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姚明39岁生日却面临中年危机 人生下半场的破局“全靠自己”

9月12日,中秋节前的一天,世界杯仅有两场排位赛,却迎来了美国与塞尔维亚大战的日子里,姚明迎来了他的39岁生日。

姚明39岁了

按照中国民间“做九不做十”的习俗,姚明今天就该迎接人生的“四张”了。

自从面对谁为中国队担责任的问题,坚毅而悲壮地吐出那个“我”字后,我们就没能在转播镜头中那么频繁地见到他的身影。

姚主席的工作远未结束,作为东道主方的代表,给剩余4天的赛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再把下届举办的重任交给日、菲、印尼3个亚洲邻居后,这届家门口的世界杯对他而言,才算真正进入全面总结和复盘。

这特殊的一天,他完全有理由忙里偷闲,在家人的簇拥下卸下重担,松开紧锁的眉头。

人到四十,万事皆难。去年今年两个九月,因为“成绩”二字引发的心绪截然不同。

只是这一回,主场观众的热切期待、上上签带来的美好遐想,对比并不算遭的战绩和不甚理想的排名,以及直通东京的名额化为泡影,太过真实,太过残酷,全都成了环绕在姚明生日前后焦虑的一部分。

雅加达亚运会,中国男篮夺冠

难吗?做中国体育任何一个热门单项的掌门人,出成绩的压力明摆着,没有易事。

焦虑吗?落选赛并不遥远,年轻人难以为继,联赛改革还要继续推进,没有轻松的时候。

11年前,在五棵松的上一次主场战役,如今看来已遥不可及的奥运八强,那时我们却始终坚信“有姚明就有希望”。那年,他28岁。

11年后,在同样一片场地的最后一战,小组末轮无力地输给委内瑞拉时,观众仍打出谢谢姚明的标语牌,把拯救危局的最后一丝希望又投射到他身上。今年,他39岁。

转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对篮球的热爱

十年如一日,将中国篮球扛上肩头,踽踽独行,如履薄冰。

“一生一事”的专注和执着,和人生上半场的对赌

无论是在场上打球还是退役后经商、从政,很少人会否认姚明是一个极具天赋的人,除了身高本身——这一项受益于基因的傲人天赋之外。但在他所有的睿智、诙谐、坚韧、慎独之外,真要用一句话来归结姚明真正的天赋,那大概就是一生专注做一件事,而且把它做到极致。

2011年退役至今的8年时间里,不论如何转型、变化角色,他事业的那条主线始终未变,我们也从未期盼他会改变——那就是篮球。

从去年九月那届包揽四金,“我全都要”的亚运会,到今年九月奔着创造历史的最高纲领,却没能收获直通奥运的最低纲领,一年前后的巨大落差,写在姚明来不及打理的一圈胡子上。

无论是被兴奋还是沮丧的情绪充溢着,姚明脑子里装的只有篮球。

输给尼日利亚的最后一战,当他在赛后红着眼圈接受采访时,还能事无巨细地道出明年亚洲杯窗口期、奥运落选赛的具体时间。

输给尼日利亚,姚明红了眼眶

身处在一个虽知难却不可能畏难的位置上,这些赛事安排在他脑子里一遍一遍地过着,早就成了能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程式。

但这瓶颈的到来几乎也是必然的。去年亚运会篮球项目的丰收,就像是玻璃瓶收口前最后的宽阔地带;再往上去,前脚后脚到来的世界杯和奥运会,对手愈强,竞争愈烈,前路愈艰。

在最后冲向瓶口正欲喷涌而出的那一下,幸运没有眷顾中国男篮,或是说我们所做的尚不足以被幸运眷顾。

这也像极了姚明自2017年初正式就任篮协主席以来,从打牢基础,到酝酿突破,再到蓄势待发,最终却阻塞于现实的轨迹。

从“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终于落地,引发中国篮球“天亮了”的期盼,到不得不正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又一次强调“睁眼看世界”的必要性。

虽然苛责之声大都淹没在了为姚明呼唤时间、呼唤耐心的理性期盼中,但自打他第二次决定把中国篮球扛在肩上的那一刻,自然明白自己赌上了人生上半场积攒的,关于篮球的所有。

既然已经入局,那人到中年必备的沉重和焦虑外,也只有对自己默念三声“全靠自己”。

“全靠自己”的内省和自知,和人生下半场的破局

职业球员是比平常人更早体会“中年危机”的群体。

30岁前后遭遇状态下滑、伤病加剧,原本挺一挺就能过去的关头却成不能承受之重时,危机其实早已不期而至。

说白了,这与年龄未必绝对相关,焦虑的是一种心境,一种原本笃定之事渐渐不受掌控的无力感。

作为球员的人生上半场,姚明留给历史影像的虽都是顺风顺水、无往不利的镜头;哪怕是2008年五棵松红旗漫天、声浪爆棚的胜利之夜,作为中国篮球扛鼎之人的他声名达到巅峰之时,几乎没有人能体会他肩头真正的重量。

