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满贯赛事中屡屡失手 李娜在失落中自我改变

2011年在法网夺冠,彻底改变了李娜场内场外的个人生活,而这种改变依旧延续到了2012年。如何评价已经过去的这个赛季,完全取决于参照的角度。对网球运动员来说,跟上个赛季的比较是更通常的做法。

但对李娜来说,即使与2011赛季相比较,也很难以简单的二分法来定义她的2012赛季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

如果说是失败,那肯定是把李娜今年大满贯的成绩作为主要标准了。的确,跟去年澳网(微博)亚军、法网冠军的亮眼表现相比,今年澳网、法网的16强、温网(微博)第二轮、美网第三轮及奥运会首轮出局的结果实在是显得过于黯淡了。但辛辛那提的顶级赛事冠军和悉尼、罗马、蒙特利尔三站顶级赛事亚军及中网的四强,还包括连续两年获得参加年终总决赛资格并锁定年终世界第七的排名这些硬指标,都很难把李娜划入失败者的行列——她依然是女子网坛顶尖集团中的一员。美国《网球》杂志主编斯蒂夫.提格诺也认为李娜“是巡回赛上不多的具备击败任何对手能力的姑娘”。

但变化也是明显的,李娜原先留给大家的印象是那种专为大场面而生的球员,越是面对强手越能超水平发挥。但今年无论是在更重要的大满贯赛事中屡屡失手,还是面对小威、阿扎伦卡、莎娃这三位主要竞争对手0胜7负的一边倒成绩,似乎都在印证,至少在本赛季,李娜并未充分展现出那种“击败任何对手的能力”。在更多时候,李娜是被自己和国人的巨大期望打败。

也许我们换个维度,就更容易看清李娜在2012赛季遇到的问题。科维托娃和斯托瑟,跟李娜一样,在2011赛季拿到了各自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大满贯,但也都在2012赛季中度过了不尽如人意的一年。虽然年终排名都留在TOP10之内,但与赛季初外界和自身的期待相比,仍难免有较大落差。其实她们三人面临的基本问题都一样,就是在“一满贯”后的自我定位和再度出发。对李娜来说,这一年多来问自己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还要打球?这是她2002年退役时问自己的问题。去年法网夺冠后,她还得追问自己一遍又一遍,在今年法网卫冕失利后,答案渐渐清晰,那就是再夺大满贯。

当然,在竞技层面上,2012年女子职业网坛竞争更加激烈,水平更高的现实也使所有人都有了不进则退的紧迫感:阿扎伦卡完成了夺取大满贯和登顶世界第一的双重突破;经过两年的磨合,莎娃和李娜曾经的“功勋教练”托马斯终于迎来收获期,不但实现了全满贯,也成为今年发挥最稳定的顶尖球员;连一向自视甚高的小威在法网败走花都后也坐不住了,请来莫拉特格鲁丰富技战术套路。李娜面对的对手不但更强,也更多了。如此背景下,李娜做出了本赛季最重要的改变,力邀罗德里格斯加入自己的团队。

应该说,2012年在李娜身上发生的各种变化里,有很多都是外界环境的压力带来的被动结果,是她本人不愿意看到或不能控制的,但罗德里格斯的加盟是一次主动的调整和积极的应对。作为海宁的前教练,罗德里格斯的执教能力和从业经验已无需赘言,赛季末给李娜场上表现带来的变化也有目共睹。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xiaobai]

    热门搜索:

      登录
      同步:

      最热评论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