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2011深圳大运会 > 评论 > 正文

新华社:体教结合应纳入“举国体制”

2011年08月23日07:53新华网我要评论(0)
字号:T|T

首都体育学院院长钟秉枢认为,我国推行体教结合20多年来,成效与当初的预期差距甚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学习成绩好的,运动成绩一般;运动成绩好的,学习成绩又不行。

体教结合,原本着眼于培养文化素质与运动水平“双高”的学生运动员。但多年实践表明,这只是个听起来很美的目标,要达到则非常困难。

钟秉枢介绍说,高校招收体育特长生分三种。第一种是无需参加高考直接入学的,这样的学生必须是在国际比赛中取得过突出成绩的国际健将;第二种是国家一级、二级运动员,高考分数只需达到正常入学标准60%左右即可。这两类学生体育成绩非常好,但学习就很难保证了。第三种是高考分数适当降低的学生。这一类学生学习基本可以保证,但运动成绩又很难和前两种相比。

要金牌,还是要学习?一些高校艰难抉择的结果,就是吸收由专业运动队培养出的运动员入学。然而,由于文化基础较差,这些运动员上了大学也很难完成学业。即使最终拿到了文凭,大多数人也不敢拿这个文凭去找工作。因为他们心里很清楚,挂着学籍不上课,换来的只能是一个“注水”的文凭。

而对于更多秉持“体教结合、教育为重”理念的高校来说,出一个胡凯可以,但成批出,就难了。

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学生一共获得15块金牌。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毛振明感慨说:“什么时候我们的大学也能出几个奥运冠军,(体教结合)才算成功了。”

三大瓶颈

影响学校“批量”生产高水平运动员的原因究竟何在?业内人士反映,经费、高水平教练以及体制是三大瓶颈。

体育系统各级专业队由政府拨款“包办”,而高校办运动队则要“自力更生”。毛振明表示,教育部下拨各高校的教育经费主要用于教学和学校的发展建设。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拿出一部分支持高水平运动队,对许多高校来说有点力不从心。由于投入有限,高校运动队在训练条件、装备、后勤等方面都大大落后于专业运动队。

毛振明以其任教的北师大为例说,该校女篮、女足、女橄、田径和健美操五支运动队,去年全年的训练比赛经费加在一起只有10万元,相较于省市专业队一年动辄百万元的投入,简直是“九牛一毛”。

此外,高水平教练的匮乏,也是高校体育普遍面临的难题。国内各运动项目最优秀的教练目前基本都在体育系统内,由于重点高校对引进教师的学历要求一般为博士学历以上,而专业队教练大多是运动员出身,有本科学历的已不多见,拥有博士学历者更是凤毛麟角,因此专业队教练员难以进入高校运动队执教。

推荐微博: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youlesu]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