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 > 2010广州亚运会 > 评论 > 正文

解放日报:亚运减肥计划也伤脑筋?

2010年11月26日09:57解放日报我要评论(0)
字号:T|T

广州亚运会临近尾声,关于亚运瘦身的讨论也多了起来。广州亚运会是一个身材圆润的“胖美人”。42个大项、476个小项的设置,创下历届亚运会之最,更超过拥有28个大项的北京奥运会,接近了举办城市能够承受的极限。

奥运会都忙着瘦身,亚运会也不例外。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法赫德·萨巴赫近日表态:2014年仁川亚运会,将把比赛大项减少到35个,亚运的“庞大”身躯终于要“减肥”了。

然而到底怎么“瘦”,“瘦”掉哪些项目,似乎还需要费一番思量。

臃肿身材有隐忧

亚运会在设立之初只有不到10个项目,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比赛项目和参赛人数都成倍增长,一举超越了同级别的非洲运动会和泛美运动会。广州亚运会更是亚运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9704名运动员超过了上届多哈亚运会,42个比赛项目更达到北京奥运会的1.5倍。

亚运会臃肿的身材给赛事主办方出了不少难题。2006年多哈亚运会期间,由于运动员报名的数量超出预期,运动员村床位紧张,组委会不得不紧急调用多条游轮,提供给部分代表团作为临时居所。

上海体育学院副教授郭讲用和记者分析,亚运赛事规模过大,不仅稀释了金牌的含金量,还会大幅增加举办城市的财政支出和接待压力。经济实力雄厚的国家或城市尚能应对,但一些不够富裕的举办国或地区就难以承受。

如何瘦身存争议

按照亚奥理事会的设想,从仁川亚运会开始,项目设置采取“28个奥运项目+X”的模式,最多不超过35项。X,是指带有亚洲色彩的非奥运项目。

也就是说,“瘦”只“瘦”非奥运项目。根据这一思路,中日韩传统三强并不受到太大影响,但对一些实力相对欠缺的小国和地区,则是利空消息。

从广州亚运会来看,亚运会上的奥运项目金牌之争,基本被中日韩等体育强国和地区包揽。强弱差距太大,使得比赛的精彩度大打折扣,也会降低观众的关注程度和赞助商的兴趣。

不少体育小国和地区擅长的非奥运项目,虽在本届亚运会碰到了中国观众不甚理解规则的烦恼,但总体来看活力十足。如板球、藤球等项目,由于参赛选手水平相对接近,队员在场上比得有劲。还有许多非奥运项目,都是在亚洲群众基础良好、人民喜闻乐见的项目,能引导和推动更多人参与。

另外,具体减掉哪些非奥运项目?目前来看,武术和空手道留下的可能很大,但板球、卡巴迪、龙舟、围棋等未必有好运。亚运会在减少非奥运项目进行“瘦身”的同时,必然会削弱了亚洲体育品种的多样性。

亚洲特色不可弃

亚运会毕竟是亚洲的运动会,她承担着向全世界展现更多的亚洲体育色彩的职责。亚运“瘦身”,显然也应该把保留亚洲特色放在重要的位置。

毋庸置疑,奥运会是当今世界体育的最高圣殿,代表着世界体育发展的潮流,亚运会项目设置看齐奥运,是正常之举。不过,奥运起源于欧洲,带有鲜明的欧洲地域特征和欧洲文化色彩,击剑、体操等项目都是欧洲人的传统强项,传入亚洲的历史并不悠久。

相反,许多亚运会上的非奥运项目,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们不仅深受亚洲人民的喜爱,还融入了浓郁的东方文化色彩,甚至成为一些国家的国粹,如日本的空手道、南亚国家的卡巴迪、东南亚国家的藤球,还有中国的武术、龙舟、围棋等。

如果仅仅为了瘦身,把亚运会最终办成只有亚洲人参与的“奥运会”,这显然和展现亚洲多元化的体育文化主旨背道而驰。地域文化色彩是亚洲体育的重要组成,简单地把极具亚洲风采的一些非奥运项目砍掉,并非上策。

根据亚奥理事会的计划,将把台球、壁球、保龄球等项目放到亚洲室内运动会和亚洲沙滩运动会上去。遵循这一思路,亚运会能否把一些亚洲人不擅长的奥运项目,放入其余竞赛体系?与此同时,留下和扶植一些带有亚洲文化色彩的特色项目? (本报广州11月25日专电)

[责任编辑:jerryhao]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图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