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2011深圳大运会 > 评论 > 正文

新华社:体教结合应纳入“举国体制”

2011年08月23日07:53新华网我要评论(0)
字号:T|T

2003年,国家将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外联和组团任务由国家体育总局移交给教育部,使得推行近20年的体教结合有了一个支撑点。从此,越来越多在校就读的大学生选手取代专业运动员,代表中国走上大运会赛场。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常务副主席杨立国介绍说,近几届大运会中国代表团从高校选拔的运动员比例不断扩大,在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项目上,已经基本上由在校大学生选手出战。

2005年土耳其伊兹密尔大运会,清华学子胡凯勇夺男子百米金牌。作为地道的“高校制造”,胡凯以同样出色的运动成绩和学业水平,证明高校也可以培养体育尖子。“清华模式”为体教结合提供了一个值得参考的样本。

上世纪80年代,清华附中开办马约翰班,招收体育特长生。如今,马约翰体育特长班已成为清华高水平运动队的重要选才基地,清华近1/3的学生运动员都出自“马班”。除了“马班”,清华大学还有一条选拔体育人才的途径,那就是每年1月面向全国高中生举行的体育冬令营。被挑中的孩子和普通学生一样要参加全国高考,不过他们享受一定的降分政策,考试成绩达到相应标准后可被录取。胡凯就是在2001年以582分的高考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的。

与清华田径队一样,复旦大学在“宽进严出”的原则下,脚踏实地地办高水平排球队,也打进了全国排球的最高殿堂--全国男排甲A联赛。经过多年苦心经营,北理工男足、南开女排也都名震国内体坛。

毋庸置疑,体教结合逐渐成为传统“举国体制”运动员培养模式的有益补充。

良性循环尚未形成

本届大运会代表中国出战男排比赛的是复旦大学男排队,这支纯正的学生军只取得了1胜4负的成绩,小组未能出线。而拥有毕妍(微博)、庞丰月(微博)、屈珊珊等“国字号”专业球员的北师大女足,则成功夺冠。

代表中国参加本次大运会的男足队伍是征战中甲的北京理工大学队,名帅金志扬是这支队伍的教头,尽管八强战不敌日本,但这支队伍收获了尊重。金志扬感叹,足球的根在学校,日本和韩国“至少有五六十所北理工”,在中国,这样的学校太少了。“北理工太孤单了,”金志扬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

推荐微博: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youlesu]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