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评论 > 国际足球 > 正文

辽宁日报:德国战车青春逼人 重视青训可借鉴

2011年08月12日10:15辽宁日报我要评论(0)
字号:T|T

随着上赛季多特蒙德足球队的德甲夺冠,人们记住了格策,可11日的德国队和巴西队之战,为德国队攻进第3球的许尔勒是何许人也恐怕很少有人能说得清楚。实际上,生于1990年、19岁便成为美因茨队主力的许尔勒已经不能被称为“小将”了,因为和他同龄的克罗斯早就在拜仁队和德国国家队占据了重要位置。而“德国队对阵巴西队18年不胜”的魔咒,就是被这些年轻人终结的。

看到这支青春逼人的德国队,真让人有种恍若隔世之感。曾几何时,以马特乌斯、克林斯曼为首的“黄金一代”不知压制了几代德国球员的成长,直到1998年世界杯,老迈的“德国战车”被克罗地亚队打得溃不成军后,德国足协才痛定思痛,制定了全球最大的“青少年球员培养计划”——每年投入2000万欧元,建起由366个训练中心组成的全国性网络,大约有1.4万名11岁至14岁的青少年每周在训练中心踢球,教练员则是德国足协指派的。而且,从U15开始的各级国家队都能享受同样水平的后勤支持,包括心理医生、体能教练及专业队医、治疗师。

所谓“十年生聚,十年教训”,青训并非朝夕之功,它需要时间、需要耐心,有时还需付出相应的代价。为了这一宏大计划,德国队付出了2000年、2004年连续两次止步欧锦赛小组赛的代价,但换来的却是2006年后两届世界杯季军、一届欧锦赛亚军的骄人成绩,还有让世界诸强艳羡不已的后备人才库。南非世界杯后曾有人预言:西班牙队可以称雄欧洲乃至世界多年,而能与之抗衡的也许只有德国队。

德国足球的复苏给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板。事实上,把钱投在青训环节也许不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却是厚积薄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如果真的以为靠请一两位名帅就能改变中国足球的落后现状,别说5亿元,再多的钱恐怕也得打水漂。

推荐微博: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youlesu]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