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体无完肤的国青逼出归化!宁看中国足球揽雇佣军也不要看被吊打

撰文/热血哥

两件大事,引爆了昨天的中国足坛。一,熊猫杯上,韩国U18队员夺冠后脚踩冠军奖杯,掀起了一阵舆论的“血雨腥风”;二,里皮二进宫国足后第一期的国家队大名单出炉,国安归化球员李可的名字赫然在列。

表面上来看, 两件事并无什么联系。但只要稍加梳理便发现,两者从逻辑关系上完整衔接。

当我们的后备人才已经近乎输得体无完肤,归化就成了唯一一条还能留给我们想象空间的方式。国字号终于对归化球员敞开了大门,未来或许会有更多人迈过这道门槛。

它究竟是祛病除灾的良方?还是饮鸩止渴的下策?此刻,我们都没有答案。但至少,它是一种可以尝试的方式,当我们几乎已经走到绝境,不管做什么总比坐以待毙强。

韩国国青队员的那一脚,深深的踩在了中国足球的伤疤上

一、

熊猫杯上的韩国球员踩踏奖杯的事件,让这两天的中国足坛炸开了锅。舆情呈现出两个极端:官方媒体在指责韩国队员此举有辱体育道德,缺少最基本的尊重,为此发出强烈的抗议,韩国全体队员和教练也站出来公开致歉。不过,大众球迷中却有相当一部分人抛出了不一样的观点:中国足球混乱不堪的现状、惨淡的成绩,被羞辱不足为惜。

做一种猜想:如果踩踏奖杯这事发生在乒乓球赛场或短道速滑赛场,韩国人在我们的地盘上拿了冠军用这样的方式撒野,我相信十万条评论里,有九万九千条评论会把韩国人骂得祖坟冒青烟,把韩国体育那些过往的劣迹鞭尸,甚至会抛出种族轮来说明韩国人狭隘的民粹主义。

只是,它恰恰发生在我们最羸弱、最伤透了国人心的足球赛场,让球迷如何同仇敌忾?

韩国小球员之所以会这么干,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把奖杯当做一种荣誉,而是一种战利品,可以任由摆布,当做耀武扬威的方式。何为战利品?是从敌人手中夺回来的东西。

韩国足球从心底里,是把中国足球当敌人的。如何才能获得敌人的尊重?很简单,把敌人打败,打得心服口服。但是,对于中国足球而言,这简直就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幻想。0-3的完败,形同虚设的防守,像小学生一样被韩国队玩弄,这样的表现叫我们如何去赢得韩国人的尊重?别说韩国人,就连我们自己都无法原谅。

三场比赛,三场失利,7个丢球,0个进球。新西兰,泰国,韩国,甭管对手是亚洲几流,我们都是输得毫无借口。过去,U18、U20这样的梯队往往倒在世青赛预选赛关口,而现在,我们恐怕连亚青赛预选赛突围的实力都没有,也别提什么奥预赛了。

遥想2005年的世青赛,克劳琛的那支青年军是多么闪耀。那是一支可以战胜土耳其、乌克兰,可以跟德国抗衡的才华之师。而现在。我们面对泰国都只有一败涂地的份。14年时间,我们何以自甘堕落成这样?

可怕的是,冲击2022年世界杯的周期内,我们的后备人才,就只有这帮在洲际赛场一败再败的U18、U20球员,而那些前前后后入选过国足的U23球员,大多数也被里皮放弃。人才的断档,已经吞噬了太多球迷的希望和幻想。靠我们自己,究竟还能有什么祈盼?赤裸裸的现实便是:未来几年里的中国足球根本没有自救的能力,归化可能是唯一的出路。

实力太弱,中国足球如何能得到对手尊重?

二、

李可入选国足,并不让人意外。从他前11轮联赛踢下来的整体表现,阿森纳青训营出品的履历,26岁的年龄,中国公民的户口本,里皮没有理由拒绝他。给李可一个机会,也是里皮给自己一个机会,给中国足球另外一种想象空间。站在教练员角度来考虑,这是明智的选择。

而李可之后的那个人,可能才是更深远影响未来中国足球发展方向,同时也可能在短期内给国足带来希望和改变的。因为从目前各方报道来看,埃尔克森、高拉特也已经走在了被归化国足的路上。

跟李可、侯永永这种有着1/2中国血统的球员“认亲”式的归化不同,埃尔克森和高拉特们,与中国血统没有一丁点关系,他们如果被归化国足,纯粹扮演的是“雇佣兵”式的角色。放在过去,在讲求情感认同的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情下,“雇佣兵”并不会有存在的空间。但现在,时代不一样了,足球的发展理念也发生很大改变。“雇佣兵”不再稀奇,他们甚至在去年世界杯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能力而言,我们是否需要“雇佣兵”?答案是肯定的。他可能是当你找寻诗和远方的田野时,让你暂时走出眼前的苟且的方式。

让他们披上中国国家队的战袍,是中国足球最后的出路吗?

三、

但是,归化而来的雇佣军可以解决暂时的问题,却解决不了问题的根本。

年初的亚洲杯,卡塔尔出人意料的拿下了冠军,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归化的胜利”。但是,这仅仅是问题的表象。诚然,“海外军团”占据了卡塔尔23人大名单中的多数,但是他们的成功,并不只是简单粗暴的归化加持,更深远的影响,是阿斯拜尔青训营。

十年前,卡塔尔也曾走过最简单粗暴的归化方式:归化那些已经踢出了名堂的成熟球员,寄希望于他们,立足亚洲,走向世界。但是这种方式以失败告终,他们依然只是亚洲二流的水准。总结了失败的经验后,他们开辟了一条更具备战略眼观的路:归化+青训。

不差钱的中东土豪,斥资上百亿,打造了阿斯拜尔青训中心,并且天价挖来了包括前巴萨青训总监在内的诸多人才培养专家。同时,依靠强大的球探系统,卡塔尔每年在阿拉伯、北非等地区考察上百万名8-10岁小球员,选拔出20多人,送到阿斯拜尔青训中心,接受最专业足球训练。甚至,阿斯拜尔还收购了两家欧洲低级别联赛俱乐部,每年将球员送去“练级”。

即便是富得流油的卡塔尔,也没有仅仅将归化视为救命稻草,而是用前瞻性的眼光和科学的方式,最终打造出卡塔尔足球的成功模式,这对于中国足球其实有着很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并不是要照搬卡塔尔的人才引进模式,卡塔尔那么做有它的无奈,全国区区几百万的人口中的还有近七成是来自外国,因此可塑的本土苗子屈指可数。但我们不一样,我们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如果我们青训建设能落到实处,而非一句空口号,我相信每年能走出不少爱踢球会踢球的孩子,那才是中国足球看到曙光的时候。

青超频频出大比分,青训乱象丛生,这是我们的足球现状

这两天,大家都在热议:未来的国足会变成什么样子?是不是一支球队的首发11人中,归化球员独占一半?埃尔克森、高拉特、费尔南多、李可、 布朗宁、侯永永......黄皮肤、白皮肤、黑皮肤;汉语、英语、葡萄牙语汇聚,那还会是我们熟悉的中国足球队吗?

没错,我们应该以包容的态度对待归化,但我们绝对不应该让归化成为一种生存方式。否则,我们又会陷入急功近利的老毛病,一旦泛滥开的归化,只会侵蚀本已不容乐观的青训环境。

归化+青训,中国足球的自救有且只有这一条路。

相关推荐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kikozhang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