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处罚不是反腐终点 时刻警惕假球重来

新华网北京2月18日电(记者 郑道锦 公兵(微博))在去年的中国足球贪腐案审理半年多之后,涉案俱乐部、当事人终于得到来自行业内部的应有处罚。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足坛反赌打假、反腐败的大幕已经彻底落下,也不意味着曾笼罩其上空的阴云今后不会重来。在整个行业监管制度有待加强、资本泡沫逐渐累积、国内外引发足坛各种丑恶现象的利益链条尚未从根源上断绝的背景下,各方仍需时刻保持警惕。

新赛季扣分、取消冠军头衔、终身禁止参加足球活动,这些措施都有一定的力度和作用。但我们应该认识到,不管是雷霆万钧般的行动还是种种严肃的处罚,其达到的震慑、惩戒效果往往都只能管住一时,之后必须有有效的、可操作的长期监管机制配合,加上从业者主动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觉悟,并辅以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才能维持下去;如果内外部环境有不利变化,且自身警惕性放松,难免再次向深渊滑落,进入黑暗的循环。

从国际足坛的环境来看,情况不容乐观。近日欧洲刑警组织在一项长期的大规模调查之后指出,包括欧锦赛、欧冠(微博 专题) 联赛、世界杯欧洲区预选赛以及欧洲几大顶级联赛在内的数百场比赛涉假,其中主要是亚洲和欧洲犯罪集团相互勾结对比赛进行操控。可以设想,这些犯罪团伙操控欧洲足球比赛的模式,同样可能会被运用于中国足球;尤其是在网络科技和通讯发达的当下,地下赌球和网络赌球并没有受到彻底的打击,一方面可能存在这种巨额利益的诱惑,另一方面由于中超近几个赛季资金投入巨大,也会增加假球卷土重来的几率。“高薪”并不意味着必然能“养廉”,有时反而会助长贪婪和私欲。

从中国足球自身来看,似乎仍未真正建立起一个动态的、有效的长期监管制度,更多的还是靠中国足协来监管整个行业,没有与公安、金融等部门合作建立起一整套长期的动态抽查、防治机制,这难免令人有些担心。中国足球需要加快建立起这样一个由多方参与的、真正有效的长效监管制度,并考虑利用微博等新媒体的反腐平台功能,让涉假的比赛和人员在阳光下难以遁形;同样重要的,是防止境外和地下赌博集团对职业联赛、甚至是国字号球队可能的渗透和操控。

值得一提的例子是意大利足球。在2006年曝出“电话门”丑闻后,意大利足协采取直接让尤文图斯(官方微博 数据) 俱乐部降级、取消冠军头衔、设案俱乐部罚分等“重拳”进行处罚;然而仅仅数年之后假球便卷土重来,2012年又爆发了“新投注门”事件,多家俱乐部牵扯其中。根据一份专注于监控体育博彩的国外公司的调研,意大利足球联赛在过去几年里涉嫌假球的比赛相当严重。中国足球的从业者们应当从意大利足球的“打假”中吸取教训,保持警惕,建立动态的长效监管机制,以防止各种“假”、“赌”、“黑”和腐败现象卷土重来。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nickelxue]

热门搜索:

    登录
    同步:

    最热评论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