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张卫平曾被要求检查巨人症 身高1米93照样场均30分

[摘要]《非常合理-张卫平传》讲述中国篮球名宿张卫平的生平故事,呈现跨越半个世纪的中国篮球发展史,由张卫平本人唯一授权、腾讯体育篮球主编黄祎(阿鱼)撰写、腾讯体育独家出品。

张卫平曾被要求检查巨人症 身高1米93照样场均30分

1974年随中国男篮访问菲律宾,
与黄频捷等队友玩起了“激流勇进”,
数一数23岁的他有几块腹肌?

1970年左右,张卫平正式进入北京男篮一队,很快就名声大噪,全国篮球圈都听说北京队来了个年轻的4号,特别擅长在内线得分。

70年代初是北京篮球的全盛时期,不仅群众篮球红红火火,专业篮球在国内也处于领先地位,像核心后卫黄频捷、大前锋张卫平等人都是国家男篮的主力,范政涛、程世春、陈文斌、白金申、张光烈等都是国家的一流教练,各项篮球大赛的成绩也基本都在前两名。

时至今日,张卫平都对队友黄频捷的身体素质赞不绝口,认为他是当年最接近欧美顶级篮球运动员身体天赋的中国球员。至今,张卫平还记得有一次跟当时的篮坛霸主前南斯拉夫队打比赛,对方阵中有一个名叫乔西奇的明星中锋。

张卫平曾被要求检查巨人症 身高1米93照样场均30分

前南斯拉夫篮坛巨星乔西奇

如今的球迷朋友可能对乔西奇这个名字感到陌生,想当年可是如雷贯耳,几乎是所有欧洲中锋的打球模板。连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萨博尼斯都曾公开表示,自己只有一个偶像,那就是乔西奇。后来,乔西奇以全票入选FIBA(国际篮联)名人堂,还成为第三名被选入“奈-史密斯篮球名人堂”的国际球员。

这乔西奇身高2米11,当时在篮下几乎是予取予求,结果愣是一不留神,被身后跟进补防的黄频捷劈头盖脸赏了一记大帽,而且干干净净,一点儿不犯规。乔西奇倒真有大将风度,被盖之后不恼不怒,转过身来冲着黄频捷鼓掌叫好,颇有相见恨晚、惺惺相惜之感。

黄频捷长着一副大宽肩膀,身材匀称,是标准的衣服架子。他在队中穿14号球衣,身高1米88,在那个核心后卫身高普遍只有1米8的年代,算得上是一个高大后卫。他早在1965年就加入北京男篮,第一批被选进国家队,同批被寄予厚望的还包括上海男篮的年轻中锋张大维等人。

黄频捷除了身体素质惊人,在球场上穿针引线的组织功力也是一绝。据张卫平回忆,这么多年来一起搭档打过球的队友里,给他传球最舒服的,就得数“小黄”(队友之间的昵称)了。

张卫平曾被要求检查巨人症 身高1米93照样场均30分

右一光膀子这位就是黄频捷,瞧瞧这大宽肩膀,
棱角分明的胸肌腹肌,搁到现在,绝对通杀一大群迷妹。
中间是国家队队友徐政文,张卫平曾给他打过一段替补。
左一这位是我们的主人公,
正装衬衫+休闲短裤+光脚穿大皮鞋,
再加上双手背在身后的拍照姿势,
这是怎样一种迷之审美……
不过,不看穿着,只看脸和身材,还是妥妥的小鲜肉一枚

回想起刚进北京男篮一队的那段时间,张卫平印象最深的是队友杨殿顺的退役。

杨殿顺身高2米26,绰号“大杨”,在中锋平均身高2米左右的当时堪称“鹤立鸡群”,是北京男篮能长期保持在争冠集团的一大关键原因。但“大杨”有个小问题:走路稍有点瘸,在场上高速奔跑时略显笨拙。有一次跟一支外国球队打比赛,有一位北京市领导现场观战,看完之后认为杨殿顺奔跑的姿态有失国体,勒令北京男篮做出处理。“大杨”心灰意冷,就此选择了退役。

后来国家体委出台了规定,要求所有身高超过1米90的篮球运动员都得去协和医院做身体检查,查有没有“巨人症”。张卫平身高只有1米92、93左右,也不得不去协和医院检查一番,结论自然是没有“巨人症”,不受任何影响。

张卫平曾被要求检查巨人症 身高1米93照样场均30分

北京男篮下基层打表演赛,
中间“鹤立鸡群”的那一位,就是人称“大杨”的杨殿顺。
找找看,张卫平在画面的哪个角落?

1972年,国家体委在北京举办了五项球类运动会,这是张卫平代表北京男篮参加的第一个大型赛事。当时杨殿顺已经退役,内线由张卫平挑起大梁,最终在决赛惜败给上海队。姚明的父亲姚志源,就是当时这支上海男篮的主力中锋。

在随后一年(即1973年)举办的全国男子篮球甲级联赛中,因为后场主力黄频捷被抽调到国家队,远赴海外打国际比赛,北京队实力大损,但仍然获得亚军。

1975年第三届全运会,拥有“巨无霸”穆铁柱的解放军队无人能敌,北京男篮又一次屈居亚军。

张卫平的打法非常简练,最擅长的就是在禁区之内卡住位置,积极跟对手寻找身体接触,然后想办法创造出空间,在对抗中强行完成投篮。由于身高只有1米93,跟两米多的对手一比明显处于劣势,他投篮被盖的几率比后卫队员要大得多。但即便是被盖帽,张卫平的情绪也完全没有起伏,他会马上把皮球抢回来,换个角度再次出手,最终还是把球打进。

