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女排家底全调查

[导读]郎平出山,众望所归。她能否拯救低谷中的中国女排?在距离下届奥运会还有不到三年半的时间,距离今年女排第一场比赛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郎家军将如何担负振兴排球的使命?

【深度】女排家底全调查

4月25日,对关注中国女排的很多人来说,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很多经历过以及曾在电视上看到过18年前郎平出山的人,都把她的这一次接手和当年相提并论。1995年,郎平接手了处于低谷的中国女排,在她的带领下,当年中国队在世界杯闯入前三,提前拿到了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入场券,并且在96年的奥运会上拿到银牌。

重装上阵的女排,想要重铸辉煌,先得扫视一番现状:这片沙砾一般的地基,能否承载那沉重的梦想?

腾讯体育做出大量调研,比较80年代女排五连冠辉煌时期、2004年雅典奥运会陈忠和(微博)时代以及现阶段低谷期的现状,请诸君看看,女排还有什么样的家底。

一线球员300人 人才不及80年代十分之一

【深度】女排家底全调查

媒体其实更应关注中国女排真实的生存境况,据我所知,目前国内正式注册的女排职业球员仅为两三百人。这么可怜的后备梯队,换谁来都会产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惑。”——宋世雄

在排管中心的训练部,腾讯记者查到了中国排球注册运动员人数——2600多人!这个数字包括了所有比较经常地从事排球训练和比赛的人员(男排和女排、少年青年成年),在这个数字中,有各省市的 十几支专业队伍,一线队球员不足300人。

显然,这个数字令人悲观。腾讯体育调查发现,这样的数字已经不能再低了:

1976年,全国女排联赛,参赛队伍37支。

1978年全国业余体校比赛女队27支,男队25支;同年的排球联赛不仅有甲级队伍30多支,还有乙级队12支,丙级队9支。

1987年全国少年比赛在丹东举行,10支球队,120人参加,大的年龄17岁,小的只有13岁;同年的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女排比赛成年组,A组15支,B组13支,参赛队伍共28支。

2005-06赛季女排联赛,分成4组,共16支队伍参加;2012-13赛季女排联赛,分2组,参赛队伍12支;

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女排比赛成年组,A组8支,B组7支,参赛队伍共15支队……

中国排球队伍数量以及排球人口逐渐萎缩已是不争的现实,短短二十几年,中国排球人才已不到当年的十分之一,1987年广州六运会则是中国排球全面萎缩的分水岭!

原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介绍,那时候受全运战略的影响,像排球这样投入多、梯队建设要求高、金牌又少的集体项目受到严重冲击,加上第七届全运会调整到了1993年举行,使得不少省市更加不愿“放眼未来”,干脆不再设立排球队,此后男女排一直维持在十来支球队的规模。陈忠和表示,在他带队的7年时间里,只能在硕果仅存的十余支一线队中艰难挑选队员,“那时候的情况和现在差不多,选材是最大的问题,尤其是找不到好的二传。当时哪个人都说我们不行,好在我们还是顶下来了。”回忆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冠、2008年北京奥运会铜牌,陈忠和依旧唏嘘人才基础薄弱造成的种种困难。

周苏红(微博) 的几次退役和复出将人才断档的尴尬展露无遗:2008年奥运会之后,她宣布退出国家队,但2010年的亚运会,她又无奈地重披战袍;2009年的全运会后,她宣布退出浙江队,可是2010年乃至今年的联赛,浙江队又替她报了名。之前受邀于郎平,还替恒大打了一个赛季的甲B联赛,如今她仍然在备战今年的全运会。

“得周苏红者得天下”,陈忠和当年曾经如此评价爱将,证明她的不可或缺,殊不知现在的她已经34岁,她的的欲退不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即使榨干黄金一代所有的青春,也赌不来中国女排辉煌的明天。

排球基础坍塌 大学队不及美国三十分之一

【深度】女排家底全调查

在美国,有排球队的大学有上千所。12岁-18岁的全美排球比赛,参加的队员约有十几万人。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是真正的排球发达国家,而中国排球距离温饱线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美中体育教育交流协会会长刘向荣

学校排球是排球运动的基石,中国排球人才的困境从学校排球的衰落开始。辽宁男排教练赵勇前段时间对沈阳市部分中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2%的学生表示对排球感兴趣,有大约一半的学生没有机会接触排球。相比起足球、篮球和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运动项目,排球在学生中的参与度和受关注度非常低,这是让中国排球界不能不感到难堪的现实”。赵勇说,“中国女排在‘五连冠时期’,曾创造了全国学生打排球的繁荣景象,但现在,排球在学生中却备受冷落。”

