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评论 > 名家专栏 > 正文

张路平:李娜小球的历史性翻转

2011年06月03日11:40体坛网[微博]我要评论(0)
字号:T|T

《全体育》总编辑

世乒赛、苏迪曼杯和法网,一个月里“三小球”此起彼伏,构成了春末夏初中国体育的持续热点。耐人寻味的是,世乒赛和苏迪曼杯都是以 “节外生枝”的方式,才得以维持自己舆论中心的地位,而女网,则是凭李娜货真价实的成绩吸引公众。

聂卫平在世乒赛期间对央视的揶揄,围棋对乒乓的羡慕嫉妒恨,是一场两个前精神领袖项目的争宠大战。聂卫平VS江和平,其关注度喧宾夺主般地胜过了中国队世乒赛包揽的新闻。至于苏迪曼杯,次日多家媒体的报道重心,居然是记者间的冲突。当法网开战,舆论的焦点才真正回归到比赛本身,李娜,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决赛,全体起立,喝彩。似乎没有什么比这种转变更能说明,中国的体育迷,其实并未丧失价值判断的基本能力。

甚至央视也是如此,昨晚果断停播乒超联赛,而改播李娜大战莎拉波娃。这跟老聂的批评当然毫无关系。事实上,老聂对社会规则的判断略显过时,他念念不忘的是以更大的权力压服权力,而央视体育早已改奉资本逻辑。这暗喻着在体育领域,商业主义对权力消解的步步深化,而法网的关注度完胜世乒赛和苏迪曼杯,更是完美例证。

所谓体育,成败两端。而胜利可以有多个角度的解读。李娜在四大满贯的历史性胜利,唯有置于一个与乒羽完全不同的评价体系下,才更有意义。曾经,中国体育的评价体系,是以奥运为核心的单极结构,现在则是二元,职业体育成为新的时尚。

只是,当我们轻轻擦去乒超、羽超脸上的职业化胭脂,会发现,女网,是唯一跟世界主流价值全面接轨的体育项目。而接轨的过程,是三十年。三十年的起点,是1982年的“胡娜叛逃事件”。从“胡娜叛逃事件”到李娜一年内两次打入大满贯决赛,女网,不过是中国社会变化在体育领域的映射。

多年以后,身为台湾碧潭网球俱乐部董事长的胡娜,将当时“叛逃”的动因,简单归结为一个网球运动员对世界大赛的向往,对成为职业球员的渴望。回到那个时代的现场,胡娜的故事让人颇多感慨。中国和世界之间的一堵墙,隔断了多少人的青春梦想,而闯红灯的代价,又是何其惨重。“人不要走得太快,免得让人不知道你在哪里”,这是胡娜多年后的唏嘘。

未来隐藏于现实之中,现实隐藏于历史之中,这是一条基本的因果链条。“胡娜事件”半年后,国家开始送运动员出国训练比赛,随后门缝一点点拉大,至2009年,体育总局网管中心作出一个重要决定,运动员可自主训练参赛,只需将商业开发收益的12%和比赛奖金的8%上缴。人在挣脱困局后,能量总是迅速膨胀。2011年初,继2008年郑洁在温网创造打入4强的奇迹后,李娜打入了澳网比赛的决赛,然后是法网。

女网接轨世界,乒羽等着世界来接轨。这是三十年“三小球”的不同路向。所以,当乒羽因“独孤”而陷入自我缠绕的逻辑悖论,女网成为新时代中国体育傲立于世界的出色范本,双方的地位发生了历史性的翻转。不是因为乒羽赢得太多,而是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剧变。独立思考什么是在世界范围内更有价值的成绩,什么是性价比更高的成绩,成为当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的精神特质。

当然,乒羽也不必有任何苦恼,支撑体育的核心价值,无非强健体魄与安慰灵魂,乒羽作为普及度甚高的两个体育项目,还可以为全民健身做出自己的贡献。数风流人物,还看女网,李娜。

推荐微博: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youlesu]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