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 > 2010广州亚运会 > 周边新闻 > 正文

开幕式上“大变活人” 演员导演后台相拥而泣

字号:T|T

开幕式上“大变活人”

水手们翘首企盼。南都记者 刘可 摄

开幕式上“大变活人”

亚细亚鼓手造型别致。新华社发

开幕式上“大变活人”

空中飞人组成的笑脸。 新华社发
1

节目《渔船远航》

演员:武警官兵

变身:大船纤夫

南都讯 记者刘中元 通讯员祝俊业陈海锋镇一陆建东亚运会开幕式上,梦幻海舟、海浪,将岭南先民开拓海上丝绸之路的情景再现在世人面前。节目中刚强忠厚的纤夫、勇敢顽强的水手、激愤奔涌的海浪,全都由来自武警广东总队第二支队的804名岭南特警队员扮演。就连海上巨轮也由武警官兵驱动。

大船不用电脑程序,必须用人

亚运会开幕式总导演陈维亚透露,导演组认为这么一艘象征中国人开拓进取的大船如果用几个马达、电动车推动就太没有意思了,用人才最有震撼感。有人提出用电脑程序控制,但是导演组一致认为在这样的关键时候,不能相信电脑,这样的任务落到了武警广东总队第二支队的肩上。

参加开幕式条件苛刻到简直比挑选运动员还严格:身高1.68至1.82米;年龄18至23周岁,体重不得超过140斤。更苛刻的是演员身上必须要有大块大块、凸凹不平、富有层次感的肌肉。充足的臂力、腹力、耐力更是必不可少。经几轮选拔后,亚组委最终敲定804人。

在表演分队进驻亚运会开幕式举办地海心沙一个月后,执行导演冯南宣布了演员分工:120人扮演大船“纤夫”,600人扮演滔天海浪。剩余的84人中,16人担当指挥保障人员,40人担负整个开幕式表演道具保障任务,最后余下28人就是替补演员。

22吨大船:120名“纤夫”纯人力巧驱动

表演进入第12分钟,一串串写有中华百家姓的渔灯凌空而起。120名热血汉子在一声声震撼人心的号子声中,手拉肩扛出一条船头镌刻着巨鹰的巨大航船。

这艘大船是目前最大的单体可移动道具。为了真实营造出船行大海中波涛汹涌的感觉,大船还特意设计了双轨,让它可以360°旋转,无疑这样的设计增加了驾驭难度。”

队员们协调导演组专门请来大船的设计师、制造师、工程师讲解大船的构造和机械原理。根据船的构造,他们将120名表演队员分为二组:一个是方向组,由96名“掌舵手”组成,他们负责推拉4个角的大轮子,控制大船的移动方向;一个是24个队员组成的动力组,位于船体四周,主要是拉船上钢丝绳,为船的运动提供动力,还负责控制大船做出摇摆、晃动、旋转等惊险动作。

在13天磨合期里,队员们平均每天推拉大船10个小时,累计7800多分钟,行程达280多公里,平均每天20公里……

大船转动误差不得超过5度

亚运会开幕式仪式和表演队编导冯南告诉记者:“激战漩涡”这个场景要求场上“海浪”、“水手”、“纤夫”共同完成8个惊险动作。比如船体摇摆的方向、帆布偏移的方向和海浪摆动的方向必须一致,丁点差错都不能出。

《海洋之舟》执行导演闵锐说:“巨大的漩涡对大船是最大的考验,在这个节骨眼上,如果大船转动误差超过5度,就会被卡死,甚至翻倒、脱轨,后果不堪设想。”

怎样解决这个难题呢?表演队开了36次会来商量解决。下士陈叶武是表演队里的“智多星”,一天饭后,他围着大船转37圈有了主意:“只要让4个角的大轮子同时朝着相同或相反的方向转动相同的度数,大船就会乖乖地听话!”按陈叶武的想法做了一次实验,果然奏效。

拉帆的绳索都是用半径5厘米的粗重钢丝做成,一场训练下来,队员们的手套都被磨成一个个大窟窿。经历5个多月的表演训练后磨破了10000多只手套,3000双鞋子。

2

节目《花城相邀》

演员:火箭炮兵

变身:猎德鼓手

南都讯记者刘中元通讯员李华敏罗辑张遥红色盛装犹如跳动的火苗,震天鼓声仿佛响彻寰宇的惊雷,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鼓声和充满阳刚、激情的呐喊,520名“亚细亚鼓手”将亚运会开幕仪式再次推向高潮。