对比主要的两个竞争对手,才发现差距已在进一步拉大。

排球在日本的普度很高,有记者在日本采访时了解到:依照法律规定,日本的每所学校都必须开展各类体育运动,其中包括排球。日本女排近几年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全国学生排球运动的发展。日本女排的头号球星 木村纱织在上小学期间开始打排球,在中学就读于全国的排球名校,高中时,她代表学校参加日本高中女排超级联赛,在日本排坛崭露头角。在日本女排中,几乎所有的队员都是从学生时代开始打球。

美国女排在2005年时还是一支二流球队,但几年之后,已是世界大赛前三的队伍,高度发展的学生排球运动同样是美国女排成功的关键原因。去年6月美国大学生女排访问中国,据美国大学生排协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年参加美国大学生女排联赛的队伍达1000多支,而中国大学生女排联赛只有二三十支队伍参加,不到美国的三十分之一!

有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可能是世界女排强国里,排球群众基础和学校排球开展状况最差的国家。即使是泰国,排球在学校里的普及度也高于中国(正是三年内两次输给泰国,蔡斌俞觉敏均黯然离职)。

收入低下 主力工资不及男足五十分之一

【深度】女排家底全调查

“现在,很多家长都不愿意送孩子进运动队。其实,有些孩子的运动天赋和身体条件特别好,不往排球运动员方向发展,真的太可惜了。这些孩子在排球运动上有望获得的成就,远远大于他们在学业上可能取得的。我认为,打球与上学并不矛盾,但为什么他们的家庭不支持他们从事排球运动,这是需要我们去深思和改变的。”——周建安

在很多排球人看来,排球运动员的收入跟付出不成正比,也是从事排球运动的人数越来越少的重要原因。尽管,中国女排中还是有收入高的队员,尤其是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冠之后,女排国手们的收入都非常高,这还不算各省市颁发的奖金。当时甚至有传言, 赵蕊蕊的年收入达到了2000万,超过了郭晶晶,是中国体坛第一富姐。

不过金字塔尖下,普通的女排球队的日子就贫苦了,毕竟女排国手只有10多人,赵蕊蕊更是只有一个。和男足球员动辄百万级的年薪相比,成绩相对好一些的女排队员最多也只能拿到和白领相当的工资。近年来连续在国内排坛夺冠的天津女排算是各方面待遇都很好的俱乐部,基本工资和各种补贴加在一起,绝对主力月收入基本在7000元~8000元之间。不过,队员们要拿到这些工资的前提是必须夺冠,否则收入便会大幅度缩水。

不过,并不是所有球队的队员都会和天津女排的队员一样。以四川女排为例,队中如陈静和王晨(微博)等入选过国家队的主力队员,每个月的工资收入也就2000元,一些重要的场次,会发放一定的赢球奖金,不过摊到每个队员身上,也就几百元。而且,由于女排联赛受关注的程度不高,俱乐部投入也不多,拖欠工资和奖金的情况也时有发生。通常来说,同是主力,排球队员的收入能够达到男足队员的五十分之一便已经不错了。

据了解,目前女排联赛各支球队的队员平均收入绝对比不过一线城市的白领阶层,绝大多数球员的月平均工资也就三四千元,即使恒大、天津少数球队的球员收入水平还不错,但总体从业群体的低回报现状已是不容置疑。

而青年队的处境就更惨,由于没有进入一线队,这些队员基本都没有工资,每个月只是根据其出勤情况以及训练中的表现发放少量补贴,如果表现不好,有些球队甚至还要求小队员每天交5元的“自费伙食”。

联赛上座率骤降 5元一张球票没人看

【深度】女排家底全调查

截至1981年12月4日,中国女排收到贺信、贺电和各种纪念品达3万多件。北京商标一厂、无锡钟表厂等生产单位的职工在信中表示,要‘学习女排精神,保证完成和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受‘女排精神’鼓舞的北大学子则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中国女排首夺世界冠军后《人民日报》的报道

时过境迁,现在的排球已没有八十年代女排五连冠时的影响力和高地位。虽然2004年女排夺取奥运冠军的时候,中国女排也曾迎来了短暂的春天。当时的女排联赛上座率非常可观,04年达到78%、05年高达87%。

