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闹剧多被建议取消 运动员:没全运怎么活

尘埃落定,抚颌沉思。全运会究竟是谁的全运会?它原本是属于大家的,因为诞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人民体质。但它又似乎只属于运动员和教练,夺金意味着票子、房子,甚至后半生的保障。

可处于配角的观众,已经不再关心全运会上的比赛,而是更多地关注场外的花边新闻、闹剧。究竟是我们不明白,还是这世界变化太快?

闹剧怎么如此之多?

全运会刚开始,水面就起波澜。公开水域赛场说不清道不明的扭打,拉开了“连续剧”的序幕。随后,北京女子橄榄球队消极比赛、蒋文文/蒋婷婷姐妹哭诉裁判的不公、男足多场疑似默契球……“黑幕”就像牛皮癣一样让人难以忍受。

中国足坛反腐打黑后,黑哨们被送上了法庭。他们这么做是因为利益,可全运会赛场的判罚黑幕又是为了什么?尽管官方几乎众口一词地解释“裁判是公正的”,但这并不能遮住悠悠之口。

其实赛场上也有正能量在传递,马娇为了救人而放弃争夺奖牌的一幕令人感动,但这样的正面案例太少,难以抗衡层出不穷的闹剧。

心理怎么如此脆弱?

对于媒体的诟病,裁判其实也有话说。“奥运会都存在争议,全运会存在争议太正常了!中国不是各个项目的裁判水平都是世界顶级的,你要求那么高,不现实。”一位跳水项目裁判表示。但现实问题是,许多代表队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只要裁判有不利于自己的判罚,轻则抗议,重则罢赛。

一位辽宁记者感慨:“现在只要有东道主的比赛,对手就盯着辽宁是不是有主场优势,弄得辽宁队心理负担很重。”在女子重剑的比赛中,拥有两名奥运冠军的辽宁队就丢了金牌。当时对方教练场下一个劲地喊:“盯着他们东道主!”

眼光怎么如此挑剔?

2008年以前,当中国选手奥运夺金时,不仅家人和教练,就连普通老百姓都会激动得热泪盈眶。可是2012年奥运会上,你还能找到这种感觉吗?相信很难,因为两届奥运冠军就超过80个,出现审美疲劳,是很正常的。

那么审美疲劳期还会看什么呢?据门户网站统计,这些年网络体育新闻,猎奇类的点击率一直居高不下。当××是冠军已经不是新闻,××如何刻苦训练是冠军也不再是新闻,大家关心的就只剩下××是不是靠着谁的帮助拿冠军,他和谁有矛盾。 据《新文化报》

他们眼中的全运会

体育局官员:外界对我们并不理解

就像分数是考核学生的唯一指标,全运会的成绩好坏也是考核各地体育局的重要指标。一位地方体育局官员说:“我们全民健身搞得全国第一,但全运会或奥运会拿不到一枚金牌,就是失职,就得下课。在我们体育人的眼里,金牌是要大于健身的,这是我们考核系统决定的,外界不会理解,你们(记者)应该懂的。”

运动员:几年的努力就等全运会呢

有网友建议全运会不如不搞,对此运动员们很反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我省队员表示:“那么多人从小开始练体育,大多数根本就上不了奥运赛场,他们最大的目标就是能够参加全运会,如果奥运去不了,全运还取消,我们怎么办?”

■微博侃全运

@名将风云闪电鸟:如果不是全运会,怎会看到最美运动员马娇救对手,怎么能看到孙杨5金风采?不能因为有负面新闻就因噎废食,放弃举办全运。

@活跃的大可:运动员老的老,小的小,地方官员靠全运会捞资本、做政绩工程,这样的全运会要它何用?不如把精力放在职业联赛和青少年体育上面。

@topkings:我承认,一场比赛也没看,辜负了组织的安排。以后也不会看!

@关注穷人的未来:传说中高收视率的全运会终于结束了,放鞭炮以示庆祝!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责任编辑:luningwang]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