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 > 2010广州亚运会 > 评论 > 正文

南国都市报:200金也不等于体育强国

2010年11月16日13:49南海网-南国都市报敖铭我要评论(0)
字号:T|T

2010广州亚运会第2比赛日中国体育代表团夺金势头不减,很显然,从第一天一直到亚运会闭幕,中国都会雄踞奖牌榜第一。所以,金牌的多少早已经不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焦点。

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看亚运会到底有没有“意思”。各国运动员都来自什么“单位”?他们跟中国运动员一样都从国家拿工资吗?如果不当运动员了,他们会做什么呢?当我们搞清楚了这些问题,也许就会明白,亚运会拿200块金牌也并不代表中国已经从体育大国已经转变为体育强国。

日本是面镜子

日本运动员的成长曲线一般是小学阶段培养兴趣,初中开始接受专业训练,然后进入某一个项目专业度较高的高中,继而进入大学。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少数运动员是进入专门的体育学院,更广泛的运动员是在名牌大学读书,一边完成学业,一边训练。这种模式一方面保证了运动员在教育水平上不低于普通人,另一方面全民体育教育使得选材面更广泛。很多运动员都是在大学读书阶段参加亚运会和奥运会比赛,而在大学毕业之后,他们往往进入一些著名企业,其主要“工作”还是训练和比赛,但同时获得了企业的赞助。

中国模式有弊端

中国的模式基本是小学三年级之前培养兴趣,体育老师发掘“苗子”,推荐到体校,之后就基本没文化课了,小孩子每天就是训练和比赛,一直到进入国家队,拿奥运金牌。近年来运动员都很珍惜自己在国家队的机会,明星运动员会签很多商业赞助合同,为自己的后半生储蓄,而偏门项目的很多运动员在退役后也基本没了出路。参加本届亚运会的900多名中国运动员中,都哪些是大学生,哪些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运动员呢?

我们现在还不能断言日本模式就值得中国学习,但日本学校的体育发展的确比中国只强调中考、高考分数的教育体系更全面。

全民健身任重道远

当中国体育代表团在2008北京奥运会以51金创造中国体育辉煌的时候,教育部对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呼吁则被奥运金牌的狂欢压倒。中国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正呈逐年下降趋势,20%的初三男生连1500米跑都无法完成。出生于60年代、70年代的人可能现在还津津乐道中学时期学校田径运动会上拿过几次1500或800米的第一,还在怀念踢球踢到天黑找不到球,而现在的学生在放学后则直接钻进父母的小汽车回家玩网游去了。

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也希望把全民健身扩大与推广,今年也积极向社会各界征集意见。但如果各地执行机构仅仅把老年人的踢毽子、扭秧歌作为全民健身的业绩呈报交差,恐怕全民健身对于中国体育强国目标实现帮助不大。中国老百姓平时最喜欢参加的体育运动是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篮球、网球、游泳、台球以及棋牌。但是各项运动都出现这样的驱使,打球的人年龄逐渐增大,年轻人越来越少。当我们在运动场找不到年轻人的时候,我们可以去网络上找到更多的青少年在玩网络游戏,在进行所谓的“偷菜”。

如果现在中日韩三国以真正的初中生、高中生进行一场同年龄段的运动会,比拼的是田径、游泳、足球、篮球、排球这些基础项目,估计中国会排在最后。 (敖铭)

(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责任编辑:simonshen]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图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