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综合体育 > 田径 > 正文

南都:刘翔一直是追逐焦点 但记者越来越淡定

2011年05月21日10:19南方都市报[微博]丁淑莹我要评论(0)
字号:T|T

南都:刘翔一直是追逐焦点 但记者越来越淡定

刘翔(微博 官网 博客)一直是被追逐的焦点,只是记者们越来越淡定。IC图片

  后窗

  体育背后,媒体人所见所闻

  上海站大奖赛还原了这个市场的真貌:记者淡定地进出内场和混采区;赛前刘翔的专场发布会,抢麦最多的是老外记者……七年之痒,全民英雄所拥有的热度,也熬不过这道坎。新闻如潮流一样,从来都是经不住时间洗礼的东西,过了今天,它就一文不值了。

  因为有了2004年雅典奥运夺冠的刘翔,上海自2005年起已连续七年举办国际田径大奖赛。因为刘翔,中国体育媒体圈产生过一种特殊的产业,中国田径记者当中,分为两大类:一类跑的是泛田径线,另一类跑的是刘翔专线。刘翔在上周时隔5年之后重夺上海站大奖赛冠军,让一众刘翔专线记者好生久违之感,这个独特的产业,近几年来步履艰难。

  大场馆的空座

  那些望眼欲穿的感觉来自那个偌大的上海八万人体育场,还有那个同样因为大而显得空旷的新闻工作间。工作间光是提供给记者工作的座位就有上百个——— 这样的规模始于七年之前,而不仅是上海大奖赛:七年以来,江苏、山东两届的全运会,广州的亚锦赛和亚运会等国内有刘翔参加的比赛,使用的都是此等大规模的场馆。

  七年过去,一直以来你都可以在这些空间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判定刘翔的人气。2008年奥运会前是刘翔的全盛时期,记者都必须提早几个小时到达新闻工作间占座,百余座位的工作间,往往在刘翔出发热身前就人满为患,众多电视和网络媒体,都会从刘翔踏出酒店的那一刻开始对其动态进行直播,最火爆之时,工作间甚至连通道都会坐满记者。

  转眼到了2011年。刘翔在北京奥运因伤退赛又伤愈复出,而近两年都甚少在赛场上曝光,今年的八万人体育场,上座率前所未有地惨淡,尽管票贩子早早地就在场外吆喝“十块钱看刘翔”,但至正式比赛时,体育场的上座率也不过两三成。天气有点凉,新闻工作间有许多座位都还空着,非常安静,直到刘翔结束比赛要准备新闻发布会,工作间才因涌入不少摄像机和摄影记者而变得闷热起来。

  曾经的媒体大战

  习惯了从前那些你争我夺的热闹场面,本次上海站比赛这样有序平静的工作氛围,反而让一些记者不自在了。曾经,每一次“追翔”都是一场媒体大战,从接机、打听行踪、观看训练、赛前热身到正式比赛,再到赛后的混合区采访和新闻发布会,每一个步骤,都激烈火爆。

  我第一次“追翔”,是在2006年的多哈亚运会,比赛在国外举行,中国记者较国内比赛时已大幅减少,只是,仍然有大批中国记者在比赛前三小时就到达赛场占据有利地形。由于早到,我当时幸运抢到混合采访区一个前排的位置,干站三个小时,到比赛开始前,我身后的混采区也挤满了人。世界级赛事中,混采区都分三六九等,赛会持权转播商占据优先采访权,第二档是电视台,而文字、广播、网络媒体一般处于第三档次,此档次的区域也通常是人最多的,于是混乱不可避免。刘翔往第三档区域前一站,几十名记者便不顾一切地往前挤,各种推搡抢撞———虽然那么小的一个地方,早就没有什么空间可抢了。

  这时站在最前排的人是最无助的,身前是扎实稳健的铁栏杆,身后是排山倒海的冲击之势,人在被压扁和未压扁之间,麦克风、录音笔、相机镜头各种器材工具都忽如从天而降,错落有致又来势坚定地压在你的后脑勺上,直到把你的脑袋压到抬不起来为止。这时候,你深感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你就站在我面前,我却和你说不上一句话!采访全程,就只能那么被人堆掩埋着,低着头侧耳倾听“翔飞人”的话。

  在“追翔”的记者群体中,女记者占了不少的一部分,于是,身形体力不占优的女同行们便常有这种尴尬的混采区经历。曾有一位女同行,身材尚算高大,站在混采区第一排,没有被人堆掩埋掉,而是被后来之力活生生举了起来,双脚离地哭笑不得。

  这就是当年刘翔的魔力,到了后来,为避免混采区混乱场面再发生,刘翔在国内的比赛都采取内场限入制度,记者都要在开赛前向组委会领取内场准入证,只有限定数量的持证记者可以进入内场。而由于准入证是先到先得,在山东全运会期间,就出现记者提早6小时排队领证的盛况,那一次,济南为刘翔的出场实行交通管制,奥体中心的新闻工作间涌进了上千名记者,绝大一部分并非去采访,而只是为了去看刘翔一眼。

  还原市场真貌

  潮流走得太快,只消几年,曾经如此火爆的市场也随着刘翔的奥运退赛和复出后曝光率减低而降温,上海八万人体育场,从前感觉不够用,如今则显得有点过于浮夸。看客们的转变既快又坚定,反倒是媒体和主办方的反应显得慢了半拍,无论是2009年的田径亚锦赛还是去年的广州亚运会,媒体和票务商都依旧用着5年前的套路去进行宣传和炒作,门票在网上以翻数10倍的价格被叫卖,然而都落得个有价无市。

  本届上海站大奖赛,算是以一种较真实的方式还原了这个市场的真貌:不再有狗仔队式跟踪的新闻大战;央视甚至没有对比赛进行直播;各路记者淡定地进出内场和混采区;赛前刘翔的专场发布会,抢麦最多的是老外记者……或者这才算是回归正常和理性的模式,七年之痒,全民英雄所拥有的热度,也熬不过这道坎。新闻如潮流一样,从来都是经不住时间洗礼的东西,过了今天,它就一文不值了。

  □南都记者 丁淑莹

(南方都市报)

推荐微博: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xiaobai]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