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吊打张本智和 狠劲不输张继科 Z世代国乒少年:用努力匹配野心

[摘要]在“地表最强”的中国乒乓军团中,王楚钦早早就知道,天赋是最没法倚赖的东西,它做的只是把你领上梦想的道路。这是腾讯体育2018年终策划《我18》的第7篇。你的努力,要怎样才能配得上你的野心,这是青春永远的焦虑。越过这座山丘,总有美好在等候。

腾讯体育《我,18》年终系列策划——王楚钦:用努力匹配自己的野心(海报设计/范光磊 王烨)

撰文/王怡薇

视频/赵航、孙博轩

编辑/谢凤梅

今年5月11日是王楚钦18岁的生日。就在生日前几天,他刚刚跟随中国乒乓球男队一起在世乒赛团体赛上,捧回冠军奖杯,2000年出生的Z世代的他也成为国乒第一个00后世界冠军。

世乒赛随队夺冠,王楚钦成为国乒第一个00后世界冠军

“出名要趁早”这句名言在“只能拿第一,拿第二都算输”的国乒,更像是一条紧箍咒。王楚钦的偶像马龙曾是国乒最年轻的世界冠军,而如今比他大3岁的樊振东已经一只脚跨进东京奥运。

在“地表最强”的国乒,王楚钦凭什么“突围”?【

谁都不服!

2017年初,男乒在深圳龙岗集训前,吴敬平和王楚钦在宿舍里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老吴:“你怎么看自己?说说自己的优点。”

王楚钦:“我觉得我有天赋。”

一手带出过马琳和王皓,作为国乒男队中经验丰富的老教练,老吴听到这话时乐了,他觉得这个孩子有点不一样。“他有自信是好事啊,在场上关键时刻,这样的孩子总能超水平发挥。”凭借着多年带队员的直觉,老吴觉得这孩子能带出来。

2017年,王楚钦成为吴敬平最小弟子

王楚钦不知道,在那次集训开始前,国家队教练组曾经开过一次讨论会,在16-18岁的一批队员的评测中,只有吴敬平看好他,让他进入自己的组。

这不是王楚钦第一次凭借身上的自信气质赢得关注。

2010年,10岁的王楚钦第一次来北京,父母带着他来到北京队“面试”,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面临留下or淘汰的选择。

小时候的王楚钦

“脑袋挺大,拎着个拍子,叉着腰就进来了。”北京队总教练张雷这样回忆王楚钦刚来队伍时的样子。当时,张雷没安排王楚钦和北京队队员打比赛,就让他挥了几下拍,看了下基本功,就拍板将他留下了。

“我就感觉他身上有一股劲儿,谁也不服的劲儿,这一点有些像继科。”很多年后的今天,回忆起见到王楚钦的那一天,张雷这样说。

不过,王楚钦给关亮的第一印象却和张雷有些不同。

现任北京男队主教练关亮曾经是王楚钦的主管教练,关亮说,当年和王楚钦一批在北京队的男孩10几个人,每天中午午饭后,别的孩子回房间了,但王楚钦总是会回到训练馆。“练球也好,哪怕就是就在那边玩,他就特爱在乒乓馆里呆着。”关亮这样回忆当年的王楚钦。

让关亮对王楚钦印象格外深刻的,还有那次“水痘事件”。

当年在北京队,王楚钦和其他7位小伙伴一起住在一个宿舍,那年同宿舍与他睡头对头的队员生了水痘,成为“传染源”。宿舍里陆续有队员被传染上了,有些人害怕了,训练没有那么拼了,生怕练得太累免疫力下降被传染上水痘。只有王楚钦,每天还是拼命如常,一点没有减少训练量的意思。

王楚钦跟自己的小伙伴们在一起

16岁就成名的樊振东说,打到国乒主力层,大家的天赋都不会差多少,能不能成功,后天的努力才是最关键的。王楚钦也深知这点。

2017年龙岗国家队集训成为吴敬平组的弟子,王楚钦格外珍惜跟随名师的机会。老吴给他加量,他一句怨言也没有。南方的冬天,训练场里格外湿冷,有一次晚上加练后碰到他,他指着自己的短裤,逗乐地说:“你看,我的短裤都要成泳裤了。”

一天三练的大强度集训,吴敬平依旧要求王楚钦每天都出早操。“到了集训尾声,我曾经和他说过,如果起不来可不出操,但他还是坚持下来了,一天都没落下。”

来到老吴组后,管理好身体,是王楚钦做出的第一个改变。在备战杜塞尔多夫世乒赛期间,王楚钦意识到打球时身体不够灵活,于是便开始了加大训练量、晚上节食的减肥计划。经过40多天的封闭训练,王楚钦瘦了十七八斤。

