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常馨月平昌历史一跃!跳台滑雪背后的黑科技还有这些

撰文/杨昕雨

编辑/王怡薇

2018年2月12日晚,平昌冬奥会跳台滑雪女子标准台决赛拉开帷幕。作为第一位登上冬奥赛场的中国女子选手,常馨月的每一次起跳都在创造着历史。从1635米高的起跳点出发,以90公里/时的时速“跃向”天空然后落地,虽然仅以154.9米名列第20名,但这位勇敢的姑娘却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因为常馨月,她所热爱的跳台滑雪项目,也走进了中国观众的视野。

常馨月平昌历史一跃!跳台滑雪背后的黑科技还有这些

常馨月创造历史

早在1924年,跳台滑雪便被列为冬奥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收视率常年稳居冬奥会前三位。跳台滑雪规则极其简单,飞的越远、姿势越漂亮的选手成绩便越高。许多人就此认为这是一项背起双板,带着“胆量”便可尝试的项目。但事实上,简单的动作背后,是复杂的科学技术与理论的支撑。

在这其中,科技始终都是影响跳台滑雪的重要因素——从1808年人类只能“飞行”9.5米,到2015年挪威选手安德斯创造的251.5米世界纪录,这背后是坡道技术、计时系统、保护系统等各方面的不断进步。科技,在提升跳台滑雪安全性的同时,一次次帮助运动员“飞得更远”。

精准判定落地距离:每秒1万幅数码影像

阿尔卑西亚跳台滑雪中心,平昌冬奥会跳台滑雪的举办场地。奥运会跳台比赛分为两种,NH跳台(标准台),起跳高度1635米,到达高度1528米;LH跳台(大台)起跳高度1650米,到达高度 1528米。两个跳台并列排在一起,成为整个奥运赛区的标志性建筑物。

而在跳台旁边,自上而下数百米的电缆、巨大的显示屏幕,以及围绕在赛道旁的无数个高速摄像机同样引人注目。将跳台滑雪比赛选手的数据呈现在大屏幕上,这一看似简单的流程背后,其实使用了世界上最尖端的计时系统。

常馨月平昌历史一跃!跳台滑雪背后的黑科技还有这些

跳台滑雪蕴含着极高的科技含量

作为平昌冬奥会计时系统的官方合作伙伴,欧米茄为本届冬奥会赛事提供了230吨的设备,其中包括30块公共记分板,90块专项运动记分板,以及数百公里长的电缆和光纤。而跳台滑雪,则是所有冬季项目中科技含量最高的。

跳台滑雪的计时系统分为8个部分,包括起点控制器、红外感光系统、现场大屏幕、传感器、官方计时控制室等。首先,系统将在选手们跳下高台时显示其起跳速度,随后显示选手们在下落20米时的空中速度,以及该速度与起跳速度的差异值。最后,系统将在选手着陆后立即计算并显示其着陆速度。另外,直播中还将实时显示一条横穿着陆区的虚拟直线,以便观众能够时刻了解选手需要赶超的距离。

为了更精确的计算出落地距离,以及帮助裁判通过实时图像判断赛果,跳台滑雪的终点还应用了“终点摄影机”技术。这项技术在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中首次被应用,随着技术不断革新,如今最新的光感应终点摄影机 (Scan’O’Vision MYRIA) 能够每秒捕捉10,000幅数码影像,帮助裁判通过冲线时刻的实时图像判断赛果。

雪板上安置传感器 大数据助运动员提高成绩

跳台滑雪分为助滑、起跳、空中飞行和着陆四个部分。根据运动员特点不同,每个人的技术动作也不同。跳台滑雪十分依赖科技手段来提高成绩,教练经常在训练时全程录下比赛的录像,看运动员在哪些地方犯下错误,因此许多跳台滑雪的坡道都会设有wifi。

本届平昌冬奥会,一种名为“SIP运动传感器”的新技术被应用在跳台滑雪项目,大大提升教练员的工作效率。红色的传感器被分别放置在选手的两个雪板上,整套动作结束后会通过数据的方式,将运动员的运动轨迹、雪板的角度变化等用数字、图像等方式表现出来,帮助教练更加直观的理解运动员每一跳的变化。

常馨月平昌历史一跃!跳台滑雪背后的黑科技还有这些

为教练提供大数据

另外一种辅助执教手段名为“协同工作摄影机”,即协助呈现动作的回放。摄影机被放置在雪道左右,通过在回放时叠加不同选手的影像,对比各队的场上表现,帮助教练员和运动员分析技术特点。

跳台制冷系统要花1200万

对于雪上专业运动员来说,每年雪季时长不过3-4个月,显然不能满足训练量。因此,在一些跳台滑雪职业程度高的国家,譬如日本、法国等,会建造一年四季都能够使用的雪道。滑雪道冬天覆盖着一层冰,夏天则铺上类似于冰的材料——塑料或一种质地特别硬的陶瓷,然后通过水的灌溉,模仿在冰面上的滑动。和冰面相比,陶瓷轨道同样能在轨道末端提供理想的加速度,双板在陶瓷轨道上不会随意滑动,丝毫不会有不适感。

常馨月平昌历史一跃!跳台滑雪背后的黑科技还有这些

制冷系统

此外,跳台下方都会设有制冷系统。90米的冰道下铺着厚厚的5厘米冰块以及管道,这个系统在15度的气温下都能工作,保证秋冬季节的使用。制冷系统由7个部分组成,包括能够创造最佳比赛环境的冷气管,保持轨道湿润的水线,以及需要一年更换一次的温度绝缘轨道等。

水是保证整个系统运转的根源,多数跳台滑雪场地直接通过管道与抽水工厂相连,它支撑了所有降落轨道以及建筑物的水循环。

据了解,一个跳台的制冷系统费用约为150万欧元(约为1200万人民币)。冬练“滑雪”,夏练“滑草”,借助科技的力量,跳台滑雪已经成为可以“全季节”训练和比赛的项目。

国内尚无可供国家队训练的跳台群

跳台滑雪这个项目,在我国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职业化程度也很低,全国只有40余人从事这专业训练。常馨月说,这么多年来,自己一直是在和教练在“摸索中”学习的,她们每天都会看更新的技术动作、视频,自己研究套路。在国外与高水平运动员一同比赛时,甚至会跑去“问经”,一点点积累相关知识,填补着中国跳台滑雪的空白。

常馨月平昌历史一跃!跳台滑雪背后的黑科技还有这些

常馨月每一跳都在创造历史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设一处跳台群(包涵小、中、标及大台子)可供国家队进行四季的系统性训练。由于没有训练场地,队伍只能每年到国外进行60天左右的专项训练。和在“家门口”就能系统训练、比赛的国家相比,中国跳台滑雪队起步阶段便落后了一大截。

在未来,如果中国跳台滑雪队的训练场地能得到更好的保障,如果科学的训练方法、智能执教系统能被应用在训练之中,或许,我们能很快便能飞到胜利的彼岸。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emmayu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
热门视频
热门专题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