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茅台红钻(微博)队从中超降级的时候,一群十来岁的学生娃,正在试图用自己的努力,改变深圳足球的未来。唏嘘之后不免感慨:每年靠引进球员生存、梯队建设完全停滞的深圳职业足球,如今已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想重整旗鼓、涅槃重生,深圳足球的明天在校园。
记得1994年深圳组建第一支职业足球队的那个年代,说起深圳队,人们马上想到的就是“移民球队”、“八国联军”。人们总是呼吁深圳能出产更多的本土球员,可十几年过去了,“本土”的概念再被提起:黎斐、黄凤涛(微博)之后,深圳足球很快将面临着几乎近10年的球员断代。再不脚踏实地地抓青少年球员的培养、培育校园足球,深圳这个改革先锋城市与其他地区在足球领域的差距,将越拉越大。
深圳市足球管理中心副主任赵亮表示,组建深圳市属足球队,虽然目标指向下届广东省运动会,但那绝对不是终极目的。这些来自校园的学生球员不仅要踢好球,而且还要读好书。到时候,孩子们面对未来可以有多种抉择,而不是非要挤上独木桥,爬上金字塔;家长们也不必担忧,为了让孩子成为职业球员而押上全部的未来作为赌注。事实上记者在采访小球员和球员家长时,也总是听到这样的提问:“为什么中国的孩子不能像日本和韩国一样,踢小学联赛、中学联赛,然后上大学,然后再去职业队、国家队?!”
体教结合是这些年中国体育界和教育界探讨的一个很大的话题,这需要管理者有做前人栽树、让后人乘凉的胸襟,也需要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鼎力支持。深圳市艾龙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波前两天和记者一起去英德看望并慰问了正在那里比赛的深圳队的孩子们。刘波认为,培养青少年球员,就像办企业一样,尽管前面的路上会遇到很多难以预知的困难和风险,但首先必须站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
组建市属少年足球队,深圳已经有了一个正确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