封闭集训到尾声,国家队的李大夫告诉吴敬平说:“王楚钦这小子可以,给他治疗疼也不喊。”

采访过程中,王楚钦一直不承认自己和老吴说过“我有天赋”这句话。

王楚钦:我不怕吃苦

“反正我记得我跟吴指导肯定说了,我不怕吃苦。”王楚钦笑着说,“我是个有目标的人,但绝对不是好高骛远那种。”

恐慌和突围

“不想练的时候,就想想,前面有人,后面也有人, 练得多点,心里踏实。”说起自己为何那么努力,外表酷酷的王楚钦内心却是个不折不扣的金牛座,做事勤勤恳恳是自己的准则,也是在国乒得以生存不被淘汰的第一必备条件。

“出名要趁早”,这句张爱玲的名言影响了几代人,而在竞争激烈的运动队、在号称“地表最强”的乒乓队,拥有众多高手、拿亚军就是失败的集体中,这不仅是句名言,更像是一个“紧箍咒”。

少年时期的王楚钦,在国乒这支王牌之师里,王楚钦一直深知“出名要趁早”的道理

王楚钦的“危机”意识从他10岁进入北京队就开始了。

那时候,北京队按能力和年龄将男队分为一组、二组。“我训练时就站在一组旁边看着他们,我就想啊,什么时候能去一组练球。”他羡慕同在一个训练场,但被划分为“一组”的那些大队员,“一”“二”之差,陪练的对抗性、训练质量就有天壤之别。

“教练也没有说打不好就回去这样的话,但我明白,从进入队伍的第一天就是竞争的开始,我想要变得更好、更强大,可能这样的感觉更强烈吧,所以在这方面比同一批的孩子想得更多。”王楚钦这样说。

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乒乓队的人注定是要拿冠军的。国乒的孩子确实也比同龄项目的运动员早熟,而在王楚钦身上,比同龄队员更强的胜负欲的确又帮助他脱颖而出。

王楚钦与腾讯记者畅聊自己的18岁

2013年,来到北京队三年后,王楚钦夺得全国少年比赛单打冠军,根据国家队规定,获得全国少年比赛的单打冠军、年满14岁的队员可以直接进入国家二队。而那时王楚钦只有13岁。

如今回忆起那个让他获得国家队“入场券”的比赛,王楚钦仍清楚的记得,决赛前,他紧张得在球馆外的操场上溜达了2个小时。

来到国家二队,王楚钦并没有因为是队里年龄最小的队员,就对自己放松要求,就如同当年想要去“一组”有更好的陪练、更激烈的对决一样,他的心已经飘向了国家一队。

2015年年底,国乒一二队在镇江打交流赛,一队16人、二队6人参加,大循环比赛前12位留在新一期的国乒一队中。关亮回忆说,那次比赛前王楚钦特别紧张,因为大家都清楚,这次机会错过了,再想去一队,还要等上一年。赛前,王楚钦的嘴上都着急得起了大泡,反反复复跟关亮说着一句话:“我就是想赢,想上一队。”

那次比赛,22人排名,他打了个第二,终于进入他梦寐以求的国乒男一队。

进入国家一队之后,王楚钦从来不敢放松自己

在一队,王楚钦第一次感受到“失去”的焦虑。

今年年初的世界杯团体赛,国乒为了锻炼新人,拿出了两个宝贵的名额给年轻队员竞争。在外界的一片看好下,王楚钦却发挥不佳,最终无缘这次团体赛。

“错过的感觉真的很差,当时输了后就觉得这么好的机会没有把握住,什么时候还能有这样的机会?”王楚钦说,那次比赛后沮丧了很久,但同时也告诉自己,不会让这样的感觉再轻易来过。

今年亚运会回来,王楚钦马上投入到青奥会的备战中,这届青奥会,中国男队只派出王楚钦一人出战,参加单打和混合团体的比赛。中国乒乓队上一个青奥会男单冠军,正是如今风头正劲的男乒一哥接班人樊振东。所有人都知道这次比赛的含金量。

比赛前,王楚钦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慌、恐。慌,是因为相比于以往比赛有老大哥们冲锋陷阵,这一次是他第一次挑大梁;恐,王楚钦不说,吴敬平知道,青奥会,日本队派出张本智和出战,这位希望之星曾因击败马龙、樊振东和张继科被国乒视为未来最大的对手,在尤为看重外战成绩的国乒,本次独守男单,能否阻击张本智和是王楚钦未来能否被委以重任的指标。

