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泳者】孙杨:将来我游不动了 大家不要怪我

[摘要]在跟孙杨的那次长谈中,他的这一句话最让我五味杂陈:“我希望在将来的某一天我真的游不动了,大家也不要怪我,我已经为游泳,为中国游泳队拼尽了全力。”

【泳者】孙杨:将来我游不动了 大家不要怪我

孙杨仰天长啸

在布达佩斯,孙杨创造了200到1500米自由泳所有项目奥运会、世锦赛全满贯的神话,而相比自己的成就,他更在意的却是“希望在将来的某一天我真的游不动了,大家也不要怪我。”他在高位驻足已久,但你要知道,这并不是一份应然而至的胜利。

卡汀卡·霍斯祖经过孙杨身边,主动打了个招呼:“怎么样还好吗?欢迎你来到匈牙利。”

刚完成布达佩斯世锦赛首次试水的孙杨哈哈一笑,说自己很好,“这里是你的家,是不是?”

“是的。我在这训练。”匈牙利泳坛一姐说完,跳入了热身池。她跟孙杨一样,习惯于4道。

4道是泳池的中央,复赛第一名的人才有资格在决赛游这一道,在万众瞩目中,最后一个出场,接受最热烈的欢呼。

这是中国自由泳之王第五次的世锦赛,又是一次欢笑和眼泪的交织之旅。他刚刚经历了里约奥运会前后大悲大喜的一年。按照他的外籍教练丹尼斯·柯林特的说法,孙杨正在经历从身体到心灵的重建。

20年了

从本质上来说,孙杨生活从20年前起就定了型。

时间是跟水一起流走的。

2017年4月,青岛全国游泳冠军赛。游泳馆里哗哗的水声就像下雨。热身时泳池里人多的像在下饺子,一个泳道里又能游出三个道次。一池子青春的肉体熟练地排着队,挤,但又几乎互不打扰。孙全洪能一眼找到儿子孙杨,然后目光就再也没离开过。

“从7岁开始练,到明年就20年了。”他说,“不容易。”

孙杨家的时钟,20年来,几乎都是按照他的训练比赛作息走的。小时候一放学,母亲杨明在学校门口接到孙杨,塞过牛奶点心,吃了便送去训练。练完回家是7点45分,孙全洪已经把饭菜摆到桌子上。书包一放,便是吃饭。吃完饭,做作业。做完作业,睡觉。日复一日。

从本质上来说,孙杨生活从那时起就定了型。里约奥运会前,他曾想过,完成巴西之旅,就退役,“我觉得太辛苦了,特别是脚骨折的那段时间。就想过一下正常人的生活。因为这么多年,游泳生涯十几二十多年,马上就第二十一年了,完全没有过自己的生活,也没有一个正常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概念,天天就是睡觉,吃饭,学习,训练,三四点一线的这么一种生活。那么每天这样日复一日,我觉得太煎熬了。”

孙杨的家里有好多小汽车,好多游戏机。这些陪伴他成长的玩具,其奖励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因为他玩耍的时间太少。母亲杨明觉得他游戏打得并不好,孙杨却总说,妈妈,我比赛好了你就给我买一个游戏机。

孙杨对新鲜的玩具都感兴趣,但因为缺少把玩的时间,这些玩具反倒成了他孤独的证据。他曾在奥运期间,在自己房间里,玩无人机。他说,在澳洲训练的地方,方圆十分钟可达的每个角落,他都去过了,并无太大乐趣,“我宁愿在房间里休息,做些我喜欢的事情。”

跟孙杨比起来,杨明可能是一个更加坚韧而持之以恒的人。为了给儿子身体打好基础,杨明的每日煲汤从未间断过,即便在孙全洪遭遇车祸需要照料,自己工作也要兼顾的情况下,杨明都没有耽误对儿子的照顾和督促。

