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 > 正文

封闭72天成就旗手梦 8老旗手因太高险落选

2010年11月16日06:31信息时报杨琳我要评论(0)
字号:T|T

  亚运会开幕式的第一天,在增城体育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让人铭记:中国军团夺取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1000枚金牌。就在国旗冉冉升起的那一刻,全场响起振奋激扬的国歌声。在完成升旗任务后,三名旗手落泪了,因为他们很幸福,也很感动。

  亚运,是一场重大体育盛宴,将进行476场盛大的颁奖升旗仪式,45个国家和地区的旗帜1300余次在各个竞赛场馆庄严升起。日前,记者近距离接触武警广东总队163名亚运旗手,目击他们的训练与生活,解读他们的情感。

  8名老旗手 因为太高一度落选

  早在年初,一场由亚组委主导的亚运旗手选拔活动在广州悄然进行。根据仪式的需要,亚运旗手人数为150人,候补旗手13人,共需163人参加集训。旗手的条件极其苛刻,除五官端正、身材均匀外,还要经过政治考核、背景审查和心理测试等一系列关卡。

  最后,亚组委负责官员把目光投向了武警广东总队一支队。这是一支诞生旗手的部队。广东省内各类盛大活动的升旗任务,几乎都由这支部队派出。今年9月3日,163名亚运旗手经过严格筛选脱颖而出,赶赴集训营地展开封闭式强化训练。

  电动装置纰漏旗手促成改正

  按国际惯例,广州各亚运竞赛场馆必须不断进行测试赛,包括升旗仪式在内。担负升旗测试任务的8名旗手由亚组委专门指定,他们分别是沈二军、王闯、孙钦省、张卫平、马和伟、吴立表,王春光和王华。亚组委表示,挑选这8名战士,是因为他们在去年亚洲田径锦标赛上的升旗表现令人赞叹不已。

  今年9月,亚运村运动员入村仪式进行第一次测试。升旗手发现了设计中的纰漏:亚运村所有旗杆都有电动升旗装置,但每根旗杆都是按照中国国歌的演奏时间来设置上升速度,但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旗帜升旗时间并不一致。比如中国国旗升旗时间为48秒,东帝汶国旗升旗时间最长,为3分27秒,而阿曼国旗升旗时间最短,只有40秒。发现问题后,升旗手马上向亚组委反馈,提出改装设置。这一建议受到亚组委的高度重视,改装很快落实。

  8名战士成为庆典的闪亮名片

  测试结束后,广州军区战士文工团团长、主掌亚组委庆典部的吴朝刚大校偶然发现,亚组委升旗手背景资料库里并没有这8名战士的名字。也就是说,这8名优秀的老旗手并没有入选163名亚运旗手。

  据了解,亚组委定做的30余种各类服装,全部根据这8名战士的体形定做。亚运会系列物资发布上,这8人身着旗手服装通过媒体向全世界亮相,赢来一片赞扬。他们已经成为亚组委庆典方面的闪亮名片,为什么他们会落选呢?

  吴朝刚连夜将电话打到了部队方面了解情况。原来,去年亚洲田径锦标赛挑选的旗手身高标准是1.82米以上,24名旗手全部在一支队产生。24人中,最高的达到1.88米,最矮1.82米。然而,亚运会需要的旗手数量达到163人。为保证旗手身高均匀,部队方面将旗手的身高严格限制在1.76~1.80米之间。这样,8名老旗手因身高超高而落选。

  了解情况后,亚组委方面连夜与部队方面紧急磋商,8名老旗手很快接到命令:火速打点行装,连夜赶赴旗手集训营报到。不仅如此,他们还被委任为集训营资深升旗教练。光荣的机会失而复得,战士们喜极而泣。没几天,亚运会另外两个升旗部队——广州军区警卫营和驻港部队三军仪仗队都来到集训营,专程赶来与8名老旗手切磋技艺,统一动作,提升水平。一场不为人知的特殊训练迅即展开。

  苦练出绝招

  45面旗帜熟记于心

  这是一项在《武警部队军事训练大纲》里完全找不到的训练内容。旗手全部的训练科目及内容,由旗手在总结奥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升旗经验中借鉴设置。施训时间是铁定的,只有72天。

  集训营的新旗手们告诉记者,训练最难的科目就是“识旗”。本届亚运会有45个国家和地区参赛,这就意味着旗手们要牢记45个国家和地区的名称,要熟知45面不同的旗帜和45首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升旗歌曲的旋律。

