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八旬老帅:当年抢来孙继海 没我他还在练跳高

肆客足球推出【圈内人】:为你讲述足球圈、与众不同的故事。

今天的故事主角,是圈内人板块中年龄最大的一位,近80岁的张斌指导,曾带过李明、吴俊、隋东亮、小王涛、唐田、朱挺、权磊等众多国内足坛名将。

当然,他最得意的弟子,还是曾经在英超曼城效力、入选英格兰足球名人堂的孙继海。可以说,没有张斌的挖掘,孙继海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他是被硬生生“抢”到足球这项运动中的。

除了孙继海的故事,张斌指导还讲述了很多那个年代的老足球故事以及目前的校园足球。

球员时代在各个球队都有一席之地

张斌指导是沈阳人,从沈阳少年队踢到辽宁队,于1958年开始参加全国性质的预备队比赛,相当于现在的中超预备队联赛。

之后入选了国青以及国家二队,这个国家二队其实就是现在国奥队的性质,在国家二队踢了三年后,因为自然灾害,这支球队也就解散了。

球员时代的张斌(图右)

回到辽宁队后,因为并不是很愉快,张斌指导有了离队的想法,在那个年代,司职前卫的他保有很强的竞争力,在各个省队都能有一席之地。

之后因为各种原因与谈好的“豪门”八一队擦肩而过,因为面临人事关系“冻结”,张斌指导最后进入到一家沈阳的工厂,待了3年后,进入大连机床厂,与身在大连的爱人会合。

其实到这个时候,张斌指导与大连足球的缘分也就开始了。

火爆的工厂联赛

如果说,在国青、国奥、辽宁队的时光组成了张斌球员生涯的前半部分,那么在工厂球队的日子,完全称得上是其球员生涯的下半部分。

在重工业鼎盛时期,身为港口城市的大连拥有非常多的工厂,大连人天生喜欢足球,足球人口非常庞大,在还没有职业足球联赛的背景下,由众多大连工厂组成的足球联赛就产生了,而且十分红火。

张斌透露:“工厂球队的实力非常强劲,一些刚组队的专业队都很难打赢他们。”

“球队这帮人就是踢球的,在工厂里不用干活,我们每天上午训练,其实就是一个变相的足球联赛和职业足球队,工人们特别支持。”

“那时候工厂的足球氛围十分火爆,一比赛都去看,市体育场周围全是人。”张斌回忆道。

后来,张斌从大连机床厂“转会”到了大连电机厂,从1979年开始,球队连拿4座大连市冠军。当时的大连市冠军可以去打全国的联赛,但是当时厂里没钱,这个名额让给了辽宁青年队。

1984年之后,这种工厂性质的球队逐渐解散,张斌指导也到了该退役的年龄,从电机厂“退役”后,他前往西岗区体委任职。

谈及在工厂队踢比赛这部分的时光,张斌指导的语调也高了几分,可见当时的火爆足球氛围,在近40年后的今天也能让他兴奋起来。

如果没有我,孙继海可能还在练跳高

在西岗区体委任职后,张斌主要从事青训工作,一般是小学阶段的球员。

依照当时体校的机制,这批球员在读完小学后,就要从区体校进入市体校,他主要负责小球员在区体校这部分的训练。

“在这个时期主要是打基础为主,有没有天赋、未来能否成为职业足球运动员,在这个年龄其实就能看出来。”张斌说道。

担任青训教练后,张斌曾带过李明、小王涛、孙继海、吴俊、唐田、隋东亮等国内足坛名将,这些球员的基础,大多是张斌指导打下的。

在张斌指导带过的众多球员中,孙继海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是因为孙继海的成就最高、知名度最高,另一方面是,孙继海是张斌“挖掘”出来的,是他把孙继海硬生生“抢”到足球这项运动里的。

能找出孙继海在哪吗?

