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秀—黄凯祥:我的命运我做主

[摘要]运气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成功是需要实力做奠基石的。回想从7岁开始接触羽毛球,黄凯祥感觉,11年来还算顺风顺水,但路是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命运还是要靠自己来把握。

黄凯祥,这是一个在羽毛球领域还很年轻而又陌生的名字。然而,就是这个初生的小牛犊,在刚刚结束的亚洲青年羽毛球锦标赛上,一人独揽3金,拿下团体、男双、混双3项桂冠。要知道,他才刚刚18岁,进入国家队也仅短短一年时间。即便是已经成名立腕的一些国家队大哥哥大姐姐,对于这样的成绩单,也会侧目相看,煞是羡慕。因此,有人说,黄凯祥是幸运的。但黄凯祥自己知道其中的艰辛:“就拿这次亚青赛来说,一人身兼3项,4天打了19场高强度的比赛,说不累是假的。但竞技体育就是这样,当机会来临时,你自己要紧紧地把握住!”

这话掷地有声。运气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成功是需要实力做奠基石的。回想从7岁开始接触羽毛球,黄凯祥感觉,11年来还算顺风顺水,但路是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命运还是要靠自己来把握。

联赛一战改变命运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对于从事竞技体育的人来说,这句话的内涵就是,年轻意味着优势,同样也意味着机会无限,但这需要自己来把握。

2012年,黄凯祥的机会来了。他至今记忆深刻,那是羽甲联赛的一场决赛,对手是他的偶像蔡赟(微博)搭档老将郭振东。“与偶像隔网相对,同场竞技,心情无比复杂,既激动,又紧张。”黄凯祥说。

进入省队已经7年了,但像这样高水平的全国比赛,黄凯祥还是第一次经历。对手实力强劲、经验丰富,胜负似乎没有悬念,“我的底线是别输得太难看就行。”当然,结果正如所有人预料,年轻的黄凯祥和搭档刘成(微博)输了,但过程的精彩却出乎所有人预料,也让黄凯祥这个名字留在了每个人的脑海中,包括当时坐在看台上的国家队总教练李永波(微博 博客)

“两局都是17比21,出乎我的意料。”黄凯祥说,“和偶像对阵,刚开始挺紧张的,随着比赛的进行,才逐渐放开了。”不仅如此,开局黄凯祥和刘成还一度领先对手两三分。第一局下来,黄凯祥自己充满了信心,“我们年轻,体力比他们好,第二局要调动对手,消耗他们体能,就会有赢球的机会。”可没想到第二局一开局,黄凯祥就扭到了脚,好在没有大碍,简单处理了一下,他继续回到赛场。经过这么一个“小劫难”,黄凯祥反而完全放开了,他告诉自己放下输赢,顺其自然去打吧。放下了欲望,黄凯祥有了种享受比赛的快感,“这局打得很尽兴,有几个网前假动作,骗过了老队员,我心里很开心。”黄凯祥有点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别看年龄小,比赛经验也不多,但黄凯祥的聪明、临场技战术变化的及时合理,已经打动了看台上的李永波。

赛后的颁奖礼上,当李永波为他颁发团体第二名的奖牌时,也一同向他伸出了国家队的橄榄枝。“当时李总问我脚有没有事,已经让我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了,紧接着他又说,你打得不错,马上国家队有个集训,你来吧。我当时激动得就像做梦一样。”

幸运就是这样,往往在你猝不及防的时候来敲门。联赛这一战,悄悄改变了黄凯祥的命运。

国际赛场初露锋芒

进入国家队是梦想的开始,进入国家队意味着责任、担当和激烈的竞争,这需要刻苦的训练和过硬的成绩。进入国家队并不意味着你随时能有出征国际赛事的机会,机会是靠在训练场上的点滴汗水换来的。黄凯祥明白,一切还需要自己去努力。

2013年4月2日,是黄凯祥又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他第一次穿上印有五星红旗的队服,代表国家队站在了国际赛场上。尽管只是澳大利亚羽毛球黄金赛,但第一次,黄凯祥激动、兴奋、紧张。因为第一次,他也没有太大压力,他说要给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因为第一次,国际比赛经验为空白,他身兼的男双、混双两项均无缘冠军。但黄凯祥反而看到了机会,因为和国外主要对手过招,比分胶着,场面难分上下。

