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2011深圳大运会 > 校园网球不造李娜 > 正文

大学网球难出下一个李娜 学业和高费用是阻碍

2011年08月19日15:28信息时报[微博]我要评论(0)
字号:T|T

在深圳大运会的网球赛场上,虽然竞技水平有限,但并不缺少对网球的热爱精神。代表中国出征本届大运会的中国网球队,不少队员都是在进行正常学业的大学生,已经从职业培养转而走向“体教结合”道路。然而,在现有条件下,“体教结合”的模式虽然能让这些运动员未来有更多的选择,却会让他们离职业网球的道路越来越远,要从校园网球里产生下一个李娜,难度有点高。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菲菲

难点1

学业网球两难全

“网球不像打篮球那样,如果你有姚明的身高,在大学里也能练出来。网球需要大量的比赛来提高水平,想要在学校里正常完成学业,又要像专业选手那样每天练六到八个小时的球,根本达不到,而且到处去参赛也需要大量的投入。”中国大运网球队教练虞力宏告诉信息时报记者,现在这批大学生网球选手虽然都是从高水平运动队中引进到学校的,但进了学校以后就是正常地读书,不像专业队那样一天训练很长时间。“比如我们浙江大学网球队,一天大概就训练两到三个小时。”

当然,大学中也有一些水平较高的网球选手,比如说女网小花 韩馨蕴。“针对这一类的学生,各个学校有不一样的对策,像浙江大学是送教上门,就是在没比赛的时间里,老师上门去授课,”虞力宏说,“还有一些学校会选在学生没有比赛时,集中到学校上一两个月的课。反正现在大学都是采取学分制,只要修够学分就可以了。”比起以往专业体校基本放弃学业的做法,这样的形式无疑能让球员学到更多的文化知识,但毕竟与全日制学校的学生有所不同。因此,一旦选择了正常的校园生活,基本上就等于与职业球员的生活无缘了。

这样“学业网球两难全”的难题并不是中国队特有的。同样参加了本次大运会、被视为中华台北网球队“明日之星”的谢政鹏告诉记者,由于经常奔波于赛事,他一直没有系统接受学校的教育。谢政鹏原本已经不奢望能上大学,后来作为体育特长生圆了大学梦,但还是不能像普通学生那样正常上课:“一般我是没有比赛的时候回学校上课,但如果要外出比赛就得接受教练的私训,只能是尽力而为。”

校园网球可以制造下一个李娜吗?
0
0
不能

相关专题:

网球进校园 不为“造李娜”
订阅

推荐微博: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xiaobai]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