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2011深圳大运会 > 花絮 > 正文

深圳大运温情在此永无异乡 五万人共享的喜悦

字号:T|T

晶报记者 李一凡 实习生 黄海宁

十几天的赛期,一晃而过。点点滴滴的温情,永世难忘。大运会,是较量体育的赛场,是广交朋友的派对,更是释放感情的温床。我和你,在这里,一起,嗅到了关怀的味道,做了一次温情之旅行。

从多哥到深圳的情缘

她们的故事,是一次爱的传递。一个深圳人,一个多哥人,蒋卫和娜娜,因为大运而再续前缘。

2009年,蒋卫作为援非志愿者来到多哥首都洛美,结识了16岁开始练习田径的娜娜。在娜娜练习田径的12年时间里,她从未得到过政府的资助,训练、比赛所需的费用,几乎全部是自掏腰包。因此,在学习之余,她还得兼职健身教练,每周工作两次。

娜娜在那种艰苦的环境下对运动的热爱和坚持,一下子就打动了蒋卫。一年之后,蒋卫志愿服务期满,踏上归途。临别前,她和娜娜留下了在深圳大运会再见的约定。为了这个约定,她们各自努力着。娜娜加紧训练,而蒋卫则忙着帮她联系大使馆和组委会争取国际援助。最终,娜娜得到了中国大使馆资助的机票,实现了这次跨越半个地球的重逢。

在深圳重逢,蒋卫不断给娜娜打气。她说,“希望娜娜能够享受比赛、完成比赛,只要勇于挑战自己,她就收获了成功。”尽管最终在女子七项全能中仅仅排名第19,娜娜还是很高兴自己完成了比赛。

出生于1983年的娜娜,明年将大学毕业,她希望能够进入NGO(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工作。“我要像蒋老师帮助我一样去帮助其他人。”

亲切的“宋老爸”

灵动的舞步,亲切的笑容,大运赛场上活跃着一批“舞动精灵”,他们的职责是“令观众入戏,让运动员振奋”。他们是体育运动学校举重馆体育展示团队,一个散发着别样温情的团队。

团队导演宋光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大运会赛期,他“既当爹又当妈”,团队成员都亲切地管他叫“宋老爸”。

团队中的舞蹈队员,都是肇庆学院舞蹈专业的学生,平均年龄只有21岁,“宋老爸”不仅要在表演上指导她们,平时还要关照她们的生活起居。30年的军旅生涯,造就了一位守时的“宋老爸”。“每天从酒店出发前往举重馆的时候,‘宋老爸’都是准时第一个在车上等候大家的,”在队员的印象里,“宋老爸”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亲切感,即使在年龄上和大家差距很大,“有时候还会在QQ上聊天,诉说着亲人之间的家长里短。”

“宋老爸”的叫法,其实是有历史积淀的。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当时被任命为体育展示经理的宋光洁就已经被唤作“老爸”了,2010年的广州亚运,今夏的大运,“宋老爸”的叫法延续了下来。

偶然一次是撞彩,天天如此便是分量。“宋老爸”自有他的分量,“他对我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他是这个世界上最没架子的导演。”团队成员陈阳洋说,她永远忘不了这个夏天在深圳遇到的人,经历的事。

家庭聚会搬到网球场

“我们被淘汰啦。”这是极普通的一句话。中国香港网球选手佘佩颖和佘俊颖姐妹虽然在大运网球女双比赛中“一轮游”,却很淡定。

佘氏姐妹的这份“淡定”,和她们的家庭氛围直接挂钩。

佘俊颖和佘佩颖五六岁开始接触网球,因为她们的爸爸妈妈都是网球教练,从小就带着她们打网球,父亲佘培昌认为,“打网球除了可以强身健体,还有增加亲子交流的作用。”至于将来打不打职业赛,佘爸爸将决定权交给了孩子,“姐妹俩打球,只要她们感觉快乐就好。”

佘氏姐妹在深圳并不孤独,她们赚足了眼球,因为,在她们比赛时,爸爸、妈妈领衔的“亲友团”用横幅口号为她们卖力加油,还不时用粤语高喊着“佘佘加油”。

处处见温情

娜娜跑完女子七项全能的最后一项,800米,她最后一个冲过终点,在参赛的25名选手中最终排名第19。蒋卫着急得四处张望,但并没有马上走到娜娜身边,她说要让娜娜在最后的时刻和其他选手在一起,“这是属于她的夜晚,即使她不是冠军。”

在举重馆表演的最后一晚,舞蹈宝贝们席地而坐,随着场馆飘扬的《没那么简单》的音乐,细声呢喃,因为知道要别离,所以依依不舍,此刻只有眼神的碰撞和心灵的交流。大家就像一条拧得像麻花般的绳子。

姐姐佘俊颖腿部拉伤,退出比赛,佘氏姐妹在女网双打“一轮游”,亲友团鼎力支持,“佘佘加油”响彻中心球场。与父母,与亲友的合影,我有幸目睹,心生百般艳羡。

报道大运,我起早摸夜,父母后勤服务周到,“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消除我许多后顾之忧。母亲每天晚上都会问:“明天几点出发?我给你做早餐。”真情常在,不一定要到患难之时,这个夏天,注定难忘。

五万人共享的喜悦

21日晚是田径比赛的收官日,涌进大运中心体育场的五万多名观众沸腾了。

或许是缘分,男子800米银牌获得者滕海宁的父母观赛时恰好坐在记者前面。从滕爸爸、滕妈妈拿出“滕海宁加油”的横幅开始,他们的一举一动比滕海宁更牵动记者的心。可怜天下父母心,滕妈妈在说起儿子训练时吃的苦头时,不能自已地落下了泪水。滕爸爸眼神一直追随着儿子的那份期盼,让记者还有周围的观众对这位18岁小伙子的场上表现充满了期待。滕海宁对父母微笑招手,滕海宁起跑了,滕海宁冲刺了……滕海宁的每一个动作都印在父母的心上。看着滕妈妈激动地落泪,看着滕爸爸欣慰的笑容,看着周围观众拥抱滕爸爸、滕妈妈,记者举着相机的手也在颤抖。这一刻的喜悦,五万人同分享。

推荐微博: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xiaobai]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