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夺冠引热议 中国体育发展模式或面临变革

中新网北京1月27日电(王牧青) 李娜问鼎澳网(微博),让中国体育着实提前过了一个红红火火的“大年”。一夜间,李娜捧杯的照片几乎登上了所有报纸的焦点位置,甚至在《人民日报》的头版也占据一席之地。而李娜的成就,也引发了各界对中国体育发展模式的热议。

“李娜们”单飞受益匪浅 压力增大带来更多收入

毫无疑问,李娜近年来的成绩,得益于“单飞”政策赋予的优势。几年来,除了少数几个在国内进行的WTA赛事,李娜的参赛重心一直放在国外举行的高级别巡回赛上,甚至大部分的训练和理疗都安排在德国的“大本营”。自从几年前“单飞”以来,李娜拥有了自己的教练,包括体能教练,他们的出现,帮助李娜快速优化和完善了自身的技术细节。从托马斯到姜山,再到卡洛斯,李娜进步的轨迹分别刻着三位教头潜移默化的影响。

“单飞”的影响不只如此,无论是理疗还是训练,李娜能够享受到的待遇,相比“单飞”前早已天翻地覆,打入世界前十后,30岁的李娜仍未停止进步的步伐。成绩的突破打开了李娜的“钱路”。2013年,娜姐全年吸金超过1.1亿人民币。今年捧起澳网奖杯后,李娜背后的赞助商数量已经超过10家。有媒体预测称,她今年收入再次超亿元并不困难,甚至有可能再次刷新纪录。

李娜并不是唯一受益的“单飞运动员”,5年间,郑洁(微博)等一批一流运动员选择“单飞”,她们的“钱景”与成绩息息相关。3年前,重庆时报曾经报道,“单飞”后的郑洁需要承担自己训练比赛的各类花销,尽管压力更大,但是动力也足。上赛季,彭帅/谢淑薇的女双组合大放异彩,同样是“单飞”成功的案例。

李娜受益于两种不同模式 她的成功离不开体制

“她们的成功是体制的成功,为未来的职业体育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今年澳网,包括青少年我们派出了20多人,相信未来十年网球改革的力度会越来越大,我相信会出现更多的李娜。”这是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孙晋芳几周前在“2013体坛风云人物”颁奖典礼时说的话。

人们庆贺着“娜姐”新的 高峰,有人认为是“职业化”打破了原先培养体系的“限制”。孙晋芳的话也透露了一个信息:中国网球走向职业,也是网球管理者既定的目标。

“如果我没有待在国家队,我可能连训练的机会都没有。”李娜在澳网半决赛后的表态很“公道”,“我真的很喜欢自己的成长方式,因为那时候积累的经验成就了今天的我。即便曾经遇过很多问题,我都能够直面挑战。这样的心态对我的网球人生起到很大的帮助。”

国乒主帅刘国梁(微博 博客)曾暗示,李娜在场上享受比赛的能力,是传统运动员并不具备的。客观地说,从前的体系培养了李娜坚实的技术,“职业化”赋予她智慧和从容的内心,这两者的结合,才使这位“中国一姐”能够在32岁再创高峰。换言之,李娜正是两种模式成功结合的受益者。

有网友在微博评论道,李娜带给中国体育的启示,并不是所谓“举国体制”与“职业化”的优劣之分,而是摸索出一条适合于中国某些体育项目的特别发展道路。

网球改革进入深水区 中国体育发展模式或面临变革

作为网球管理者的孙晋芳,并不排斥职业化,这也为网球的未来创造了更多希望:“中国网球经历是长达十年的改革。这十年,我们认识到什么叫职业网球。过去我们关着门去玩,而网球应该是国际化、职业化的项目,一定要融入国际视野才能了解。”孙晋芳曾经这样回忆道,“我们从不适应到适应,从不了解到了解,碰到了困难和瓶颈,现在这条路走通了,我们融入职业圈。以后,任何项目要走到这一步都要有这个经历。”

刚刚结束的足协大会上,教育部高层被选为足协副主席,体育与教育的联系进入了实质阶段。无论是足球,还是网球,都需要培养年轻的参与者。对于他们来说,李娜们的经验值得借鉴。

孙晋芳曾提出,走向职业化,是中国体育必将迈进的方向:“中国网球现在进入了深水区,改革的力度需要比原来更大,体育界要有紧迫感,不改就会退步,改革才有前行。”而随着最近足球项目“管办分离”渐渐落实,CBA的改革进一步深入,中国体育的发展模式,或许将面临结构性的调整。(完)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luningwang]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