在大赛期间,孙杨报项多、赛程紧,杨明会把后勤事务料理得细致入微。在孙杨结束一项比赛回屋休息之前,她会把浴缸刷好,水放好。孙杨睡下,她要把用过的泳衣全部洗过、晾干。比赛、训练、备用的泳裤、泳镜、泳帽各个分包装好;浴巾至少要带两块;保暖的羽绒服羽绒裤不能少;耳机要带五六个,以便孙杨根据心情选择……

2016年年初,在澳洲备战里约奥运的孙杨意外脚部骨折,医生诊断甚至认为他会错过第三次奥运会。孙杨带着护具下水训练,总算在奥运会前恢复了状态。在里约驻地,房子的地板贴着塑料膜。杨明害怕孙杨被翘起的塑料膜绊倒,用刀子一点一点把隐患掐掉。

孙杨第一项400自痛失金牌后,杨明夜里胆结石疼痛,送去医院挂了止痛针。睡醒了就忙往回赶,“马上要比赛了。”第二天孙杨200自预赛和复赛后,到了下半夜,腹痛复发,杨明只得又跑去医院。孙杨比赛结束后,杨明的腹痛再也没有发作过。

孙杨知道自己是依赖家里的孩子,他曾经说过,我们家庭就像一个团队。做节目说起妈妈的辛苦,他就哭起来。

【泳者】孙杨:将来我游不动了 大家不要怪我

孙杨与妈妈

杨明觉得自己的在场,除了是儿子的后勤保障,也是一种陪伴和激励。训练上强度,感觉孙杨快顶不住了,她就在岸上疾步快走,儿子在池子里游多少,她就走多少。

孙杨有时候会说,老妈,要是你不在的话,我明天可能就不来训练了。

但有时候,他也会说,老妈,你到底想叫我游到什么时候哩?

杨明回答:东京奥运会啊。

今年年初在澳洲训练刚过一个星期,杨明收到孙杨发来的一条很长的微信。看到一半,消息被撤回了。那条消息说,有时候很想放弃,但不想要父母伤心,所以会做些训练以外的事情,试着调整自己……

讲述到这条微信的时候,杨明哽咽了。

“其实我有时候也蛮狠心的。他经常开玩笑说,‘你又不是我亲妈。’”

冠军赛期间,杨明仍是每日催着孙杨的生活流程,训练、比赛、按摩、睡觉是这个争分夺秒的流程中最优先保证的环节。某天比赛完回到酒店,杨明又催着孙杨去泡澡放松,孙杨有点幽怨地说:“不能先跟你们聊聊天吗?”

“我自己也不是机器,回来我也想坐下来喘口气。”孙杨说,“其实我觉得她不是很理解……”

“我经常这样讲,人,得到,也会失去。”杨明说。

一天不练,手就抓空了

孙杨已经习惯于把水“抓”在手里。即便在休息,外出回来,无论多晚,他都会下水泡一泡。

“漫长的时间啊”。

2017年7月,布达佩斯。训练完等车的无聊间隙,孙杨的中方教练郑坤良叹了句。

1981年出生的郑坤良,如今几乎不再游泳,甚至训练完就想赶紧离开泳池,业余时间也不想再一个人待在水里游了,不如几个人一起踢足球。

“游泳是比较笨的项目,撞了墙才能回头,不撞南墙不死心。还比较枯燥,就是一个人在这一条泳道里来回转。”郑坤良说。做运动员时他主攻200和400自由泳,也游过1500,跟孙杨的运动经历有共通之处。他2014年开始协助张亚东教练带孙杨,今年开始独立与澳大利亚人丹尼斯配合执教。

中国男子游泳曾经的领军人物吴鹏还记得,早年与孙杨一同训练时,后者时常表现出超越身边运动员的主动性。

“自己要求特别高。比赛是训练的一面镜子。”吴鹏说。他这次作为央视的解说嘉宾来到布达佩斯。已经退役4年的他体重涨了三四十斤。尽管如此,他在世锦赛媒体接力赛上还是赢了同样身份转换的老对手,日本的松田丈志。

