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2011深圳大运会 > 花絮 > 正文

深圳商报:大运新标杆 深圳新起点

字号:T|T

认同标杆

社会共识在大运中凝聚

办好一届大运,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答案是人。深圳大运的成功,凝聚社会共识是一条宝贵经验。

拥有1400万人口的深圳汽车总量已超过200万辆。如何保证大运期间城市道路交通的畅顺,深圳没有选择惯用的限行,而是推出了绿色出行,让普通市民选择出行方式,深圳鼓励市民“自愿申报停驶”,其中深意令人回味。媒体评论称:强制性限行易操作、收效快,但其作用仅限于一次赛事,对城市发展没有“附加值”;“自愿停驶”却给了市民一次自愿参与城市管理的“演练”机会,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演练”,这个城市终将形成以公民意识为坚实基础的理性自我调节机制,由此实现一个成熟社会所应有的高效、民主管理。

43万机动车主自愿报停,这一数字接近汽车总量的四分之一。初步统计显示,全市拥堵路段和拥堵时间减少约30%,主干道平均车速提高了12%,路网车流量减少近20%。

“不知道人的喉咙在5小时的声嘶力竭后还能发出什么声音。不管你做不做得到,反正他们做到了。”大运会开幕式上,164名“90后”志愿者们一刻不停地努力调动观众情绪,由此在网上博得了“互动哥”、“互动姐”的美名。上届贝尔格莱德大运会组委会首席执行官约万诺维奇在谈到他们的最大收益时,特别强调了“志愿文化”。他认为志愿者的广泛参与不光是让一届运动会受益,而是在让国家的未来受益。

深圳的着眼点是常态化的志愿文化,把“举办大运盛会”与建设“志愿者之城”相结合,构建由赛会志愿者、城市志愿者、社会志愿者组成的志愿服务体系,提升一个城市在国民素质、社会和谐、文明程度、管理水平等方面的软实力。众多义工“红马甲”活跃在城市各个角落,818个“U站”为市民和游客排忧解难。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市中小学开展的“小手拉大手,志愿迎大运”活动,不仅带动了近90万家长参与志愿活动,而且把文明的种子埋到了青少年心中。

更为深刻的社会共识出现在官民互动。今年年初,深圳网民建言“不比开闭幕式的深圳大运会应该怎么办”,直言大运会首先要做到的是不扰民。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在一次公开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表示,完全不扰民是任何大型活动都难以做到的,但深圳会尽量减少对市民生活的干扰,希望大家理解。

第一次国际化大考,深圳的应对总会出现不成熟之处,但是值得称道的是,深圳欢迎批评,欢迎质疑。实际上,不足甚至错误并不令人担忧,令人担忧的是对待不足和错误的态度。

大运改变深圳。留给深圳,有看得见的物质遗产,也有更多看不见的制度遗产、文化遗产。

推荐微博: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xiaobai]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