  集训营教员陈国川告诉记者,前不久,亚组委专门为训练旗手而编印了《第16届亚运会颁奖仪式45个国家和地区旗帜图册》。书到手中,旗手们一头扎了进去,着了魔一样研究,大家开始摸索规律总结心得。参赛代表团众多名字难记,旗手张卫平就把国名后面带“斯坦”两个字的国家集中在一起记忆,巴基斯坦、巴勒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这样顺下来,记忆就变得简单多了。关于国旗识别,旗手马和伟还编了一套顺口溜。旗手王春光则表示,最难分辨的是科威特和阿联酋的国旗,它们的色彩搭配、图案组合几乎一样;最容易挂错的则是韩国国旗,因为它的图案类似于太极八卦图,正反需要仔细辨别。为了让旗手们加强记忆,集训队在饭堂前黑板报的反面刷上45面旗帜,要求所有旗手饭前必看,队前必问。而且集训队还把45面旗帜的图案印在扑克牌上,一面印图案,一面印旗名。闲暇的时候,旗手们圈坐一起打牌,看似在玩,其实是在训练。

  集共同智慧

  独创旗手步旗手礼

  集训队队员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一天的动作训练便开始了。每天走旗手队形1小时,站4小时旗手军姿,剩下正课时间就是反复练习操旗动作,一直到晚上9点收操。每天下来,每名旗手不允许自己有多余的精力。教员陈国川说:“为了展示中国军人、中国男人的形象,我们必须进行这种饱和式训练。”

  光苦练不行,必须“巧”字当头。旗手集共同智慧,独创了“旗手步”和“旗手礼”,经亚组委确定认可并定名,纳入训练内容。旗手王闯自豪地说:“这是16届亚运会独有的,包括奥运会在内之前所有赛事都没有使用过如此专业的‘旗手步’和‘旗手礼’”。

  据介绍,“旗手步”与条令规定齐步动作最大区别在于两点:第一是步速慢于条令规定,显得庄重,就是穿解放鞋,脚跟扣地声音也比较响亮;第二是扛旗手、护旗手摆臂高度保持与扛旗高度一致,而今年刚修改的新条令则要求前摆30厘米、后摆也是30厘米。而“旗手礼”并非举手礼,属右手屈肘成礼,接近正步摆臂动作,但折臂时五指伸直,表示对国旗的敬意,表示国家无论大小一律平等。

  入无人之境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严格来说,不管经历了多少外在苛刻的训练,如果不具备内功,最终都不能成为合格的旗手。内功首先是心理素质,集训队不间断地在不同场合,不断强化这样一种氛围:几百台摄像机对着你,全世界都看到了你的眼神,全世界都感觉到你嘴角的笑意……而这一刻,你却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没有听见,你不为所动。旗手马和伟说:“在旗手的字典里,全神贯注讲的就是这种境界。”

  旗手的训练似乎有一种魔力支撑。就连一个眼神的训练,旗手们都绞尽脑汁,土办法、洋办法都用上了。因为旗手必须眼观六路,出场时眼睛必须直视正前方,每个场馆地形不一样,有的有台阶,不管怎样都不能低头看路,只能用眼睛余光看。旗手还必须听力敏感,因为在现场,各种声音十分嘈杂。升旗时每一组中间有一个队员下动作小口令,声音非常小,要在这个环境里听清小口令,相当不容易。训练时,旗手们要人为地去制造噪声背景。前段时间,集训营有施工队施工,旗手为此还欣喜万分。

  旗手档案

  编撰整理“旗手须知” 山东大汉是旗痴

  旗手孙钦省,山东大汉,2005年入伍,广东省政府警卫中队战士。在163名亚运旗手中,孙钦省是老队员了,也是大家公认的NO.1。入伍那年,孙钦省才17岁。也许是因为身高1米83的原因,他从新兵开始就被挑去升旗。从此,孙钦省与国旗结下了难解之缘。5年兵龄,他基本在升旗生活中度过,参与重大升旗超过100次,大大小小场合升起中国国旗200多次。

  和旗手们聊天时,一向低调的孙钦省谈起为中国冠军升旗,多少有点得意,以至众旗手不免有些“嫉妒”。据了解,在广州举行的亚洲田径锦标赛上,刘翔(微博 官网 博客)获得110米跨栏冠军,孙钦省当时就为刘翔升起中国国旗。了解孙钦省的人都知道,他对升旗痴迷到自己记录整理了厚厚的一本《旗手须知ABC》,这个本子几乎囊括了世界各国国旗的基本知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他又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国际旗手”。

  现在,亚组委数十个竞赛场馆的颁奖经理几乎都认识孙钦省。在亚运会正式开幕前,亚组委进行的数十场测试赛中,这些担负验旗、发旗任务的颁奖经理都为孙钦省对升旗的投入而折服。孙钦省说:“旗一旦递到你手上,责任就全部压在你肩上。任何细微差错,都是中国旗手的耻辱、中国军人的耻辱。”就在今年9月,亚组委在广东从化赛马场进行测试赛,孙钦省和旗手一起担负升旗任务。音乐响起,旗杆电动马达突然断电。孙钦省等6名旗手果断采取紧急措施,机动旗手迅速冲上去,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摇把,插入旗杆,手动升旗,观众席上一片掌声。

(信息时报)

[责任编辑:robywang]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图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