张卫平曾被要求检查巨人症 身高1米93照样场均30分

每个超级球星都有自己的招牌必杀技,
张卫平最拿手的绝招就是篮下强投

当时的《体育报》为此还曾发表过一篇文章,名为《张卫平的强行投篮》,专门介绍他的这项“独门秘诀”,里面还提到他“不怕挤,不怕撞,任凭高个封盖”。我看了之后忍不住问他:“您被盖帽的次数比别人多,不觉得没面子吗?”他乐了:“一般盖帽都会盖出场外,你盖完了,这球权不还是我的吗?把球打进,一样算两分。”

这就是张卫平跟别人不太一样的地方。换了是我们,如果在场上被人盖个帽,不说顿时气急败坏,至少也会觉得脸上有点挂不住,有人还会抱怨对方打手犯规。张卫平虽然也不喜欢丢面子,但在他看来,“挨帽”不算丢面子的事儿。只要上了场,他脑袋里就完全没有多余的想法,一心一意努力去得分。

擅于得分是张卫平最鲜明的打球特点。他曾经被队友开玩笑地称为“终点站”,意思是他相较于传球和防守,更喜欢个人得分,但他的确做到了扬长避短,把“得分”这块长板练得越来越长。

在当时的一篇报道中,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一年只要练会一招,三年就能练会三招。只要掌握七八招,我在篮下就能得心应手了。”就凭着实打实的得分能力,不管是在地方队还是国家队,张卫平都是雷打不动的绝对主力。

张卫平曾被要求检查巨人症 身高1米93照样场均30分

张卫平曾被要求检查巨人症 身高1米93照样场均30分

张卫平曾被要求检查巨人症 身高1米93照样场均30分

从当时报纸的点滴记录可以看出,
张卫平场均二三十分是家常便饭

1979年4月,北京队跟造访中国的美国男篮国家队打了一场友谊赛,尽管最终以78-103不敌对手,但张卫平一人独得35分,美国球员们想尽千方百计,就是防不住。

1979年7月,北京队在一场友谊赛中70-68力克瑞典国家队,张卫平不仅砍下全场最高的38分,还在最后关头成功制造对手犯规,两罚两中锁定胜局。

1980年5月,北京队91-99惜败给美国内华达大学篮球队。由于与当时的主教练关系不融洽,张卫平此时已被放上板凳席,但替补出场的他4分钟之内砍下10分,全场照样拿到接近30分。

张卫平曾被要求检查巨人症 身高1米93照样场均30分

张卫平曾被要求检查巨人症 身高1米93照样场均30分

1979年北京队对阵美国队,
张卫平在禁区里如入无人之境,
一人全场狂砍35分

我想,即便是在张指导打球的那个年代,他在国际赛场上的对手也普遍人高马大,个个都是力量十足、弹跳惊人的超级肌肉男。换了是我,如果要跟当年的那些“奥尼尔”、“霍华德”、“伊巴卡”们在篮下对抗,可能比赛还没开打,光瞅瞅对方那“块儿”,自己先就有点哆嗦了。哪怕是在国内赛场,张指导1米93的身高也明显吃亏,他为什么就能打遍天下无敌手,在北京队和国家队都当上“得分王”?

带着这个问题向张指导请教,他这样回答我:“跟谁比块儿我也不怕,我力量足,一力降十会。而且我左右手都能投,篮下只要一扛住,对方的身高优势就没了,我左碾一下,右碾一下,机会就彻底出来了。”

看得出来,他是真的坚信自己比“块儿”有优势,对自己从来没有任何怀疑。我想,也许正因为他心里装的事情特别少,在场上做到的事情反倒能特别多。如果还没上场就左思右想、思前想后,或者对对手的情况太过了解(就像我们现在对每一个NBA球员都能如数家珍一样),可能还没被对手打死,自己先把自己给吓死了。

从1973年起,张卫平被选拔进入中国国家篮球队,正式成为一名国手,开始了自己的国家队球员生涯。

《非常合理:张卫平传》第四章结束

传记目录:

第01章:张卫平家世背景大揭秘!外公师从康有为姨父是名士

第02章:张卫平最大梦想曾是当厨子 50年前就称霸东单球场

第03章:张卫平年轻时脾气有多暴?曾有绰号叫先农坛恶霸

如何收看:

传记内容在腾讯体育全网独家首发,同步收录在作者阿鱼的微信公众号“鱼乐NBA”(微信搜索公众号“鱼乐NBA”或“yulenba”)、企鹅号“鱼乐篮球”(腾讯新闻App、天天快报App搜索“鱼乐篮球”)上,欢迎收听,锁定精彩。

明日预告:

你可知道,

张卫平的力量强到怎样一个地步?

将近50岁又如何通杀整个CBA?

他为什么跟水牛较劲,结果又如何?

蒋兴权指导当年打球是什么样?……

请看《非常合理:张卫平传》第五章。

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张指导?请直接在文章后面留言评论。如果问的是一个好问题,我会帮你转告张指导,请他抽空回答。

创作团队:

口述:张卫平

作者:黄祎(阿鱼)

策划、推广:宋忠冬

张卫平家世背景大揭秘!外公师从康有为姨父是名士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tmacyuan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