂,”邓波这样说道。

篮战三对三赛事最早开始于2015年,当时是在全国几大城市的商场中进行三对三篮球比赛。 “相比更加成熟的五对五,三对三更加草根,这会给赛事的运营造成一些挑战,但是同样也有优势,”邓波说,“关键在于如何定位赛事,如何更大程度地实现差异化,同时不断完善参与者、观赛者等诸多方面的体验。”以篮战为例,他们曾经为不同城市设计不同的主题文化T恤,将各地不同的方言和城市名称印在T恤和帽子上,强化参与者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相比篮战三对三,不得不提到历史更加“悠久”的肯德基三人篮球赛,这项创立于2004年的三人篮球赛事,两年前便已覆盖全国49个城市,有4500所学校、6万支球队、30万人报名,过去十余年时间吸引了超过160万青少年参与。针对的群体更加年轻,在赛事的推广上,他们抓住了受众群体的文化习惯,2017年赛事还与bilibili(简称B站)达成了开创式的合作。

B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年轻人潮流文化娱乐社区,据统计,B站活跃用户超过1.5亿,用户平均年龄17岁,75%的用户年龄在24岁以下。而在这群年轻人中,对篮球充满兴趣的有很多。这次合作中,国漫新锐画家创作的三篮故事,在B站专栏频道中进行连续接力更新。三篮故事在内容打造上,暗藏了不小的“玄”机——把国家队核心控卫刘晓宇、三篮冠军李浩楠这些深受年轻人群熟知的人物故事融入到三篮故事中。读者们可以随着故事剧情的发展,陆续发现熟悉的片段与影像,这样的设定,会让看故事的人更有代入感。而三对三篮比赛也因此在二次元世界中有了专属剧情。这种打破次元壁的合作,旨在用深受年轻群体喜爱的方式,激发更多普通青少年对篮球的兴趣。

盈利还是老问题

压力重重,三对三篮球仍难盈利

伴随着市场上名目多样的三对三赛事的竞争,随之而来的还有不小的盈利压力。当被问及篮战三对三赛事这些年运营方面最大的挑战,邓波直言不讳地说:“肯定还是如何盈利这个问题。”

事实上,国内三人制篮球赛的门票收入和报名费相对有限,而场地搭建、人力支出、宣传费用、参赛奖品等都是运营方自己掏腰包,大多的赛事盈利状况都不容乐观。拿运营FIBA3X3大师赛北京站的华熙国际来说2014年的预选赛有亏损,2015年也只是收支平衡。因此在很多情况下,赞助商收入也是直接决定赛事是否能够盈利的最重要因素。

自2014年开始,华熙国际开始承担预选赛和大师赛两个阶段的赛事运营和商务推广事宜。华熙国际方面给出的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大师赛预选赛分布在全国11个城市开展,近3000支球队报名参赛,历时1个月。而在2015年,预选赛只在北京一个城市进行,参赛队伍的数量也缩小至260支,但通过循环赛的模式,增加了每个队的参赛次数,整个比赛历时一个半月。不过至今为止,华熙国际还在扩大规模和控制成本之间寻找着平衡,并且努力寻找更加契合的赞助商。

“像这样的赛事,我们不能年年让公司拿很多钱投入在里面,做公益,我们希望在自我造血这一块有更多的办法,能有更多的资金注入进来,这样的话也能把我们的想法落实更好,保障赛事品质。”华熙国际3X3项目负责人李广明对腾讯体育表示。

华熙国际首选的赞助商还是跟运动和篮球属性接近性比较大的。其次,功能饮料、酒店和餐饮品牌也比较受欢迎。红牛是2015年大师赛中国区赞助商之一,同时红牛也冠名赞助了一支球队,他们邀请了外援迈克鲁姆以及曾在CBA和NBL效力的三名球员,这支队伍最终获得预选赛冠军,杀入FIBA大师赛北京站。这样的赞助形式也是FIBA和华熙国际方面所接受的,“FIBA觉得这可以让比赛更加商业化,能吸引更多的赞助商加入进来,只有赞助商进来了,才能让这个赛事更好的推广。”李广明说,“而且这样的品牌能直接满足我们的办赛需求。”

