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日报:可悲! 中国足协明目张胆法不责众

1264天,劲刮了三年多的中国足球反腐扫黑风暴终于以中国足协长达38页纸的处罚决定结束。回顾这三年多的反腐扫黑历程,外界的总体印象是虎头蛇尾。这期间,数百人被公安机关调查,近百人被专案组刑拘,数十人被法院判处1-15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可以说,截至2012年6月庭审结束,中国足球的反腐扫黑风暴在司法层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然而接下来中国足协对相关涉案个人和俱乐部的处理,却在人们颇不耐烦地翘首企盼了8个月后,以一记绵软无力的轻拍解决。38页的处罚决定,给人以“和稀泥”的感觉,大多数人认为这个收尾绝对是个蛇尾。也正是这个原因,中国足协的处罚决定出来后,网上一片指责声。即便一贯平稳的《人民日报》也提出了“是警示还是纵容”的疑问,其他媒体的言辞则表现得更激烈和严厉,“大赦”、“不公平”的字眼更是高频率出现。

按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公布的所谓“处罚原则”,穗蓉两队原本可免遭勒令降级的“极刑”。涉案情节比穗蓉两队严重得多的天津泰达和上海申花不过被扣分和罚款而已,甚至山东鲁能(微博)居然连扣分的惩戒都可免去!连一些中立球迷都在表达不满,“当了冤大头的可以告到国际足联去,没见过这样欺负人的。尤文图斯(官方微博 数据) 后台够硬吧,当年也没见意大利足协手软。”

反腐扫黑案系列庭审结束时,中国足协没有及时果断地进行处罚,而是把事情拖了半年多,这期间有多少与利益有关的博弈我们先不管,可恨的是迟到的不是正义,而是对国际足联公平竞赛旗帜的侮辱,是对每位喜爱中国足球球迷的蔑视。尺度不一,有例不循,行业协会明目张胆地大搞“双重标准”,长效警示机制从何谈起?不患寡而患不均,按足协如此业余的管理,公信力从何谈起?长此以往,职业联盟还有何规矩可言?

这无疑是明目张胆的“法不责众”,单独犯事的成为牺牲品,集体受审的却躲过严惩。可悲的是,中国足协对于“假球赌球”这一毒瘤没有显现出哪怕一丝的壮士断腕的决心,如此作为必然难逃公平正义的道德谴责。可怜像成都谢菲联(微博)这样的弃儿,本已为犯下的错误付出了沉重代价,到头来还要被“折磨”一次。当一干“犯案者”被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之后,“极刑”看来已毫无震慑作用。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junma]

热门搜索:

    登录
    同步:

    最热评论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