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银3铜还是那些老面孔 两难题阻中国田径发展

[导读]还是那几个项目,还是那几张脸,中国田径在本届莫斯科世锦赛上的成绩单似曾相识。陈定、刘虹、巩立姣和张文秀,1银3铜虽说成绩优良,但严重的项目局限性和人才缺乏不得不发人忧思。

还是那几个项目,还是那几张脸,中国田径在本届莫斯科世锦赛上的成绩单似曾相识。陈定(微博) 、刘虹(微博)、巩立姣(微博)和张文秀(微博),1银3铜虽说成绩优良,但严重的项目局限性和人才缺乏不得不发人忧思。

社会诱惑致人才短缺

潮湿的跑道,铁锈斑斑的杠铃片,清华跳高选手王宇每天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训练的,王嘉陵教练说,海淀体校这种训练条件还算好的。但即便是如此,还是留不住人。

“跳高男运动员还算好,女运动员根本出不了人。”为什么?王老教练指着墙上的一张跳高组旧照说,“这个是张梓琳,人家现在做了世界小姐,不会再想回来跳高了。练我们这个项目的女孩儿都是些身材高挑、匀称的苗子,现在社会诱惑这么大,她们干什么不好,要干这么苦的一行?”事实上,田径的许多项目在中国都有类似遭遇。

“治本之道就是解决选材难题。”看着不远处,俄罗斯女子跳高选手夺得一金一铜,冯树勇(微博 博客)说不出的羡慕。“但问题是现在物质水平高,独生子女多,外界吸引力大,练体育的人越来越少,城市里的运动队中,多的是外省市相对困难地区引进的选手。”本届世锦赛中国队名单中,来自北上广的选手不过四人,而像 张培萌、王宇和谢文骏(微博)也属于体育世家,并非普通家庭的选材。

“即便小时候父母让孩子练体育,但长到十六七岁,面临高考还是进专业队时,大多数还是选择前者。但,有能力发展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少之又少。”冯树勇说,事实上,在高校中诱惑同样巨大。当年的 胡凯,夺得大运会百米冠军后,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以及行政、教育系统给予的奖励也是他离开赛场的诱因之一。

全运思维阻人才流动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目前中国男子110米栏最大的问题,孙海平(微博)教练手里除了谢文骏一名90后弟子之外,几乎难觅优秀人才。照理说,男子高栏应该在五到十年里迎来一个大发展,而事实是,“现在人才太稀缺,好苗子太少!”现在可能是孙海平30多年教练生涯中最尴尬的时候。

在孙海平看来,优秀苗子的无法流动是110米栏后继乏人的一大原因。因为全运战略,各地方壁垒森严,限制本地优秀人才外流,这是国内体育圈的普遍现象。“浙江有个小姑娘颇具天赋,我去试着要过,但失败了。”从项目的整体发展而言,有些地方有人才没教练,有些地方正相反,教学失衡的后果就是好苗子与好教练擦肩而过,这不仅仅是教练和运动员的双输,对于地方田径和中国田径的发展也是极大的限制。

事实上,这绝不是110米栏独有的烦恼,放眼中国田径乃至其他更多项目,因全运思维而生的困惑比比皆是。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vikkydu]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