经此一战,黄凯祥对自己更有信心了。之后便有了参加2013年世青赛的机会,黄凯祥不负众望,夺得混双冠军,为自己的2013年、也是国家队元年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时间来到了2014年2月20日,黄凯祥和国家青年队的队友们来到了中华台北,这一次是亚洲青年锦标赛,正式的洲际大赛。这一次,他的任务更重,除了男双、混双两个单项外,还肩负着为中国队夺取混合团体冠军的重任。而此前3年,国青队在国际赛场屡屡铩羽,成绩平平,全队上下顶着压力,要用实力和成绩来捍卫中国羽毛球的世界霸主地位。黄凯祥无疑是重中之重。

“因为兼项,又是打团体赛,所以整个亚青赛我一共打了19场比赛,几乎每场都要上。”黄凯祥累并坚持着,累并拼搏着,最终在他参加的3项比赛中,一举为国家青年队拿下3个冠军。让黄凯祥难以忘怀的却是金牌背后的艰辛。他说,没想到混双第一轮就遇到了严峻挑战,对手是日本的一对初出茅庐的新秀,第一局我们就输了,而决胜局直到19平,才艰难拿下。“当时除了紧张,脑子一片空白,好在顶住了压力。现在不敢想象,假如第一轮就输了,最终会是什么结果。”黄凯祥似乎还心有余悸。

如今看着这3块金牌,初露锋芒的黄凯祥明白,任何人都不会随随便便成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亚洲青年冠军,到梦想中的世界冠军、奥运冠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路就在自己脚下。

儿时记忆点点滴滴

黄凯祥是一个重感情的小伙子。如今,每天出没在国家队训练场地上的他,心里总是挂念着省队——福建队,那是他的母队,是生他的地方,也是培养他的地方。那里有一个少年远离父母战胜孤独的记忆,也有省队大家庭般温暖的点点滴滴。

黄凯祥说,离开了才能感受那时的温暖和浓浓的乡情。因此,回忆起去年全运会那场男团决赛,他充满了对自己母队的自豪。对手是老冤家江苏队,黄凯祥既是参与者,也是加油者,大家在为一个共同的荣誉拼搏。那场比赛也许是他第一次有了要为母队争取最高荣誉的强烈冲动。毕竟,他童年和少年的大部分酸甜苦辣都留在了那里。

黄凯祥出生在福建省南平市。7岁那年,一位印尼华侨在当地开了个羽毛球兴趣班,他成了兴趣班中的一员。头一年他和其他七十多个孩子一样,每周不定期训练一会儿,第二年,就和其他6个孩子被教练选中,每天都要来练球。“那时候小,觉得就是玩,虽然累,但比起枯燥的学习,打球还是充满了乐趣。”黄凯祥说。每天下午放学后,爸爸都会骑单车载着黄凯祥去兴趣班训练,每天从下午5点半练到晚上7点半。有时候,黄凯祥累了,不想打了,爸爸就会陪着他一起打。也许真的是有天赋,两年之后,9岁的黄凯祥被教练选中参加全省的青少年赛,就这样被福建省羽毛球队的教练慧眼识中。“当时妈妈还不同意我去省队,她希望我好好读书考大学。”黄凯祥说,那时还小,对打球没有太强烈的愿望,而且想到要离开家,离开爸爸妈妈到福州,心里还有些不情愿。但想到读书的枯燥,他宁愿选择去省队打球。

刚进队时,黄凯祥是省队年龄最小的一个,放眼望去,别人大都是十一二岁的大孩子,只有他还是棵小豆芽菜,身体力量不如大孩子,打比赛总输,而且省队的训练比兴趣班可严苛得多,刚进队时,黄凯祥还有些后悔。“想家,每天都在宿舍楼下的电话亭排队打电话,还会哭,也不管别人笑话了。”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爸爸虽然很少凶狠地批评他,但是要求一向很严格,总是告诉他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加上黄凯祥看到队里其他小队员每天也和自己一样训练、一样想家,心情也就逐渐平复了。“我奶奶在福州,那时候为了照顾我,她还在省队旁边租了两个月的房子,我每天训练完就去找她。”黄凯祥说。“不过好在我是男孩子,适应能力比较强。后来大家熟了,一起玩、一起训练、一起逃课,衣服也都是互相换着穿,想想也挺有意思的。”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在省队的生活,黄凯祥脸上充满了幸福和珍惜。尤其,经过全运会的团结奋战,曾经那些无足轻重的小顽皮、小过往瞬间像是一颗颗反射着耀眼光芒的碎片,照亮着心底的感动。

2014年,黄凯祥步入了自己生命的第十八个年头,这是花一样的年纪,也是对未来有着美好憧憬的年纪。年轻的他已经有了如此骄人的战绩,年轻的他对未来也有着清晰的目标与信念。这个别人眼中的幸运儿并不相信运气,他说未来要做一个可以主宰自己命运的强者。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xiaobai]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