“当时是实验小学的运动会,我就看这小孩(孙继海)跑得挺快,气质也不错,我就想让他来踢足球。”张斌回忆道。孙继海的父亲是田径教练,起初并不同意他踢足球,而想让他练跳高。

借着孙继海父亲出去带队比赛的机会,张斌“偷偷”带着孙继海练起了足球,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孙继海喜欢上了足球,不再愿意回去练跳高,就这样,张斌成功把孙继海“抢”到了足球这项运动里。

在回忆中,张斌也庆幸孙继海没有去练跳高。“像跳高、排球、篮球这样的运动是有身高硬指标的,身高没有达到1米9以上,不可能从事跳高这项运动,综合孙继海父母的身高,他很难达到这个身高。”

事实上,孙继海后来也确实没有达到1米9的身高,如果真的坚持练跳高,他的职业生涯也是可以想象的。

对于儿时的孙继海,张斌回忆道:“当时在我带的10多个球员里边,他的身体素质是最好的,技术也不错,最主要的是有运动员的那股气质。那个年龄段一般是五对五踢比赛,他当时就踢后卫的位置。”

对于这位昔日弟子,张斌把他当做一件“珍品”。

“远远的看着他就好了,距离产生美嘛,看到他有今天的成就,我也挺骄傲的。”张斌说道。

当过职业球队主帅,也带过万达青年队

在西岗区体校从事多年青训工作后,张斌曾在1995年回到沈阳工作,随李应发指导进入沈阳海狮(如今的广州富力),带领这支球队征战1996年的甲B联赛。

半年后,由于成绩不佳,担任主教练的李应发下课,张斌成为球队主教练。虽然带队成绩也不错,但最后张斌选择离开。

“球队的人际关系太复杂,工作不是很好开展,赛季结束后我就辞职了。”张斌解释道。

96赛季沈阳海狮全家福(二排左四为张斌)

后来张斌想办一所足校,但香港那边遭遇经济危机,原本拉来的投资也未能兑现。

最后张斌进入万达青年队执教,如今效力于大连一方的朱挺、前实德球员权磊、邹游都在那支球队里。他带领这支球队在全国的冬训比赛中拿了第一名。

但在这时,又有大的变故。

张斌回忆道:“冬训快结束的时候,从报纸上看到大连实德接手大连万达。后来被通知球员放假,教练等通知,如果没得到通知,就是下课了。”

张斌最后没有等来通知,他也到了该退休的年龄。

继续发挥余热,投身大连校园足球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退休多年的张斌指导又重新开始了青训工作,不过和当时的专业体校不同,这次是校园足球。每天放学后张斌会带他们训练2小时,周六周日的上午也会带他们训练。

张斌指导介绍,这些孩子的训练全部免费,孩子们也是自愿报名,通过筛选后,将适合踢足球的孩子组起队来每天训练。

“我带这10名球员训练仅有2年,但是他们一点也不差,和练了5年的实验小学(大连一所足球特色学校)踢比赛,我们都是小比分输球,我这批球员明年就能超过他们。”

我知道张斌指导这句话不仅是说说,在训练方面,这位近80岁的老教练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能用一年的时间,达到别人训练两年多时间的成果。在区里的比赛中,张斌指导带队取得该校前所未有的第二名,仅次于某所足球特色小学。

“一个好的教练,能决定你对足球的理解程度,训练方法看起来都差不多,关键在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有的教练教停球就站着原地停,是比赛那个节奏吗?你必须快速跑过去接球,那样把球停好是真本事,站在原地停的话,比赛时后边来人就直接被断走了,这必须在平时的磨练中养成好习惯,比赛让他去练就来不及了。”

“这个年龄其实就是练基本功、练技术,先不用考虑身体对抗和战术,而且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别的训练一堂课让你接触球200次,我一堂课让你接触球300次,一年365天积累下来的成果肯定大不一样,这个球员的未来也会大不一样。”

