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腾讯首页 > 体育频道 > 赛区新闻 > 正文

深圳足球青训任重道远 打通升学路或更好普及
http://sports.QQ.com  2013年07月08日13:56   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徐松  我要评论(0)

足球人才的培养就是一座金字塔,青少年的普及是基座,职业足球是塔尖。通过校园足球4年的努力,深圳在青少年的普及和提高上,得到了一份拿得出手的成绩单,但这并不代表低谷中的深圳足球的未来将会一片光明。

4年的努力,仅仅是个开始。如何继续扩大校园足球的普及度?如何为孩子们建好从校园足球到职业赛场的通道?甚至是如何将能走向职业的孩子留在深圳?还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要圆孩子的足球梦,要圆中国的足球梦,行动不能仅仅停留在校园。

打通升学通道才能更好普及

梅园小学的足球场上,校队的孩子正在北侧热身,教练张治却站在南侧的半场边,看着一群穿着校服的孩子踢球。里面好几个孩子一招一式踢得像模像样,张治不时指导几句。“其实这帮孩子里,好几个天赋不错,孩子也喜欢,但做了很多工作,家长就是不愿意送校队。他们认为踢球看不到前途,也怕影响孩子学习,孩子只能在放学后玩半个小时就回家。”

尽管校园足球开展已经4年,但难招到好苗子的情况在深圳校园里依然普遍。“身体素质越好、头脑越灵活的孩子,越难招进校队,主动送来的反而不少是体质不太好,经常生病的孩子,家长让他们来锻炼身体。”张治表示,尽管深圳的不少重点中学,每年都会有足球特长生的录取名额,“但主要集中在小升初,初中和高中的断层已经非常严重。在高考的门槛前,足球特长生更没有任何优势。踢球的孩子学习时间肯定少过普通孩子,这本来就是不公平的竞争。”张治表示,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大多数人的思维还是跟着高考指挥棒在转。

因此衍生出的另一个问题是,越好的学校,越难招到好苗子。俗话说人往高处走,通常意义上重点学校应该比普通学校更容易得到好生源,但放到校园足球的前提下却并非如此。“虽然我们依然是全市冠军,但优势已经不再明显,因为好的特长生严重分流了。”深圳中学的黄赫老师表示,造成这一情况的根源是,中考对于特长生的分数线突然提高,更重要的是特长生考试只能报一个志愿,“这就造成了大多数对成绩不是特别自信的孩子,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选择保底的志愿,好学校反而招不到好苗子。”

赵本山曾说:“中国足球要想搞上去 高考加一门足球就行了。”高考当然不会加足球科,但校园足球如果无法解决踢球孩子的后顾之忧,的确很难说服学生和家长选择足球,最终校园足球也只能流于形式。

能力越强 离深圳越远

有了高层建筑才会深挖地基

深圳的校园足球如火如荼,但也有一个残酷的事实摆在面前:能力越强的孩子,越走离深圳越远。跟随“500.com希望之星队”远在葡萄牙留学的黄嘉俊,已经将户口迁到了北京;跟随“万达希望之星队”前往西班牙的叶志威、容琳朝和刘凯杰,留学归来后将成为万达的战将;入选国少的8名“深二代”,早就进入了恒大鲁能球探长期跟踪的名单;徐根宝的上海东亚俱乐部,开出让学生和家长都难以拒绝的条件,并解决大学入学问题,准备把深圳U15少年队移师上海。

翠园中学体育老师文武对深圳足球苗子的外流感到心痛,“我们的孩子最多能坚持到一届省运会或城运会结束,由于本地青少年与职业俱乐部未能有效衔接,人才的外流不可避免,为了孩子的前途,大多都只能半卖半送,孩子过早离开家乡,培训方也无法收回成本,造成双输的局面。”

宝安区体校的许蕾教练,也为手下的这帮女足小姑娘的前途担心:“2015年省运会后,她们能去哪里踢球?”许蕾坦言,即使是宝安区体校与新安中学合办足球队的这种模式,也只能是以应付比赛为目标的,虽然有不少队员有过国字号经历,但完成比赛任务后,即使体校与学校继续投入让她们训练,孩子也会失去继续踢下去的动力。

还在读初中甚至小学的孩子肯定不希望离开家园,但为了踢球却不得已而为之,叶志威爸爸一语中的:“深圳足球总是不汤不水,万达能把孩子送去西班牙,当然选择出去。”

深圳并非没有职业俱乐部,但由于投入的限制,校园足球与俱乐部青训的接轨工作并不理想。校园足球活动刚展开的3年多前,深圳红钻董事长万宏伟曾表示,“将展开一系列职业足球与校园足球的深度合作,并将重组两级梯队,培养职业俱乐部自身的造血功能。”但至今没有看到实际动作。深圳红钻副董事长王奇(微博)在前几日接受本地媒体采访时,透露红钻马上与里昂(官方微博 数据) 结成联盟,将深圳的苗子输送到法国培养,但知情人士透露,双方也仅进行了最初步的接触,离结成联盟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倒是深圳风鹏拥有较为完备的梯队,但中乙的平台对于真正好的足球苗子,显然还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

校园足球是地基,职业足球是上层建筑,只有建筑修得越高,地基才可能挖得越深。

足球越普及 教练越稀缺

没有专业园丁何谈繁花似锦

师资力量一直是深圳校园足球能够迅速铺开的优势之一,但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专业足球教练的匮乏依然凸显出来。黄赫老师在深圳中学初中部执教30年,好不容易等来了北体大的高材生陈凯,但黄赫即将面临退休,深中校队的未来又将是陈凯一肩挑。由于名额限制,无法引进助手,宝安区体校的许蕾15年来不得不单独带领一支梯队,“虽然请过几个以前的队员回来帮忙,但人家很快不干了,因为没有编制,能开出的工资还不够给小孩买奶粉。”

深圳校园足球的师资力量,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少数人在硬撑,其中的绝大多数,都面临普通体育课教学和校队训练两线作战,训练时间和质量大打折扣,更别提业务水平提高。

对此,市校足办竞赛部负责人叶智透露,正打算成立10-12人的校园足球精英团队,到各区指导各校老师,形成辐射效应。但对于拥有数千学生而且规模仍在迅速壮大的深圳校园足球来说,精英团队能辐射到的面依然很小。没有园丁的培育何谈繁花似锦,深圳校园足球需要更多的青训人才。

后 记

“从娃娃抓起”任重道远

“与全国大多数城市相比,我们的校园足球做得很好,但按照我们的目标和要求来说,依然有太多不足之处。”市足协主席、市校足办主任李少辉承认,校园足球在深圳开展4年来,大多数阻碍其蓬勃发展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对于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每一个推动校园足球的人都看得很清楚:与外地俱乐部良好的训练条件,以及解决学籍甚至解决留学问题的诱惑相比,深圳缺乏政策扶植、缺乏成熟的足球氛围,因此我们留不住人才;校园足球的体教结合,只适合发掘和培育15岁以下的苗子,成材最关键的15岁至20岁之间,深圳还缺乏出色的条件、手段以及竞赛体系,因此留住的人才难成球星……

但这些,并非是短时间内靠少部分人就能解决的问题。在足球发达国家,只讲投入无法衡量产出的青训都是政府行为,深圳的足球青训需要更多的政策倾斜;态势越来越好的校园足球仅仅是足球青训的一部分,还需要更科学更完善的制度和更多的从业者来推动;足球青训是一个系统工程,还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去支持。

4年的校园足球只是一个开端,深圳足球青训任重道远。

手机看体育】【体育订阅】【体育论坛  】【发表评论(0)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欢迎登录

申请加精
网友意见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