孙杨的这种自我要求一直保持至今。布达佩斯世锦赛前的训练,有一次教练要求游两组,每组20个50米。孙杨游的成绩基本达到要求,但每个50米比理想状态差了0.5秒。他要求再来一组。这一组实现了速度优化。

“就是他自己想要。他是一个成熟的运动员,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郑坤良说。

体操运动员要每天上器械以保持触感,游泳运动员要每天下水以维持水感。

“你每天游每天游,在划水的时候,你是可以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抓得住这个水的。但是你只要一天不游,你就会觉得有点儿空。”吴鹏这样描述“水感”。

郑坤良做了个类比:就像你开车时把手掌伸向窗外,感知风的力量,并拢手指,你会感到风抓得住,张开手掌,风从指缝钻过,便是抓空了。

孙杨已经习惯于把水“抓”在手里。即便是在平时休息,外出回来,无论多晚,只要有条件,他都会下水泡一泡。

“习惯”对于时间来说,是顺从,也是对抗。孙杨对于运动后康复的程序也是经年累月,一丝不苟。赛后游热身池放松,冰敷,释放乳酸,然后便是按摩治疗。

巴震在2007年认识孙杨之后,逐渐成为他的专属队医。孙杨说过,自己获得的荣誉,也有巴哥一半的功劳。

巴震总结孙杨的身体,因为很注意对急性运动损伤的处理,所以容易短时间恢复,长期下来,伤病不易累积,尽可能在日复一日的治疗中将损伤降到最低。总体说来,孙杨的伤病表现不明显,随着年龄增长,肌肉力量增加,也对易损部位产生保护。游泳运动员最易受伤的肩部,由于孙杨肩袖力量较大,也形成了较好的保护。

只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做治疗的时间越来越长。世锦赛期间,紧凑的赛程加上每天几乎3个小时的康复治疗,成了孙杨最大的敌人。丹尼斯抱怨说,孙杨没有一天在下半夜1点半以前上床睡觉,800米预赛结束后三小时他就回到比赛池为200米决赛热身,没时间休息,比赛训练计划也没法排布。

师兄吴鹏26岁退役,跟现在的孙杨差不多大。教练郑坤良退役时更小,只有24,“那时候在浙江队也算大了,跟我同一批的队员已经当教练当了四年了。”

如今在孙杨身边游的,都是95后、00后的小队员,常被教练员训作“看看孙杨的训练态度,再想想自己”。

“男生们会一直长,也会一直变。孙杨的身体已经起变化了,他不停地成长,肌肉愈丰,这些都不适合长距离游泳了,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哈克特身上。”丹尼斯说,“格兰特·哈克特一直在游1500米,但他是2001年打破世界纪录的。他再也没能回到那时候,虽然那之后的7年他也一直在比赛。”

长距离之王哈克特是丹尼斯最心爱的学生,也因为这个执教背景,中国的长距离游泳名将张琳在有机会外训时选择了丹尼斯,孙杨紧随其后。

丹尼斯快70岁了,桃李满天下。他终生忙碌,没有选择婚姻生活,也没有生养后代,带着对待亲人的感情教导学生。他今年5月起开始不再全职执教,很有可能与孙杨合作到东京奥运会周期。我们约在这届世锦赛场馆旁的质证中心聊天——除了场馆附近他好像没有其他感兴趣的地方。聊天中他不停跑出去看电视直播比赛,中国队的男女运动员他都熟悉。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美国队与中国队拼杀激烈,最后一棒选手相继跳入水中时,电视机前的丹尼斯按动了手上的秒表——那只表好像长在他的手里一样自然。