这样的“难受”感一直伴随他来到布宜诺斯艾利斯。他给吴敬平发微信,排解心中的不适。“你的大赛决赛经验比他要多,不要质疑,要相信自己。”吴敬平这样告诉弟子。

“我感觉这就是我的机会,如果我上场前就畏惧了,和输了没有区别,只要能上,你就有机会去证明自己。”王楚钦给自己打气。男单决赛,他4-1战胜张本智和,其中一局更是打出10:0碾压对手的比分。

2018年青奥会,王楚钦顶住压力力压风头正劲的张本智和拿到了冠军

赢下冠军的那一刻,王楚钦终于释放自己,他激动的脱掉比赛上衣,高高举过头顶,示意现场所有人看到上面的国旗和他的名字。

马龙像一座山 但我必须翻过去

中国男乒上一个脱掉上衣庆祝冠军的,是张继科。2011年鹿特丹世乒赛,张继科一鸣惊人,夺得男单冠军,他仰天长啸的撕掉球衣庆祝的一幕也成为经典。

青奥会夺冠脱掉球衣的一幕,让很多人从王楚钦身上看到了当年张继科的影子。继科之后,国乒男队确实少有血性外露的队员。

王楚钦青奥会夺冠脱掉球衣庆祝

张继科昔日主管教练肖战曾讲过这样一段趣事:当年在二队时,作为主教练的肖战同时罚堂继科和马龙。晚上回到房间,马龙这边在认真写着今天的训练总结,而推开继科房门,他正在笔记本上潇洒的练着签名。截然相反的两种性格,造就了国乒男队最新的两位大满贯,当然,通向大满贯的道路俩人也是完全不同。

“我没多少迷妹好像,签名也是国家队公认最丑的,从来没练过。”问起“如今是否也会练签名”这个问题,王楚钦不好意思地笑着说道。

“我觉得自己的性格有点像科哥,但我更希望成为龙哥。”在王楚钦心中,自己一直有座“山”,那就是马龙。

从10岁第一次踏进北京队,同样出自北京队的马龙就是王楚钦想要成为的那个目标。

王楚钦:自己的性格有点像科哥,但是我更希望成为龙哥。

王楚钦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陪马龙在队里练球,自己紧张得连连拉丢球的囧样。

马龙性格慢热,很难与相处时间较短的人亲近,对小队员也格外的严厉,这一点让王楚钦也吃过苦头。

2014年,王楚钦接连拿到全国少年、青年锦标赛单打冠军,心气儿正高,也第一次获得机会代表北京参加全国锦标赛团体赛。第一次能和马龙并肩坐在比赛场地内,原本挺开心的事儿,结果轮到王楚钦上场,他第一局就输了。“局间休息,龙哥就给我一顿骂啊,我当时还挺委屈的。”王楚钦笑着说。

后来,俩人在一起比赛和相处的机会多了,自然也熟了,马龙也愿意把自己的经验教给小师弟。

马龙和王楚钦光着膀子在高温下长跑

去年夏天,王楚钦和马龙一起备战天津全运会。总局训练局的田径场,你经常能看到兄弟俩人光着膀子,在北京的高温下长跑。从田径场回训练馆的林荫路,就是王楚钦向马龙讨教时间。第一次参加全运会,王楚钦格外焦虑,马龙告诉他:“焦虑是因为你想赢,这是成为主力必须要面对的一课。跨过去,你才能成为冠军。中国乒乓球队的每一个冠军都是如此。”

今年备战世乒赛团体赛的封闭集训,马龙特意让队伍调换房间,让王楚钦跟着自己住。在王楚钦眼里,马龙作息极为规律,不喝饮料,打球之外唯一的兴趣爱好就是学英语。“能控制住自己除了打球外所有的欲望,真的不是一般人,也知道为什么龙哥会成功。”王楚钦这样说。

对于现阶段王楚钦的问题,马龙也看得透彻,“韧劲儿不足,总是不把好状态保持。”王楚钦也说,如果想要在“地表最强”的国乒男队“突围”,自己的心理素质是优势,比赛中容易超常发挥;但基本功和稳定性欠缺,这是弱点。

“控制自己。”是王楚钦在新的一年给自己定下的目标,保持状态不起伏,不懈怠每天的训练。

2015年全国锦标赛单打赛,王楚钦第一次击败马龙,赛后连自己都懵了,他和关亮说:“我完全不敢相信。”

王楚钦,这位Z世代的00后小将,祝愿他用实力扛起国乒未来

如今,王楚钦想要真正确立在国乒的地位,从接班人,到新领军人物,马龙是他不得不翻越的山。

“乒乓球是自己的事业,不论对手是谁,你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战胜他。”王楚钦一字一句的说。(完)

腾讯体育原创系列策划《我,18》总共有九期,本文为第七期,敬请期待后续报道。

往期推荐: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sarahxie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
热门视频
热门专题
视觉焦点