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乔波呼吁建国家速滑队 实力+机遇=张虹成功

[摘要]叶乔波说:“参赛过程中最大的感受是孤军奋战,直到1994年依然单枪匹马。这一届索契冬奥会我们的速滑终于形成团队阵容,该是实现金牌突破的时候了。”

特派记者 白志标

本报索契2月21日电

在索契冬奥会的媒体工作间里,每次看到叶乔波,她要么是在信息系统前查询,要么就是伏在桌上认真记录。叶乔波依然保持运动员的执着与认真:“想让自己的评论更专业,让人们更好地了解速滑,自己是本着一种对观众、对速滑评论负责的态度。”正是因为这种负责的心态,她在赞扬速滑名将张虹不负重望夺取奥运金牌,实现了几代速滑人的梦想的同时,也十分担忧速滑项目在中国的未来,“为何其他冰雪项目基本都有国家队,速滑却没有成立呢?为何我们也请过许多外教,包括来自荷兰、韩国、加拿大等地的外教,却没能把人家训练体系的精髓部分学到手?为何赛程距离越滑越短,在长距离项目中甚至已经见不到中国选手的影子?”

实力+机遇造就张虹成功

在想象中,作为专业人士的叶乔波解说起来应该是得心应手,但叶乔波的回答却出人意料:“每天都有100多页资料要翻阅,毕竟我离开这个行当已经20年了,现在不但新增了项目,比赛规则、冰刀器材、比赛服装等都发生了变化。”

在本届冬奥会上,中国速滑终于捅破了夺金“那层窗户纸”。1992年叶乔波在冬奥会上为中国实现了奖牌“零的突破”,夺取两枚银牌,在比赛过程中她与对手发生了两次碰撞,这就相当于在田径的100米比赛中被拉了两下,结果只能两次与金牌擦肩而过。叶乔波说:“参赛过程中最大的感受是孤军奋战,直到1994年依然单枪匹马。这一届索契冬奥会我们的速滑终于形成团队阵容,该是实现金牌突破的时候了。”

借“跟我学”与荷兰速滑结缘

除了中国速滑终于实现了金牌的突破,荷兰速滑的辉煌也让叶乔波感同身受。鲜为人知的是,在中国的速滑选手中,叶乔波是最早从荷兰速滑中受益的。“(上世纪)80年代初,国内电视上热播学英语节目‘跟我学’,我们全队就一台电视机,由于播放时间与吃饭时间冲突,我每次都是迅速打了饭回去跟着学。”正是这样学到的一些英语让叶乔波有机会接触到荷兰速滑,“我有机会跟荷兰一家大众速滑俱乐部的教练有了联系。我跟她说我的耐力不好,而荷兰、德国的选手后程耐力都非常好。她就以书信形式给我发了一个详细的训练计划,果真效果明显。荷兰在中长距离项目上确实有完整一套的训练体系。”

“当年既是我的朋友,又是我的对手的王秀丽,现出任加拿大国家速滑队总教练,己带出了两届冬奥会冠军。她们的成功范例完全可以为我所用,取长补短,提高我们中长距离项目的整体实力。”叶乔波表示,很希望通过张虹实现历史突破的契机,力争使中国的速滑项目得到更大发展,期待能成立国家速滑队,同时更重视培养青少年梯队力量。

>>>点击进入2014索契冬奥会专题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lonyan]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