此次篮战三对三赛事走出国门,赛事的发展潜力,也吸引了VIVO赞助品牌的强力支持,但赛事如何实现更好的盈利,依然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其实三对三篮球赛事和任何体育领域的产业一样,都要遵循基本的规律,它的回报一定不会是短期的,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哺育期,”邓波说道,“而且现在在互联网经济的大背景下,商业模式也一定需要有所创新,要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上有所突破,未来的盈利点,也绝不会单单只落在赛事这一个层面。”

在篮战三对三的发展规划当中,未来不仅想要打造高质量的三对三赛事,更重要的是通过篮球赛事内容服务,球场智能化开发,篮球与空间资产的结合三个方向进行创新模式的开发,打造一套完整的互联网体育服务体系。

中国三对三篮球体系正逐步建立

规划整合,有望为中国篮球输送人才

三对三入奥,给三人篮球赛事注入了一股春风,同时也给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众所周知,自从姚明退役之后,中国男篮还从未在奥运会上赢得过一场比赛;而女篮随着苗立杰、陈楠等黄金一代球员的退役,在国际大赛中的竞争力也有不小的削弱。常规的五对五篮球,中国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并非强队。正因如此,很多人才对新晋加盟奥运大家庭的3X3格外关注,希望三对三能够成为中国篮球新的增长点。

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中国的三对三篮球体系还在建立当中,商业运营之路也刚刚开始。CBA3X3项目总监刘彦伟曾经这样比喻中国3X3项目的发展现状,“其实整个中国体育产业都是这样,大家还都在跑马圈地,资金都进来了,但是真正会玩的人不多。”他说。

“现在社会上的三对三比赛,种类和名目很繁多,但是非常需要一个标准化的规程,保证赛事的质量,”中国篮协三对三项目负责人柴文胜说道,“未来,中国篮协也希望能够对资源进行规划和整合,为中国引进更多三对三的赛事,一方面帮助中国的运动员多参加比赛,拿到更多的积分,为参加更多国际大赛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也是更好地进行市场化和商业化的开发,推广普及三对三篮球这项运动。”

另一个引人关注的话题是,民间三人篮球蓬勃生长的热情,未来是否有机会为中国篮球输送更多的专业人才。对此,柴文胜显得充满信心,他坦言高手很多都在民间,但是需要给他们创造更多展现和提升自我的机会。

事实上,今年一月下旬,“我要上奥运”全国三人篮球擂台赛商务合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在发布会上,中国篮球协会与盈方中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倾力打造三人篮球奥运选拔体系——“我要上奥运”全国三人篮球擂台赛,为草根篮球爱好者实现奥运大梦想搭建零距离平台。3月5日,“我要上奥运”全国三人篮球擂台赛暨2018年亚运会、亚洲杯及U18亚洲杯国家队选拔赛在广东省东莞市的麻涌、大朗两地落幕,最终主场作战的广东东莞麻涌队不负众望,他们夺冠的同时,也获得了代表中国参加2018国际篮联三人篮球亚洲杯的资格,这也让球队里的小伙子们,从草根篮球选手,一下子变成了国家队球员。

对于民间三对三篮球的发展,姚明和中国篮协也给予了很高的关注与支持,刚刚开幕的2018篮战三对三赛事,中国篮协已经以指导单位的身份加入进来。“姚明主席经常和我们讲,三人篮球运动其实是自下而上的运动,通过‘我要上奥运’全国三人篮球擂台赛,打造的其实是上面,是选拔国家队的赛事,下面塔基还是需要很多的社会力量加入进来,篮协一边自己做基础,同时也欢迎其他一些民间的公司、企业和一些商业赛事加入进来,”柴文胜说,“我们也可以给他提供上升通道,他们的优秀选手也可以参加到国家队选拔的进程当中,这样的话,我们把这个体系做大,做成一个全社会竞争的体系,选拔出的队员会水平更高,人数更多,辐射的面积更大。”

结语

对于当下急需优质赛事IP作为核心资源的中国体育产业市场来说,三对三现阶段仍旧是一块不乏开发潜力的“蓝海”,进入奥运则是一针强有力的催化剂,将催生更多资本的追逐与投入。

知名篮球评论员苏群说:“三对三在民间的开展其实都是不错的,热情一直高。因为它易于普及,方便开展。从投身体育产业来说,三对三有着非常好的着陆点,容易接入。进入奥运会之后,三对三项目也会开始有引导性的东西产生。比如电视的播出,有专业运动员的示范,民间就会逐步规范。”

当跟风的热潮渐渐散去,专注的耕耘者们,有望在这里开垦出一块新的天地。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jerrysheng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