据了解,出演该节目的所有鼓手均来自广州军区某火箭炮团,前不久,该团刚刚从西北大漠演习归来,这些演员们来不及拭去演练场上的尘埃,旋即投入到节目的彩排之中。

在鼓手们的牵引下,四根拱形的火炬臂架分别从四条轨道向中央火炬台缓缓移动,鼓手们当中负责安装火炬支架的工作人员迅速连接、启动升降装置,在装置的作用力下,火炬臂共同托起火炬台缓缓上升……

3

节目《白云之帆》

演员:武校学生

变身:空中飞人

南都讯记者张英1300多名河南登封少林塔沟武术学校学生参与演出的“白云之帆”,无疑是开幕式最扣人心弦的节目。180名少年吊着在最高达80米的空中翻飞,随着音乐和帆屏的变化摆出各种造型,钢丝的另一端,是1200名少年牵引着空中的同伴做出各种动作。他们靠的就是重复练习之后的默契配合。

昨日中午,这些孩子已经收拾行李赶往河南。鲜花和掌声留在了身后。

演员选拔不能晕船晕车恐高

最开始产生这个创意的时候,团队并没有设计用人力牵引,而是打算用电脑和机械进行控制,但是当导演团队到了塔沟进行沟通和试验之后,发现人力牵引的效果比机器“更准更好”,于是果断放弃了机器,改由人工牵引。

接下来就是非常严格的挑选和练习了,“必须要胆大心细、身手敏捷、能吃苦,而且不能晕船晕车恐高,有些孩子上去之后都吐了。”开幕式总导演陈维亚说出一连串的选人标准,最后确定的180名学生是从3万名学生中精心挑选出来的,他们在练习的时候还要克服不小心磕碰到帆屏的危险,“因此服装方面,护腕、护膝、护肘、样样齐全,藏在宽大的衣服里面,不能影响演出的安全。”

开幕式后三度落泪

在开幕式尾声,一只雄鹰展翅高飞,塔沟武校的孩子们在候场区,看着这只雄鹰,一个一个都流出了眼泪。教练梁华伟说,“我们辛苦了一年多,在开幕式结束的一刹那,真的非常感动。所有的累、所有的辛苦,都值得。”12点多等观众退场完毕,学生们也回到海心沙岛上,大家再次抱着教练、导演痛哭。

凌晨一点多,学生们纷纷睡去,教练和导演还在开总结大会,表示不能放松,回河南之后要进行正常的武术训练。

因为海心沙岛上马上要入住亚运闭幕式表演团队,外加学生们要赶回河南参加正常上课训练,所以开幕式后第一天,学生们就要离开广州。

广州给了这些来自河南的孩子新鲜体验。学生柳新乐说:“我们河南吃鱼不容易,在这里几乎每天都可以吃到鱼。这对我们来说是新鲜的,比较好吃。”

在演出之后,1600套演出服要如数交还亚组委。教练梁华伟说,演出服虽然上交了,但是美好的记忆还在。

据悉,“白云之帆”团队来广州演出,吃住行全是河南登封少林塔沟武校自费。由于担心水土不服,学校还特地带了40名厨师来给学生们做北方菜。教练梁华伟认为,“演出不是为了赚钱,是以培养人才为主”。

相约深圳大运会

这次亚运开幕式之后,“白云之帆”演出团队中的一些学生将会开始找工作。以往,学生的就业方向以影视、武术、教练为主。不少学生表示,亚运开幕式演出让他们有了更好的就业途径,特别是在威亚技术方面。

据悉,“白云之帆”表演团队将在明年再次相约广东,他们已收到2011年深圳大运会开幕式演出邀请,回到河南之后就会研究表演什么节目。教练梁华伟说,大运会开幕式的参与表演人员肯定会超过1600人,届时会以武术节目的形式演出。

昨天中午12点多,载着1600名学生的40辆大巴缓缓驶出广州城,一些孩子默默流下了眼泪……

(南方都市报 刘可)

[责任编辑:shineluo]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图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