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评论 > 外电精选 > 正文

泰晤士报:中国足球能比俄罗斯走得更远

2011年07月08日10:22体坛网[微博]我要评论(0)
字号:T|T

说到万达和中国足协牵手,巨资襄助中国足球,以及恒大高薪挖到孔卡提升自身档次,这两件事都离不开政府的点头甚至参与。政府和私企合作,并非新兴经济体独有的现象,亦非才出现的新生事物,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如此,古往今来也是如此。

在西方,人们管这种政府和私企合作叫 “公私伙伴关系”,顾名思义,那就是政府利用公共资源,和私企携手,完成一些代价昂贵、牵丝攀藤甚至民怨沸腾的项目。支持“放任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人总说:没有政府干预或影响到自由市场,最能服务民众的利益。这话并不全面,绝对自由的市场是乌托邦,只在经济学课本或理论上存在。现实中,政府的参与无处不在,区别只是程度。

万达赞助足协,恒大高薪引援都和政府支持息息相关,探讨他们的举措必须记住上文提到的现实。如果新兴国家的联赛是为了在经营上能持续发展,则政府的支持必不可少,至少在初期是这样。先看英超——商业运作的成功典范。英格兰足球能发生质变,一跃而成赞助商的新宠,观众趋之若鹜,高手纷纷跨海而来,其变化主要是政府介入的结果。

当年的英国球场破旧简陋,容量不大,而今英超赛场非常舒适,外观现代,吸引了两类过去不愿捧场的球迷:其一是大企业买下昂贵的包厢讨好关系户,其次是妇女和儿童,这两类人都舍得花钱,都深受赞助商喜爱。只是兴建新球场绝非私企一方的功劳。希尔斯堡惨案后,英国政府勒令所有球场必须改为全座席,提高看球的安全系数,同时颁布条例让俱乐部在翻新或兴建球场上有更为宽松的环境。一方面新法酌情放宽申请的清规戒律,另一方面更加重要:为私企提供津贴或发放无息贷款。现在大家研究英超的成功秘诀,时常忽视政府的角色。政府的资助是英超起步的推进器,令球会得以将省下的钱,投资到阵容建设上去,从效果看,英超把握政策非常出色。

在其他发达国家,类似的政府直接参与也比比皆是。德甲现在是全球场均上座率最高的联赛,也是全欧洲看球最舒服,最爽的联赛,票价相对低廉,现场气氛浓郁且设施齐备。以拜仁为首的德甲俱乐部,谋得的赞助比其他国家的顶级联赛都多,那些大型球场不仅运营得法,还让人宾至如归。这些都归功于德国政府大力支持申办世界杯,双管齐下,围绕球场改善基础设施,并为俱乐部提供信贷扩建球场。德国政府的姿态令投资者满怀信心,愿意为扩建解囊。没有政府资助,德甲诸会不大可能大兴土木,即使勉力为之,也会冻结他们提高实力的资源。

球迷的感受同样发人深省。德甲受到德国政府各党派不同程度的关注,政府明令俱乐部不得由单一股东控制球会一半或以上股权(仅有两个例外是沃尔夫斯堡和勒沃库森,前者是大众公司的旗下机构,后者则是拜耳药业的分支),球迷得以在自己的球会持有股份,参与管理。德甲能维持欧洲主流联赛中最低廉的票价,正是政府干预的结果,在西甲意甲都无法做到。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政企合作的作用更强大,效果更明显。俄国赢得世界杯主办权,既得益于普京政府应允投资基础建设,也受惠于以阿布为首的俄国私企帮忙。阿布除了拥有切尔西,还是莫斯科中央陆军的大股东。俄国政府还推出税收优惠政策,帮助各级球会罗致外援,某些俱乐部,比如格罗兹尼和安日,后台就是政府;莫斯科火车头则是由前国营公司、俄罗斯交通部属下的铁路局经营。政企联合远远比双方各行其是效果好,经济学家称之为“多重效应”,但这种合作也有风险,如何平衡政企合作中各自的份额,既要确保纳税人的钱不被滥用,又要确保私企投入得到关照,不是一时兴起,一盘生意因婆婆太多最终无以为继。

中国足球眼下的局面,要比俄罗斯走得更远,虽然效果还要再等几年才能显现,但政府支持,绝对是中国足球振兴的强心剂,没有政府的关怀,私企又怎能从政策中捞到好处?没有好处,私企投入充其量不过是一时热血,最终意兴阑珊,拍屁股走人。

推荐微博:

注册微博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