2005年的北仑大奖赛见证了球市的火爆。“那年可疯狂了,中国队的比赛场场爆满,体育局领导想要中国队的票都很难。”陈忠和回忆说,当时的最高票价是1500元,结果还是被一抢而空,中国队与美国队的“和平大战”门票甚至被炒到5000元一张。而近几年的大奖赛,没有中国队的比赛最低票价是20元,除了总决赛最后一场对巴西达到150元之外,中国队的比赛最低票价都是50元,贵宾票也只卖到800元,然而低票价也没有吸引到更多的观众。

国际赛场况且如此,国内比赛则更加惨淡。

如今中国女排甲级联赛的各个主场,上座率常年只能维持在二到三成,天津队是近几年成绩最好的女排队伍,但每赛季的常规赛仍门可罗雀。天津队助理教练胡指导介绍说:“除了与北京、辽宁、上海这些强队比赛外,人民体育馆的上座率勉强维持在三到四成,约五六百人,而与弱队的比赛几乎没人看。”

排管中心对各俱乐部主场的上座率还有严格的限制。“新赛季排管中心给每个主场比赛的观众数设定了2000人的下限,如果达不到,会对俱乐部和赛区进行5000-10000元罚款。”对于这样的硬性要求,很多俱乐部人士都表示很无奈,“这样的期望是好的,但只管结果,不给帮助的做法,不太合理。”某俱乐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主场为了不被罚款,只能“注水”观众人数。“从10元一票,到5元一票,到免费看球,球票越来越便宜,看球的人却没有越来越多。”现任江苏男排主教练卢卫中感叹。

赞助商大撤退 没有“市长”没有活路

【深度】女排家底全调查

一个队要维持联赛大约需要150万元,如果没有了‘市长',这150万都没有了。”——原排管中心主任徐利

没有观众也就没有市场,看台上的冷清让赞助商们都望而却步。原中国排球杂志记者、中国排球网资深编辑李兆光的话有一定的代表性,他说:“2004年、2005年还有全明星赛,现在没有了吧,赞助商的眼光是最雪亮的,这也是说明排球影响力下降、市场萎缩的有力佐证。”

在从1997年就担任排管中心主任(2013年退下)的徐利看来,“排球联赛进行了17年,我们面临的不是发展的问题,而是生存的问题!”现在排球联赛的市场非常不乐观,没有现场观众,球队无法从门票和现场广告上收益,央视的直播成为为数不多的救命稻草。“中心差不多每个赛季给各队补贴50万,开始我们就说过,中心不在联赛上赚一分钱,都给各队。为什么我们和央视合作,没有央视那361能投入吗?安踏能投入吗?”

搞排球联赛,提出的要求是“依靠市长,面向市场”。但在现行体制下,只有财大气粗的恒大能自力更生,依靠企业家来推动排球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徐利说:“我们只有一个许家印、只有一个环宇的老板,如果一下子就改职业化了,跟政府没关系了,就这几个队还行,其他队还生存吗?怎么生存?一个队要维持联赛大约需要150万元,如果没有了‘市长’,这150万都没有了。”

职业化发展到今天,中国女排逐渐走进了一条死胡同。一方面,以目前的商业开发能力而言,职业联赛根本不足以为大多数女排姑娘带来丰厚的收入;另一方面,由于逐渐脱离了举国体制的轨道,所以她们也难以像大多数前辈们那样在退役之后获得住房、就业方面的保障。

当这两方面的因素结合到一起时,所产生的后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排球项目对于球员的吸引力大幅度下降,即便是出现了好苗子,家长通常也不愿让孩子这项从事前途未卜的运动。在此基础上的连锁反应,则是女排在梯队建设方面出现后继乏人的状况,进而影响到了国家队的选材。而在选材面变得越来越窄之后,国家队自然难以在赛场上取得佳绩,这反过来又会进一步降低女排运动对于国人的吸引力,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的效果。

结语

女排联赛越来越尴尬,在国内既不是中超CBA的对手,更难以抵挡欧冠(微博 专题) 、NBA(微博)之类的外来户。和八十年代那种更强调整齐划一的时期相比,现在的体育迷更希望在比赛中看到激烈的对抗、花哨的动作以及张扬的个性,而这些都是女排运动所难以带给他们的。所以在姚明、刘翔( 微博 官网 博客)等人拥有亿万粉丝的同时,中国女排再也没有诞生郎平这样的全民偶像。

金牌至上,群众基础薄弱,市场价值近乎于零,输赢压力大,青少年排球人才少而急功近利,专业排球圈封闭保守,女排打法严重落后……

现状如此残酷,不知道郎平的出山,是否能够唤醒人们的记忆,迎来女排新的春天。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dafenghou]

热门搜索:

    登录
    同步:

    最热评论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