“(身体变化)是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很常见的事情。这就是现实。”丹尼斯说。

尽管中文水平还局限在“蹬边”“出发”“二百米”这样的水平上,但他已经注意到孙杨在本次比赛中几次说到,肌肉酸痛,累得快要无以为继。丹尼斯知道,以今年以来孙杨的身体情况,尚不足以支撑其进行高质量高强度的针对1500夺冠的训练。如果训练量没有安排恰当,不够循序渐进,身体不能承受的话,伤病或沮丧会蚕食运动寿命。

孙杨也分明感受到了自己身体的变化,“年纪大了”这种话常挂在嘴边。他多次表示,今年以来的训练非常苦,练得濒临崩溃。世锦赛前在香港时,有一次游到中途,想直接起水走人,最后本着“要尊重教练,要沟通,静下心来”,把后面的训练完成了。即便是这样的运动量,在丹尼斯看来,都还是在“确保安全的限度内进行的”,“如果现在这样他觉得太辛苦了,想要放弃,而这个训练量本就是不够拿(1500)冠军的,如果训练更加辛苦了,他干脆就放弃了。”

丹尼斯不希望张琳的经历重演。

“所有人都希望他(张琳)不要停下来不要停下来。他们做了什么?他的肩膀坏了,他们还不让他停下来。他又得出发。肩膀治好了,那么,继续练。他被毁了。”丹尼斯说,“他原本可以再游更长的时间。他当时800米的成绩,在全世界,10到15年内,是没人能够触及的成绩。所以要让游泳运动员保持持久的运动生命,必须要行合理之事,当一个人年纪增长了,就不能跟以前做的一样。”

他们突然意识到,自己错失了青春

无论是菲尔普斯还是哈克特,当他们21岁的时,才意识到自己已错失青春。

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身体,内心的蜕变也在过程当中。孙杨周围的人都说,这两年他变得“更成熟”了,他更加体恤周边的人,希望把方方面面都照顾好。

在混合区采访时,记者举着录音笔,时间一长,胳膊发酸往下掉。刚游完800米,因为成绩不理想而抽泣不止的孙杨,边哭边往前挪,就着记者抬不动的胳膊。

这种感受跟2012年伦敦奥运会后的疾风骤雨完全不同。

【泳者】孙杨:将来我游不动了 大家不要怪我

2012年的孙杨还是一个青涩男孩

伦敦奥运会是孙杨运动生涯最闪光的时刻,400、1500夺冠,并打破1500米世界纪录,这是中国男子游泳首获奥运金牌。那年他21岁。之后发生的一系列风波:无证驾驶、药品误服、师徒反目……每一个都足够登上报纸头条。对前两个问题,孙杨当做人生的教训,付出了代价。当央视的主持人张斌在镜头前打趣他说,驾照呢?孙杨会带着改正的羞涩,说,天天带在身上呢。

“我觉得还是因为之前的训练太单一,太枯燥,一旦遇到了一些外在的(诱惑),是会迷茫。可以说那个时候已经站在游泳生涯的最高点了,那一刹那是会没有目标的,这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重新找准一个方向。”吴鹏说。

短暂的迷失后,内心依然明了自己追求的孙杨重新以拼命三郎的面貌出现在泳池中。

唯有跟师父朱志根的分手,至今难说心结已解。出发前往布达佩斯前,我们询问过朱指导,他说,“孙杨不是我的队员,我不评价他。”

7月20日中国驻匈牙利大使前往运动员教练员驻地酒店慰问,合影时,老朱一个劲儿地说,“孙杨没下来。孙杨还没下来呢。”在一旁听见这话的记者百感交集。

“公平地来说,(所谓‘反目’)双方都有责任。主要还是出现在沟通上,对于朱指导来说,沟通就是他的一个弱项,不擅于跟队员进行沟通,不仅是跟孙杨,跟我也是。而且朱指导在管理上确实是比较严格。(队员)十几岁的时候什么都ok。但是孙杨那个时候已经二十多岁了,对于孙杨来说也是过于严苛了一些,这个可能是一个诱因吧。从孙杨的角度来说,肯定也有一些问题。”吴鹏说,“在我看来孙杨和朱指导不是不能分开,但是以当时的那种方式分开……这也许是个必然的结果,(但)如果当时处理上面用更好的方式方法,也许……”

