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 > 2010广州亚运会 > 评论 > 正文

魏纪中:杨明观点片面 大国主义不可取

2010年11月21日15:31新晚报我要评论(0)
字号:T|T

近日,新华社高级记者杨明的一篇关于亚运会金牌战略的稿件引发了各方的关注,从媒体到体育局的官员都参与到了这场关于中国体育的大讨论之中。前往广州观战亚运的现国际排联主席魏纪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一问题的独特见解。

我觉得新华社这篇文章,是有片面性的。第一个片面性,他(杨明)说亚运会我们中国派业余运动员参加,这一点,是错的!你要求别人派好的来,你自己却不派好的参加……这其实是个大国主义的思想。我觉得其他观点都可以讨论,但这个观点是不允许讨论的。这是会产生很坏的国际影响的!金牌战略问题,是我们国内的 事,与别人无关。但你怎么能号召我们不派好的来,别人派好的来?!这点是严重缺乏考虑,他不了解这个情况。所谓的金牌战略,要淡化金牌的意义,主要是对政 府体育机构而言,但对运动员不存在淡化金牌的意义。

对于群众来讲,也不存在淡化金牌的概念。他看中国运动员比赛,当然希望中国运动员 赢,他难道希望中国运动员输?但现在中国观众的水平也提高了,不但希望中国赢,别的运动员赢他也高兴。对于体育行政当局来讲,竞技金牌和群众体育这两者不 是对立的。新华社这篇文章就把两者对立起来,认为此长彼消的。

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从文化来讲,等于公益文化和产业文化。他们是不同的,不同的政策,不同的财政来源。我们就从钱的角度来讲,竞技体育分两个方面,一种是有市场的,一种是没市场的。

有市场的应该更多依靠社会,政府逐渐的撤出投入,我不是说以后政府不投入,但对职业体育要逐渐减少,放给市场。现在的错位是:政府投入很多的钱,提高了 运动员的水平,运动员根据这些投入所产生的市场回报,都给了运动员(运动队),政府没有得到它应该的回报。这些收入政府应该有一定程度的回收,不能被完全 分掉,这样可以保证经济上的循环再投入。

再看大众体育。政府要投入,因为这是公益事业,但百姓也要投入,这是对自己身体健康的一个必要 加强。严格来讲,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应该是两个来源。对竞技体育是政府直接投入;而大众体育投入,政府没给钱,给的是政策,比如彩票。体育彩票收入,被规 定用于大众体育的发展。销售体育彩票的收入,按照国家规定,是不允许用于竞技体育的,除非你挪用。

政府对群众体育设施的投入,主要两个 方面:第一基本体育设施的建设,第二是学校体育。我认为,群众体育最基本的是学校。而现在学校体育不归体育部门管,归教育部门管,这就是两者不协调。很简 单,现在义务教育制,理论上所有孩子、也就是未来社会的全部人,都出自学校。教育部门提出“德、智、体”,“体”放在第三。对于“体”,教育部门没有硬性 指标,投入自然不会太大。对教育部门来说,升学率是硬性的考核,学校体育成为盲点;对体育部门来讲,竞技是衡量的标准,学校体育不归他们管。因此,最大的 一块群众体育(学校)就被忽略了。

广州亚运会和北京奥运会,我觉得没有什么可比性。为什么?第一,奥运的产品是世界的,亚运会的产品是 亚洲的。第二,在竞赛主题上不一样。奥运会是精英赛事,并因此设立了一定的参赛标准,其次是在这个基础上兼顾大团圆;亚运会,我们是开放的,欢迎所有人参 加,强调的是一个亚洲节日。奥运会强调谁拿金牌第一、第二、第三;亚运会强调的是,金牌涉及的面要广,有多少人能够拿到金牌和奖牌。

我所说的面,是奖牌涉及面,哪怕一个代表团只有一块奖牌,那也是拿到了,而不是从绝对数量或者比率来说。中国之所以多,其实是因为我们设项多,而中国作为亚洲第一体育大国,整体水平高,自然就拿得多。我们为什么要设项多呢?也是为了增加其他国家拿牌的几率。

现在中国的金牌确实拿得多,这让我们思考:该怎么看亚运会?应该从另一个角度来,不是盯着金牌数,而是发挥最好的成绩。但如果你的目标就只是金牌,拿到 就好了,成绩好坏无所谓,这样的功利思想就会引起大家不同的看法。所以,从中国来讲,运动员怎么能不拿金牌?不过,我们要提更高要求:不仅金牌,还要世界级的高水平。这不仅仅代表中国,而是代表我们整个亚洲。

[责任编辑:shineluo]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图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