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中国足球 > 国内专题 > 万达回归中国足球 > 正文

蔡振华:继续坚持三抓好 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

2011年07月04日17:28《足球》报我要评论(0)
字号:T|T

特约记者李善皓报道在北理工参加大连万达赞助中国足球签约仪式的蔡振华,虽然也在现场发表了讲话,但因为时间和场合限制,他对目前中国足球的设想并没有完整呈现。这不代表他在相关层面没有设想,实际上在近日参加的一个内部交流会上,蔡振华已经明确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中国足球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既定方针不动摇,关键是在落实上下功夫。他表示,今年中国足球工作要继续坚持三个抓好,即抓好管办分离,抓好制度的完善和切实抓好青少年工作。

一、抓好和坚持管、办分离

管办分离,其实也不是一个新观点,但是就是做不到。原因很简单,利益。足球联赛必须找到一个切入点才能完成这个任务。现在外部和内部条件非常适合。从足协层面上说,外部有各种呼声,俱乐部的、赞助商的,还有球迷的;内部足协的人员腐败案、人事的更迭,都促成了条件的成熟。实际上,管办分离的时机非常成熟,如果足协不能抓住,那么将再次贻误中国足球,好在蔡振华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而且正在通过行政手段坚持这一点。

管办分离的要件虽然已经成熟,足协的话语权的减弱也是必然的,足协领导也不用像当年的阎世铎那样去“弹压”俱乐部,这些都是可以预见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培养俱乐部投资方的思维定式问题,尽快形成共识,并且在实践中落实、坚持。足协的执行力、影响力都需要提高。

二、抓好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蔡振华强调的三个抓好,制度建设恐怕是重要的保证。从表面上看,制度制定好了,一切按照制度办事,似乎就万事大吉了。在目前足球环境看,这样的观点有很大的理想化。比如足球进出机制的建立和执行问题,就存在很难的落实问题。所以蔡振华在刚刚主管足球时就强调,制定好制度,抓好执行。但是,他在私下也表示,足球制度建设,要走的路非常长。足球也不可能像乒乓球俱乐部那样“听话”,那么对乒乓球“趋之若鹜”,足球大佬的脾气都是很大的,也是“天马行空”的。蔡振华已经看出了这一点,他在一次与俱乐部老总的谈话时发问,“有了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制度,你们会不会执行?”那位大佬犹豫良久,回答说,“要看是怎么回事,什么事。”这充分表明了俱乐部投资人的心态,也表明了一种社会心态,即对我有利的制度就要求落实、执行,对自己不利或者说束缚的制度,执行起来就大打折扣。

三、切实抓好青少年工作

实际上,几乎所有人,在很多年前就已经看到中国足球的根基问题,即青少年足球。无论是当年的小平,还是后来的荣毅仁,以及主管过足球的陈至立,还是现在的刘延东,都对足球的青少年培养发表过重要论述。但是,实事求是地说,由于没有理顺青少年培养的利益链条,加上急功近利的思想以及客观上教育体制和体育体制的转变,使青少年足球工作一直处于表面化、“口号化”,说得多,做得少。体育总局、教育部至今也没有拿出一套真正切实可行、行之有效、势在必行的青少年足球培养体制的办法来,并真正加以落实。足协在不断的“冲击”观念的束缚下,尤其是在足协领导的任期化和不断的人事更迭中,一次次地牺牲了青少年足球这个日益严重的问题。这已经成为体育总局、中国足协的一个“伤疤”,一摸就疼,一说就蔫。事实上,必须承认的是,青少年培养体制随着体校体制的弱化和“瓦解”,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体育管理部门,已经不能在这个系统发号施令了。在日益重视文化基础的今天,教育部也不可能像过去那样,给予那些 “接近文盲”的少年运动员那么高、那么多的文凭了。因此,体育人才培养的难度的确很大。另外,随着人才培养的多样化,足球人才的培养基数也不可能像过去那样丰富,这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虽然这些年来,总局也和教育部在这方面有过多次的商谈,但是落实不好,或者说落实不下去,也是回避不了的现实。

前不久,李娜在温网上的成功表现,在体育总局内再次掀起“思潮”。实际上,若干年前,足协就鼓励“有条件的家庭,将孩子送到国外培养”,而且还有意识地在国家队、国奥队等各级国家队,采取了多吸纳“海归”队员的做法。但是,这些对中国足球来说,不可能像网球那样,获得如此的成就,足球和网球这两个项目的根本区别在于集体和个人。

说得多,做得少;喊声高、投入少,这就是青少年足球的现状。如何去改变,也不是投入多少就能解决的事情,这需要协调多方面利益的问题。现在,蔡振华坚定这个观点,如何行动,是否减小,可否长期坚持,都有待观察。

相关专题:

万达回归中国足球
订阅

推荐微博: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conghu]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