吴鹏看到,孙杨在教练不确定时期,会拿出朱导以前的训练计划,“我觉得从内心来讲,孙杨还是感激朱指导的,因为确实伦敦奥运会之前,包括从2002年进队到2012年这十年,我相信孙杨能够感受到朱指导在他身上投入的精力和心血。因为仅仅凭外教的点拨提升,一定不会有孙杨在伦敦的辉煌。”

直到今年,他都能听到朱导跟小队员们说,“你们的训练要好好向孙杨学习。”

“在我看来,老朱和孙杨的矛盾,就是一个旧时的绍兴师爷和新生代孩子的矛盾。绍兴师爷可是要打鲁迅手板儿的。”一位中国游泳队的跟队记者说。2015年黄山锦标赛期间,这位记者还看到,孙杨家里把慕名而来的学生家长介绍给朱指导。

双方既互相关心,又刻意保持距离。多年的师生关系在剧烈中切断,又在微妙中相联。

丹尼斯看待“叛逆期”的视角更加宏观一些。

“他(孙杨)出问题的时候我并不在场。但是你可以回顾一下每个人的历史,从迈克尔菲尔普斯到伊恩罗切特再到格兰特哈克特,你就会有发现。游泳运动员成熟得比较早,在15岁的时候表现得像25岁。他们必须把事情都做好,在他们还在上高中的时候就代表国家队出战,当他们21岁的时候,他们才意识到自己错失了青春。有的时候,在他们21或22岁时,突然好像做回到了十七八岁的表现,虽然出现的时间会很短暂。我能够理解,像迈克尔那样的人,会有那么一瞬间……他们想像普通人一样。他们会像普通人一样犯错误,做一些普通人会做的事情。”丹尼斯说,“这种事情我见过太多了。”

想过一下正常人的生活

“我希望在将来的某一天我真的游不动了,大家也不要怪我”

丹尼斯一直想跟孙杨进行一番深入的交流,关于训练、动力、压力,以及人生和未来。但巴别塔的矛盾始终困扰着他们。当然还有其他的。

“有9年了,他处在顶级运动员的行列。9年的时间他训练、比赛的都是最难的项目,我真的希望他的英语能更好或者我的普通话能更好,我真的真的很想跟他深入地交谈,因为我知道,继续进行下去,这是一个挑战。”丹尼斯说,“运动本身就已经很难了,辛辛苦苦地训练,成为冠军,然后,再次成为冠军,循环往复。”

虽然还没能够实现深入的交谈,但困扰孙杨的问题和老丹思考的问题,是一致的,只是解决方式不同。孙杨想过结束运动生涯,“(奥运前)我想看如果里约奥运会成功的话,我想要换一种生活模式。反正自己也成功(过)了。”老丹想在运动生涯里解决这个问题,“对所有的游泳运动员来说都一样,每个人都需要有喘息放松的机会,要有闲聊发呆的机会,要有不时外出散心的机会。”

老丹能看到孙杨面对的压力,“每一个人都盼望着他,公众、国家、家庭、赞助商……”而这在孙杨看来,却是他留下来练下去的理由,“回来以后觉得,从各方面,包括从领导,粉丝,都迫切希望我能游。后来自己考虑了一下,是不是再坚持一下?我觉得做好每一天,再坚持一下。”

【泳者】孙杨:将来我游不动了 大家不要怪我

孙杨在本届世锦赛斩获两金

世锦赛两面金牌,并创造了200米的个人最好成绩和400米的个人第三好成绩,眼前的目标只剩下破掉快速泳衣时代比德尔曼创下的世界纪录。即便如此巨大舞台上有如此卓越的表现,在800米决赛仅获第5的时候,孙杨还是痛哭不止,他想要冲,但没有冲出来,肌肉酸痛到达顶点,最后十米他是直臂游的。

