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综合体育 > 综合其它 > 正文

从北京到广州亚运20载轮回 中国体育历史跨越

2010年10月12日08:14新华网凌广志、高鹏、贾文军、李嘉、汪涌我要评论(0)
字号:T|T

  20年,不光是集资手段的变迁,科技的突飞猛进也使两个亚运会处于完全不同的“档次”。在北京亚运会上,计算机成绩处理系统在每场比赛结束后的3分钟内整理出非正式成绩表,15分钟后在新闻中心发布成绩公报,当时人们因其时效快捷而引以为豪。而在即将开幕的广州亚运会上,运动员成绩经裁判认定,到成绩登录亚运会官方网站向全世界发布,只需不到10秒钟。

  从15分钟到10秒,这是20年的亚运科技跨越!

  类似的科技进步还有很多:20年前,照相机拍下径赛运动员冲刺终点的瞬间,胶片经显影、定影后交裁判员进行成绩认定;而今天与计算机相连的摄像机摄下冲刺瞬间,裁判员据此同步认定成绩。20年前,记者要想得知成绩数据需到组委会指定的终端机上查询,新闻中心主要支持文字、图片传真;在广州亚运会上,无线网络覆盖亚运场馆的每个角落,随时随地为记者提供最高可达10兆的高速上网查询。20年前,摄影记者通过AP照片传真机发送一张彩色照片需要24分钟;广州亚运会上,基于高速光纤和无线宽带,摄影记者通过使用能够接入Wifi无线网络的数码相机,只需要3秒钟就将一张10兆以内的高清照片传送到服务器接收端,让观众同步欣赏亚运精彩每一刻。20年前,组委会在专门设立的小型印刷厂里日夜印刷着成绩公报,并人工送往各个代表团;广州亚运会则专门设立了大型数据库,各代表团团部都配备了电脑,可随时在网上查询比赛成绩。20年前,气象部门对于未来三天内的预报准确率不到80%;广州亚运会时,气象人员可对未来7天的天气情况作出预报,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在90%以上,各主要比赛场馆天气可精确到1至3小时一报。20年前,门票销售主要还靠人工操作;如今,人们可以用手机登录广州亚运会官方网站实现网上订票。20年前,33个比赛场馆中只有19个场馆具备直接进行电视转播的条件,新闻中心只有一面电视墙,可以接收11个场馆的比赛图像;广州亚运会上,转播信号覆盖40个比赛项目所涉及的40余个比赛场馆,而且部分场馆的比赛将采用3D技术直播。

  “亚运给予广州科技创新的机遇,而科技创新又赋予广州亚运新的光彩。”科技部部长万钢如此评价。

  从北京亚运到广州亚运,从“重中之重”到“举重若轻”,折射了一种时代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广州在举办亚运会过程中,上不完全依赖政府财政,下不主张民众捐款,而是着重走市场开发的“中间道路”,既符合国际办赛的通用做法,也体现了开发体育产业、重视民生利益的先进理念。

  从聚焦金牌到健康至上

  从北京奥运会、第十一届全运会到广州亚运会,近年来组织者的思路开始发生明显变化,即不是单纯地把运动会作为承载金牌角逐的舞台,而是借助运动会的契机推动全民健身的普及。广州亚运会此次把赛地分为几个场馆群,比较分散,虽然给运动会本身造成了一些不方便之处,但却努力追求场馆赛后利用的最佳效果,让亚运场馆不仅服务于运动会本身,更服务于长久的全民健身需要。

  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体育研究专家易剑东说:“中国百姓已经把自身健康看得越来越重,不少人甚至已经将其置于国家金牌之上,因此对于赛场上胜负已经不再那么执著,胜负观逐渐趋于成熟。与此对应的是,政府对于赛事功能也不再是改善形象,而是融入城市建设进程,顺应和满足百姓健身需求。”

  但我们对体育的认识曾经有过偏差。1988年汉城奥运会,中国仅仅收获5枚金牌。当时,每一个优势项目的失利,似乎都被国人与运动员视为耻辱,所有的媒体都在说中国“兵败汉城”。

  与20年前以倾国之力举办的北京亚运会相比,新世纪在广州举办的亚运会在办赛理念、办赛模式上有了新的超越,关注民生成为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新华网)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