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评论 > 综合体育 > 正文

张斌:广州亚运会 应让更多百姓参与到赛事中

2010年10月28日08:15东方早报张斌我要评论(0)
字号:T|T

数字可以喜人,可以让人温暖,大多时候又是茫然和生冷的。老百姓,最关键是大赛承办城市当中的那些老百姓,他们对于统计数据不像对CPI以及房价那样敏感,他们不需要世界纪录般的统计数据,他们只要自己的内心感受,除了大赛很容易带来的兴奋与豪迈之外,他们更看重被尊重。

北京奥运会期间,来自伦敦的2012年奥运会组委会的官员们作为观察员冷静地品读着中国人的作品,他们此后发表的诸多观感有意无意之间很容易被我们忽略掉。

除了对于北京的盛赞之外,这些英国人也在慨叹伦敦乃至英国投入到一届奥运会之中的财力和行政力量将远远逊于北京,近来英国公共财政的大削减也证明了这一点,曾经无比看重所谓“奥运遗产”的英国人,也要被迫从公共体育和艺术方面挥动砍刀了。除此之外,伦敦人还有一份小小的自信在北京萌发,他们坚信自己的奥运会能够体现出更为全面的全民参与性,他们会在门票票价以及诸多方面进行调控,让更多的人可以走进赛场分享这一盛会。

对于英国人的观感,我们不必在意,一个13亿人口的国度如何让自己的国民都有一份参与感和认同感,我们似乎并不外行,甚至一向轰轰烈烈的。也许我们在参与感的理解上,与别人存在着差异性。到了温哥华冬奥会的时候,伦敦的考察团又在大谈票价的问题,因为他们看到了赛场当中的空座位很是扎眼。这样的缺憾对于我们来讲几乎是不存在的,无论是奥运会还是世博会在中国举行必有一种特殊的时代表象,诚心诚意的东道主,一再创造历史的巨大投入,巨大群体的爆发式参与,一个接着一个炫目的世界纪录就此可以留存下来。北京的奥林匹克中心区至今最主要的收入还是旅游门票,依照别国前例,相关的旅游收入在大赛之后半年就会逐渐萎缩,可是北京尽可以延续较长一段时间,上海莫不如此。13亿,这个最为庞大的消费群体无需拉动,自有需求。

数字可以喜人,可以让人温暖,大多时候又是茫然和生冷的。老百姓,最关键是大赛承办城市当中的那些老百姓,他们对于统计数据不像对CPI以及房价那样敏感,他们不需要世界纪录般的统计数据,他们只要自己的内心感受,除了大赛很容易带来的兴奋与豪迈之外,他们更看重被尊重,可以更为直接地分享大赛以及大型活动给予的美好感受。因此,所有大赛和大型城市活动的组织者都要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那就是与自己城市之中的百姓进行有效沟通。我们基本上认定,大赛或者城市盛典自然惠及每一位城市成员,无需多说,可是百姓的观感是极其复杂和现实的,哪怕是家门口一条马路反复以某种名义被挖开三次,对其交通出行造成阻碍,也会通通将不满归咎于那些远景亮丽无比的城市目标,并且深深质疑所有的合理性。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城市变得漂亮理应是城市管理者应尽之责,时下也确实可以满足我等的心理预期,也是我们特殊发展阶段的必然诉求,市民们也会随着城市在最后一刻的光鲜亮丽而有些满足和兴奋,这个时候,这座城市付出的代价就变得不是那么重要,金钱的投入可以转化为GDP,皆大欢喜。

广州亚运会在即,日后有学者可以这座城市为标本解剖一下,中国的老百姓是如何渐进接受一次大赛进入并且改变他们生活的。走在时下的广州城,你看到的最新城市建设成就,高楼大厦丝毫不逊于维多利亚湾,织造出亚运会开幕宏大的背景,这是现代化的表征,但绝不该是全部。公众更加在意城市管理者对待群体心理感受的诚恳度到底有多少,更加在意他们居住的城市是否昌明和谐,那份感受理应是最大的满足。广州组织者这一次尝试着用开幕式珠江10公里巡游的方式让市民们可以进入到开幕式的真实场景之中,鼓励市民们在开幕式当晚用花草装扮自家的窗台,以呼应“绿色一分钟”的主题,期待能够达成一座城市的集体参与,让市民获取一份难得的满足感。这些做法之中的诚意已经显现出来,百姓自然会有回应。中国的老百姓通情达理,城市的管理者只需要诚心待之,沟通方式本就多样,让市民对自己的城市有信心且感到温暖不仅仅靠灯光点亮的全新建筑群体。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