很少有人能真正体会姚明肩上的重量

很少有人能像尤纳斯一样,在全队欢庆王仕鹏2006年那记已成经典的绝杀时,去拍拍姚明然后喃喃一句:“我知道今天对你很难。”

然而关于胜利的记忆背后,像周琦的致命一传那样,姚明的球队丢掉原本已经到手的胜利和出线局面,也并非孤例。

2000年悉尼奥运会让里加多投进6个三分球,让后来夺得银牌的法国队翻盘;2002年美国世锦赛和李楠合砍60分,却最终让新西兰队偷走胜利……

只不过今年主场热盼的观众,以及这个时代媒介传播的穿透力,让焦虑和沮丧无限放大了。

但是在2009年与湖人的季后赛中上演“王者回归”后,我们却一边抱着他还能重回巅峰的幻想,一边心痛地接受他与篮球场渐行渐远的现实。

直至2011年“明谢”的退役仪式,没有意外,只是官宣。

姚明正式宣布退役

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尚且能在那些年体会等待的彷徨和焦虑,何况姚明本人?

直至39岁的这个生日前,当他处在无须事必躬亲,而更多是指点江山的管理岗位上,他又像2008年那样径自走向了战斗最前线。

虽然重披战袍登场太过跳戏,但作为篮协领导的亲临坐镇和贴身指点,这些被某些质疑者称作“越界”的行为,是他担当的写照,却也是他焦虑的写照。

在39岁这年,姚明在篮球人生中陷入了第二次无以名状的危机感,但和作为球员的第一次一样,化解,接纳,融通,总有出路。

“我太难了”这句话,从未从姚明本人的口中吐出。

从年轻时一咬牙就做成一件事的果决,到中年时牙打碎了往肚里吞的隐忍,这是多少同龄人都能分享的经验。

“全靠自己”这句话,却清晰地浮现在我们关于2019世界杯的全部回忆中。人生下半场的破局之路,似乎也只有这一个秘诀。

“中年危机”的必然和坦然,和人生中场的豁然

压在姚明肩上太多太重的担子,另一个原因在于——我们历来对于高大阳光、积极正面,又是时代先锋、行业能手的角色,都盲目抱着一种“他/她”一定能把事办成的期许,却忽视了他们本身也是普通人这一现实。

在体育领域,这一现象体现得尤为明显。姚明、郎平,加上乒乓、羽毛球、跳水、体操这些几十年领先世界的优势项目,有时将胜利想得太过理所当然,自然也降低了对失败的容忍度。

这也是公众人物,尤其是姚明这样几乎成为胜利和希望代名词的公众人物,不能承受之重。

就像我们自小对身材伟岸者都能不问缘由而心生信任一样。他依旧如巨塔般在场边站立,只是11号球衣变成了与教练组一致的黑色T恤,体重增加,胡子蓄起,眉头紧锁,不怒自威。

这些是人到中年的他本无须承担的,但2017年2月走马上任后,就注定再丢不掉。

至少在过去2年,姚主席从细处着手、事无巨细的工作,与他伟岸的身躯形成了一种反差萌。

作为处女座性子并不慢的他,却为中国篮球从塔基到塔尖这条人才渠道的打通,顶着外界旁观者质疑、既得利益者阻挠的双重压力,耐心而自信地下着慢功夫。

这让我想起2013年,姚明携手NBA打造篮球学校并亲任校长时,我采访他时说的一句话:“中国篮球,这是太大的一个概念了。谁能代表中国篮球?国家队不能,联赛不能,我也不能。这是一个自上而下整体的概念。”

全局的改变注定是由点深入、波及全面的缓慢历程。正如我们多数人在男篮并不理想的世界杯之旅后依旧呼唤给姚明时间和耐心,不是拖沓延宕,而是让他把想做的事做完。

也正如此前说过一句残酷的大实话,中国篮球除了时间,似乎也没有其他可挥霍的了。

中国男篮除了时间还有什么可以挥霍呢?

我很多次思考到底哪一年才算姚明篮球人生真正的“中场”。

曾以为是他2009年收购大鲨鱼成为老板之时,曾以为是他2011年“明谢”退场之时,曾以为是他2017年就任篮协主席之时……直到他39岁生日之前,才发现这个中场未必非要有个强休止符。

在一个危机感、焦虑感成为人之常情的年纪,必然来临的一切,唯有坦然接受。

姚明大概能听到多数人仍将他视为中国篮球未来希望的呼喊。

既然28岁时和39岁时,这份希望一直都在,那不妨抽出这一天享受豁然,然后带着轻松负重前行。

这最后一句的矛盾修辞,不正是39岁的人生常态?

(于睿寅)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cpinglu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