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 > 2010广州亚运会 > 项目新闻 > 正文

柔道花季女孩满身伤病 20岁的年龄50岁的骨头

2010年11月15日13:59新华网邹大鹏我要评论(0)
字号:T|T

新华网广州11月15日体育专电(记者邹大鹏)“你不要写我,没有人会看的,不会有人关注我们”。

郝艳的脚部韧带断了,缠着厚厚纱布的她坐在亚运会看台上为中国柔道队的队友加油助威。面对记者的采访请求,这个18岁的小姑娘笑呵呵地拒绝了——“等我出了成绩成为明星你再来采访我,那时候就有人关注我们了,你的报道也会有人看了。”面对可能擦肩而过的“出名”机会,小郝憨憨的笑容中透着纯真让人不忍回绝。

然而,记者还是想把“郝艳故事”讲出来,不只是为了郝艳,更为了那些作为中国体育金字塔下“基石”的众多无名英雄。这里不仅有“蚕豆手”、“老年骨”、“摔跤耳”、“百断筋”等关键词,更有他们默默无闻的汗水、泪水和无悔的青春。

一个柔道女孩的“蚕豆手”和“短发妆”

作为“荣耀”标志的“摔跤耳”,让人们知道了对抗项目背后的残酷和惨烈,柔道项目的“蚕豆手”也是如此。

郝艳伸出双手时有些不好意思,她每根手指的关节连接处都鼓出了一个蚕豆大小的包块,显得格外凸出。“想戴戒指都不好戴,”开朗的小郝不忘开自己的玩笑。她说,很多观众以为柔道揪来抓去像“打架”一样,其实这个运动讲求稳、准、狠,特别是要通过手指的力量抓住对手质地很硬的道服,才可以做接下来的摔、投等动作;手指长期发力、肿胀、变形伤害很大,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有些队员做手术清除了积水,但训练一段时间后又是这个样子了,久而久之就无法恢复了”。

这一点在本届亚运会中国柔道队教练刘玉香的手上也得到了印证。虽然已经退役任教,但她的手上还是留下了永久的“功勋”。然而,姑娘们需要面对的不仅如此,“摔跤耳”在她们身上也留下了烙印。“比赛对抗激烈,留短发比较方便,但大家都会用头发藏一下耳朵,”郝艳说,这其实很矛盾,队友们也爱美、也喜欢长发,但训练需要只能这样,“如果有一天我们中有谁描眉化妆,自己反而会觉得不自在了”!

对于自己和队友的身材与社会上“以瘦为美”的风潮相反,1米80多的郝艳并不介意,“我们是壮,不是胖,结实点的健康美也挺好”。

年轻的“老年人”:老年骨和百断筋写下坚持

已经练了6年柔道的小郝还没有取得过大赛成绩,但这次能够参加中国队集训对她已经很不错了。“如果韧带不断,我还可以给队友们当个陪练,”郝艳并不担心自己的脚伤,“骨折、断筋是平常事,我都断过几次了,虽然当时很疼,过去就没事了,恢复好了还能接着练!”

郝艳所在的78公斤以上级女孩多是“特大号”选手,经成以看到她们缠着绷带上场。她表示,由于体重大,爆发力要求高,她们在训练中受伤很平常。与“百断筋”相比,骨骼的损伤要更隐蔽。“20岁的年龄,40、50岁的骨头,说的就是我们。”郝艳告诉记者,因为发力对抗不断做动作磨损很严重,柔道选手的手肘关节都留下了职业病,损伤很大。

采访中,许多队员和郝艳一样,并没把伤病太当回事,包括在队内训练中被摔成“乌眼青”的林美玲,虽然眼睛一度肿得不成样子,但还是站到了女子63公斤级的赛场上。“国家和队里培养我们不是让我们吃白饭的,30岁前还不出成绩就没啥希望了,”郝艳的答案很直接。

你,还能记得她们吗

竞技体育是残酷的,金牌注定只属于少数的胜者,而当这些金字塔尖的冠军接受掌声和欢呼时,我们总是容易忘却那些提供底部支撑的人梯。小郝,只是其中一个。或许,她无法站上世界冠军的领奖台;或许,她将终身默默无名黯然隐退;但无论如何,不要等到他们成为邹春兰、才力等符号式人物后,才看到他们的理想、坚韧和付出。

如果我们不能记住他们的名字,那么,请记住他们的故事。

(新华网)

[责任编辑:simonshen]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图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