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专访中网赛事总监张军慧
经历了两次升级和一次迁址,中国网球公开赛也从过去的落寞转身到去年的精彩。每一步跨越的背后,都是赛事成长汇聚的点滴。进入第7个年头的中网,开始了又一次起步。在西方,“7”是一个神圣的数字;同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7”也寓意幸运吉祥。而对于中网而言,这将是迈向第五大满贯荣光的坚实一步。
今年赞助额度
相比去年增长三成
2004年,当中网在北京南城的光彩体育中心诞生之时,他们喊出了“第五大满贯”的口号。网球土壤的贫瘠,加上赛事组织的混乱,令“第五大满贯”这样高调的目标带上了一层嘲讽的意味。
但过去六年,中网并没有停下脚步,他们努力让自己先从“北京的名片”和“中国网球地标”开始。去年,从光彩体育中心来到国家网球中心,全新升级的中网也终于符合公开赛前“中国”两字的分量。25万人次的观赛量、160多家国内外媒体的云集、1000小时的电视转播,以及在经济危机中20%的赞助收入增长都在印证这项皇冠级赛事光明的未来。中网赛事总监张军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欣喜赛事的成长,但对赛事组织者而言,刚刚翻过的辉煌一页,也将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在7岁的中网上演之际,国家网球中心西南角能容纳15000人、拥有顶棚的全新室内球场正在进行后期施工。加上今年开始启用的双鹰眼等高科技系统,从硬件条件而言,中网可以逐渐媲美罗兰·加洛斯这样的大满贯赛场。”
与形式上的跨越相比,更重要的是实质上的跨越——中国网球市场的成长。“不断成熟的中网无疑在其中扮演推动者和催化剂的角色。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中网喜欢上网球,并投身于这项运动。而这股网球热也在惠及这个古老的城市,现在北京的网球场地已经超过了2800个。”
这一切也意味着,中网将继续吸引那些顶级赞助商,中网工作人员透露2010年的赞助额度相比去年增长三成。Kappa这个意大利著名的时尚运动巨头看中的就是中网以及网球市场的成长。今年,他们与中网续约5年继续成为白金赞助商,为赛事裁判、球童、工作人员提供全套装备。“网球运动除了展示力量、拼搏外,也能展现时尚和美的一面,这和我们展示结合运动和时尚的美的想法不谋而合。”Kappa高层坦言过去的合作让他们和中网一起感受到了成长的快乐,“我们从2007年开始赞助中网,那时候中网的名气和影响力并不大,但今天的中网已经在全球网坛享有重要地位,实现了中网的一个口号,‘做北京的名片,中国的名片’,我们当初的投资也开始收获价值,我们相信未来的中网还有更重要的价值。”
这些张军慧和球迷、球员以及赞助商们曾经希望看到的情况,现在都在慢慢实现。
让网球文化生根发芽
比邀请豪华阵容重要
今年的中网阵容庞大,女子赛事方面世界排名前50的球员仅仅只有受伤的小威、克里斯特尔斯、海宁和郑洁无法参赛,而男子赛事方面,则包括了除费德勒和纳达尔外的其余八位Top10球员。
相比豪华的阵容,张军慧更看重中网日益形成的网球文化。张军慧很清楚一个目标第五大满贯的赛事需要更多的文化积淀。他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直言,“文化的积淀对于一项运动是很重要的,我们这些年在网球文化方面,营造了很好的氛围。”如果说,马德里大师赛用模特球童和3D转播提升自己的影响力的话,那么中网更希望把赛事打造成国庆长假期间不折不扣的嘉年华。张军慧和他的团队有自己的点子,“今年,中网与赞助商Kappa合作,以‘Kappa中网·劲彩2010’为主题,营造一系列充满时尚和激情的嘉年华活动,以此培育属于中网的网球文化。”张军慧透露,当中网进入决赛时,一个小时的Kappa Day狂欢将会在赛场的中央舞台上演,热烈奔放的拉拉秀,眼花缭乱的极限表演,还有高水平的歌舞表演,让球迷们体验节日的氛围以及网球发散的生活魅力。
当然,这场网球嘉年华也少不了球员、球迷和媒体的参与。与历史悠久的温网惯例一样,少不了记者球叙和金牌裁判的访谈。一方面让媒体记者们有机会得到世界级教练的指导,在主赛场过招,另一方面,媒体也有机会了解这群球场法官眼中的职业网坛。“当然,最好的留给了球迷,他们除了通过CRT总决赛参与业余网球外,特别的球员球叙活动也将让球迷们感受到不一样的网球文化。他们可以向顶尖的职业球员讨教球技,也可以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与这些球星们来一次亲密接触,了解他们球场下的另一面。”
张军慧希望球迷们能从魅力无穷的网球文化中领略到其他运动无法带给自己的乐趣,因为生根发芽的网球文化也是一个成功赛事的标签,“我希望未来的中网能创造出更多的温馨感觉和节日的氛围。这些才应该是中网最独特的个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