“太多的人看着我,想让我拿到好成绩。”他一边抽泣一边说。

里约奥运会0.13秒之差丢掉400米金牌,主要原因是蹬边不够有力,脚部骨折的阴影一直在,他不敢发力。拿到银牌后的第二天,他给好多人发信息,说对不起,对不起现场来看比赛的亲戚朋友,也说对不起爸妈。那天早上杨明去他房间,他问,妈,爸爸怎么说?杨明说,爸爸说好的呀,这也是你近几年的最好成绩了,就是你有点紧张犹豫,有点遗憾。

我问丹尼斯,是否觉得孙杨承受的压力比一般的外国运动员大,他说,“可能吧。”丹尼斯看到的压力来源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社会逻辑,因为人口众多,竞争激烈,所以人们必须让自己特别有竞争力才能获得大学里的一个座位,或者公司里的一个职位,这样一来,人们对于成功便有着极大的欣赏,而体育又是一个充满荣誉和成就的领域,也是可量化的,人们可以很容易看出你是不是全世界最好的。

“正因为它(成功)如此地被欣赏,所以就会催生出很多利益,跟利益有关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所以粉丝、希望、期待等等(都压过来)。这事没有发生在我身上,所以我也没法感同身受,但他们说他(孙杨)在中国,想像平常人一样走在路上都不行,会被认出来,人们就会不停地拦住他。他会对这些人很友好,但真的是一种压力。这一点可以理解,因为总是事出有因。但太多了。你知道么?来这之后我做了很多工作希望能把他的负担卸下来,就是来到比赛场,按专业做事(不想其他的)。我们这一点做得很好。总算把担子卸下来。但是当你又赢了,压力就又回来了。”

4月在青岛,我问过孙杨,是否害怕辜负别人的期待。他的回答非常合情理,但也有些矛盾。

“我觉得也不叫完成别人的期待,因为我觉得我做这个事情不是为任何人做的。我希望的是不让家人失望,不让喜欢支持我的人失望,因为我觉得可能在我的生涯里面,(对于)他们付出,我最希望拿成绩来回报他们。而且我觉得说如果真正等我不游的那一天,我没法想象有多少人会失望,会难过,这个也是我一直不敢去想的问题。”

“每个人都关注在他的持续的胜利上。但如果他对于所做的事情不开心,或者他的生活不能维持一个正常的平衡,那(持续胜利这种事)就不会发生。人们会希望自己的生活有更丰富的内容,有些人能够掌控好,有些人掌控不好,但是要试过才知道。人们需要感觉自己有更多的选择,需要感觉到自己是自己,你能够为自己做决定,只有你自己能做主,自己决定要去成为冠军,你才能将自己发挥到最佳,必须得你自己做决定。”7月在布达佩斯,老丹说。

“你认为他想明白了吗?”

“我不认为问题是他是否想明白了。我觉得他是感觉到了这个问题的存在。”

赛前训练时,有一天,老丹在池边走,孙杨在水里游。老丹突然说,我希望孙杨为自己游,不是为国家,不是为家人,不是为身边的人。翻译问,要把这个话告诉他吗?老丹说,还是先不要了。

在跟孙杨的那次长谈中,他的这一句话最让我五味杂陈:“我希望在将来的某一天我真的游不动了,大家也不要怪我,我已经为游泳,为中国游泳队拼尽了全力。”

【泳者】孙杨:将来我游不动了 大家不要怪我

为中国游泳队加油

延伸阅读:

【泳者】英雄迟暮,朴泰桓败给了禁赛与年龄

【泳者】他曾羡慕孙杨人气高 世锦赛剃发明志

【泳者】大马华裔教练:若不胜中国 坚持有何意义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sarahxie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
热门视频
热门专题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