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评论 > 综合体育 > 正文

东体:花滑年龄门 诚信体系崩溃的恶果

2011年02月17日09:55东方体育日报丁佳霖我要评论(0)
字号:T|T

科技的发展并不总能带来兴奋,但有时也会是沮丧。互联网的壮大让数据变得不那么可信,其怀疑性并非出自数据本身,而来源于数据源头的不可控因素。伴随着户口本,一二代身份证和各类注册报名资料的升级换代,中国人在数据电子化的道路上总会遇上些不可抗拒的困难。只不过,这一现象在运动队出现的频次多了些。

不卑不亢,是面对质疑时最好的回答,但我们的一部分运动员却只顾着不卑,一个劲地“亢”了起来。先是第一时间驳斥传言,再是无视一切怀疑,最后甚至扬言让记者来查身份证——在假货山寨品满天飞的年代里,似乎只有办证小广告才是最真的。危机公关学中,合理解释比及时告之更重要。因而当质疑声满天飞时,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去解释那些与事实相悖的个案,而非一味口头澄清真相。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建立在事情本身的真实性之上。

这不是张丹张昊首次因年龄问题受到国外媒体质疑。早在2009年哈尔滨进行的大冬会上,彼时就曾有德国媒体在赛前发布会上公开质疑张昊的参赛资格问题。用现在的话说,那位女记者的提问相当内涵——请问张昊先生,您是在什么大学就读的什么专业?当时的张昊一脸茫然,在支支吾吾数秒钟后答出了一个恐怕是全世界都不曾有过的本科专业名词。好在机灵的翻译“将功补过”,巧妙地利用中英文间的表述差异化解了尴尬。一个德国记者,数十个中国媒体人,全场鸦雀无声竟无人能道出个所以然。这足可见绝大多数中国记者对于改年龄现象的默认乃至漠视。

对屡禁不止的“年龄门”缺乏长期正面监督的媒体尚且如此,身为主管部门的体育总局更是无力将此顽疾连根拔除,他们所能做的也只剩下了选择性矫枉。一度因更改年龄在国际赛场蒙羞的中国足球,在韦迪上任后彻查小球员的骨龄,却也无可避免地造成矫枉过正的后果。这其中,固然体现了足协改头换面从青少年做起的决心,但更多的还是受制于足球的独立行业协会对于奥运会赛事的年龄限制,以及各大洲足协对于球员更改年龄的彻查严打。申花小将冯仁亮就在亚洲杯前火线“下岗”,而此前周海滨在全运会期间爆出的年龄悬案也被亚足联记录在案。

相比之下,在其他一些管理相对欠规范或是比赛密度较为松散的行业协会中,年龄问题就会随之被无形掩盖。以花样滑冰和体操为例,不同于足球的“以大打小”,国际滑联的年龄限制旨在避免“以小比大”。一旦参赛运动员在成材初期没有相关国际比赛的参赛记录,同时他们又缺失国内比赛的电子信息存档,年龄问题也就很自然地成为国外媒体质疑的对象。至于现在发生的董芳霄和张丹张昊事件,则更是由于各方信息本身存在的乌龙所致,当事人根本无从辩解,换来的只会是变本加厉的怀疑。

无论是勘误还是某些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有意为之,“年龄门”所伤害的绝非运动员或是项目本身,而是对于整个中国体育诚信的怀疑。更可悲的是,诚信的缺失远非其唯一恶果,类似于如今足协彻查球员骨龄居然查出一对双胞胎兄弟相差近半岁的“黑色幽默”,才是为维系这套摇摇欲坠的诚信体系而不得不付出的无可估量的高额成本。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princeliao]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