谈及现在的小球员,张斌表示,现在的孩子确实比以前娇贵很多,没有以前能吃苦,自己也在与时俱进,结合国外的先进理念,给他们一个宽松的训练环境,失误了从不埋怨他们。

“我跟他们说,你在比赛里就把自己当成梅西、内马尔,尽情去发挥,但是失误了必须去防守。足球就是得球进攻、丢球防守,如果球丢了就站在那,出球之后也不跑动,那肯定是不行的。”

对于这批孩子张斌信心满满,他表示这10个孩子中,最起码有5-7人能踢上职业足球。

在大连这片盛产足球人才的土地上,配有张斌这样的优秀教练员,这个成材率确实不是在吹嘘什么。

但他也对这批孩子的未来感到担忧,因为小学毕业后,他们在初中可能就没人管了,培养了6年的成果可能会白白浪费,其实这也是校园足球中,尚不完善部分的一个小缩影。

校园足球体系还待完善

通过之前的走访,可以看到目前校园足球的势头是不错的,但也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有的学校格外重视,有的学校在这方面的意识还有所欠缺。

对此,张斌指导认为,校园足球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做好足球普及,增加足球人口。其次是遵循足球规律,发掘足球人才。

“我最近带了一个孩子,他的天赋比儿时的孙继海还要高,但是他学习成绩不好,老师就跟他的家长施压,最后家长决定不让孩子踢球,一个好的足球苗子就这么被埋没了。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有些家长和老师的意识确实还没提升上来。”张斌指导惋惜的说道。

客观来说,学习成绩与足球训练这两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存在冲突,但张斌认为,还是要让孩子走适合他发展的道路,学校应该允许百花齐放。

“每当孩子成绩不好了,老师都会让孩子别踢球了,从老师的角度看,这可以理解。但学校是百花园,应该百花齐放,什么人才都应该有,不可能都是科学家。孩子喜欢什么就让他去发展什么,喜欢才能干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问张斌指导,这么大的岁数为什么还选择带队训练。他回答道:“就是喜欢干这行,想发挥余热,给国家做点贡献,跟孩子们在一起也是非常快乐的事情。”

张斌曾写过上千字的自荐信,想在某所大连传统足球特色小学发挥余热,后来那所学校的校长同意让他来带队训练,但因为区里明文规定不聘用50岁以上的教练,最终未能成行。

张指导也颇为遗憾的对我说:“其实这是一个教练最好的年龄,里皮就是个例子。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年龄其实不是问题,别看我将近80岁了,我现在还在给球员们做动作,有时候跟他们一起踢。”

自荐信节选

能看出来,张斌指导是真心喜欢足球、喜欢从事青训这项事业。

老教练谈中国足球:坚持一条路走十年,肯定出成绩

对于从事足球行业几十年的张斌来说,他对中国足球这一路的发展历程自然最清楚。

提起中国足球,他最大的感慨是,做事没有常性。

“我们总是3到5年就换一条路,换一个人就换一套方法,其实我们认准一条路,走10年,一定会出成绩,日本、韩国不就是如此吗?”

“中国的人种绝对比日韩强,90年代的时候,他们都是我们的手下败将。”

虽然目前中国足球问题很多,但张斌依旧保持乐观态度,“以现在的条件和重视程度,未来还是有希望的。”

张斌参加教练员培训班,一排居中为施拉普纳

在中国杯国足连续第三次家门口垫底、国奥连U23亚洲杯都险些进不了、国足U18B队连输泰国、越南这样的尴尬时间点,我们也许只能寄希望于未来,寄希望于更多的足球优秀苗子尽快涌现,让中国足球度过这一人才断档期、度过这一“病急乱投医”的时期。

希望如张斌指导所言,中国足球能够尽快的认准一条路,踏实地走下去。

但愿中国足球能有更多像张斌指导这样做实事的从业者,让更多的“孙继海”涌现出来。

文:卞立群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xeegao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